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林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6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口服结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张孟林谢守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
- 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的原因,回顾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资