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光

作品数:112 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9篇解剖学
  • 19篇教学
  • 17篇细胞
  • 15篇血管
  • 12篇蛋白
  • 11篇临床解剖学
  • 11篇免疫
  • 10篇针刀
  • 10篇四氯化碳
  • 9篇肝硬化
  • 8篇激光
  • 7篇印迹
  • 7篇印迹法
  • 7篇肿瘤
  • 7篇小鼠
  • 7篇临床解剖学研...
  • 7篇免疫印迹
  • 7篇免疫印迹法
  • 7篇教育
  • 6篇照射

机构

  • 112篇北京大学
  • 10篇中日友好医院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大理学院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攀枝花学院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张家口医学院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聊城职业技术...

作者

  • 112篇张卫光
  • 25篇田珑
  • 12篇夏家骝
  • 10篇李石良
  • 10篇张书永
  • 9篇王建伟
  • 8篇王晓红
  • 7篇王珂
  • 7篇王月丹
  • 6篇管又飞
  • 6篇陈莉
  • 6篇张艳
  • 6篇陈小迅
  • 6篇冯凤芝
  • 6篇张燕
  • 5篇倪菊华
  • 5篇吴立玲
  • 5篇严宗毅
  • 5篇宋德懋
  • 5篇蒲丹

传媒

  • 37篇解剖学报
  • 7篇解剖科学进展
  • 6篇解剖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教育...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硬化组采用60%的四氯化碳植物油皮下注射7周制成肝硬化大鼠模型,再随机分成肝硬化7周组、MSC对照组和MSC移植组。在MSC移植组,人胚胎脐带血源的MSCs鉴定后,经肠系膜上静脉注射移植入大鼠体内,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行肝组织冰冻切片,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肝硬化7周组、MSC对照组和MSC移植组大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白蛋白(ALP)(、ALB)和胆固醇(CHO)含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肝硬化7周组大鼠肝组织中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并形成假小叶;MSC对白蛋白照组与肝硬化7周组相似;仅在MSC移植组的大鼠肝中观察到散在的棕黄色的抗人EGF-R阳性细胞,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量明显小于MSC对照组。结论经肠系膜上静脉移植人MSC,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张卫光俞敏俊田珑马瑞琼张书永沈丽
关键词:肝硬化间充质干细胞胶原纤维
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5(82.54±6.94)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试验),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进行人体标本上模拟经典针刀术式松解腕横韧带的操作,并测量4个进针点到周围解剖结构的距离,计算其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并定义针刀离神经血管的最短距离≥2 mm为安全。结果:试验术式中针刀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分别为14%、12%。4个进针点对神经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4个进针点中,对神经的安全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和进针点3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结论: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安全性与其进针点位置有关,桡侧近心端进针处安全性最高。
周俏吟申毅锋贾雁邱祖云孙小洁李石良张卫光
关键词:针刀腕管综合征解剖学
正丁醇脱水制作肝组织石蜡切片被引量:14
2004年
田珑张卫光
关键词:正丁醇脱水肝组织石蜡切片乙醇二甲苯
甲醛熏染模型大鼠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三七复方合剂的干预
2011年
背景:甲醛作为一种有毒物质可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又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的:观察中药三七复方合剂对甲醛熏染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甲醛组和三七治疗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甲醛组每天置于静态熏染箱内行甲醛熏染,连续8周;三七治疗组处理同甲醛组,但自第5周起,每日给予三七复方合剂灌胃1次。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甲醛熏染8周甲醛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形态结构紊乱、肝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现象,窦间隙缩窄,而三七治疗组肝组织的形态结构明显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甲醛组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三七治疗组与甲醛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1)。结果证实,三七复方合剂能够降低由甲醛诱发的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可有效减缓由甲醛诱发的大鼠肝细胞增殖。
王建伟刘胜勇雷秀兵王振宇成家茂陈峰岳兵王珂田珑张卫光
关键词:甲醛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
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肾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肾形态结构和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周CCl4组和6周CCl4组,每组5只。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 ml/100 g鼠重),CCl4组以0.3 ml/100 g鼠重背部皮下注射60%CCl4橄榄油。2周CCl4组和6周CCl4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的第3周和7周的第1 d处死。肾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spase-3、Bax、TUNEL观察肾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均正常。2周和6周CCl4组的肾小球结构正常,2周CCl4组病变较、6周CCl4组肾皮质近端小管管腔狭小,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微绒毛脱失。对照组和2周CCl4组Caspase-3、Bax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未见阳性细胞表达;而6周CCl4组则在近髓质处的皮质内,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呈现棕黄色阳性反应。TUNEL显色2周CCl4组可见肾皮质内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和少量的肾小球细胞核呈阳性表达,而6周CCl4组在大量的远曲小管及少量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核呈阳性表达。结论CCl4诱导性肾损伤大鼠,2周时肾组织的近端小管上皮及少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而损伤6周时,肾皮质近端小管受损,上皮细胞变性;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王晓红张卫光田珑张立英张书永
关键词:四氯化碳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末端标记法
正丁醇脱水制作肝组织石蜡切片
2004年
肝、脾组织的细胞成分较多,细胞间隙较大,纤维结缔组织较少,其质地较脆,在采用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组织块时,常因脱水和透明的时间略长,而造成肝脾组织的石蜡切片易碎或在光镜下出现大量的裂纹而影响形态学的观察.因此,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替代乙醇和二甲苯的脱水和透明作用,所制作的肝组织石蜡切片有效地避免了上述的缺陷.
田珑张卫光
关键词:石蜡切片脾组织肝组织冰冻切片纤维结缔组织肝脾
微CT构建人手舟骨骨内血管高精度三维模型
2020年
目的通过微CT(micro CT)扫描重建获得手舟骨内血管高精度模型,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3个新鲜上肢,从肱动脉插管并灌注铅丹造影剂,灌注结束24 h后解剖手舟骨。用micro CT扫描,构建手舟骨血管三维模型以观察手舟骨的骨内及骨外血管分布。结果手舟骨表面存在一个连续的"Ⅴ"型血管区,自掌侧桡腕关节远端的韧带附着区到达手舟骨腰部桡侧,进一步折返沿背侧嵴向近端尺侧延伸。手舟骨桡侧腰部的"Ⅴ"型折返点和背侧血管较为密集。手舟骨桡侧远端结节内的骨内血管较为丰富,有3~5支骨内主干血管,来自于桡侧腰部和结节周围的骨外血管。而手舟骨近端尺侧的骨内血管只有1~2支主干血管,且行程较长。舟月骨间韧带内的血管没有发出骨内分支。结论手舟骨表面存在一个连续的"Ⅴ"型的血管区。手舟骨桡侧腰部的"Ⅴ"型折返点和背侧血管较为密集,其骨内分支是手舟骨的主要供血来源。
沈重成王鼎予方璇刘怀存江东余家阔张卫光
关键词:手舟骨
人肝干细胞移植增加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白蛋白表达
2007年
目的旨在研究人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入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组织后,大鼠血清及肝组织血清白蛋白(ALB)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CCl4组背部皮下注射CCl4橄榄油。连续注射6周后,肝硬化组再随机分为肝干细胞假移植组和肝干细胞移植组。对照组和假移植组在大鼠肝中叶注射细胞培养液,而移植组则在相应部位注射人胚胎肝干细胞2×106,移植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右心室取血离心观察ALB的含量;肝中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和测定肝组织ALB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肝干细胞假移植组未见人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肝干细胞移植组则可见大量排列成环状的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在肝干细胞移植组的血清ALB含量、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ALB表达,均明显高于假移植组,而与对照组无明显著异。结论将人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入肝硬化大鼠肝内可以长期存活,并可改善大鼠ALB的表达和分泌。
王晓红张立英张艳黄慧雅孔令英张书永沈丽张卫光
关键词:肝硬化四氯化碳免疫印迹法
GSDMD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症相关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由胱天蛋白酶(caspase)和炎性小体介导,最终依赖gasdermin家族成员gasdermin D(GSDMD)执行。细胞焦亡的发生伴随着细胞内炎性因子的外泄及免疫细胞的活化,因此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肝病,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脂肪变性会逐渐进展至炎症、纤维化,最终发展至肝硬化。GSDMD 介导的细胞焦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会导致肝细胞死亡,还会加重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进程。抑制GSDMD 的功能从而减少细胞焦亡能够有效地缓解NAFLD 中的脂质堆积和炎症反应,这将为NAFLD 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概述GSDMD 介导的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并关注GSDMD 和细胞焦亡在NAFLD 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NAFLD 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范祺郭翼宁张卫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蛋白酶活化受体1/4参与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1/4(PAR-1/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sham组、SAH+control siRNA组、SAH+PAR-1 siRNA组、SAH+PAR-4 siRNA组以及SAH+PAR-1/4 siRNA组,每组20只。应用血管内插线法建立大鼠SAH模型,治疗组在术后1h脑室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在SAH后6h和24h,观察了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缺陷、脑水含量和脑内伊文思蓝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单独应用PAR-1siRNA或PAR-4 siRNA均可减轻SA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降低血管通透性(P<0.05),同时脑内小胶质细胞TNF-α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下降。联合应用PAR-1和PAR-4siRNA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PAR-1/4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PAR-1/4 siRNA可通过抑制两者的活性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
闫军浩张卫光周长满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蛋白酶活化受体小胶质细胞免疫印迹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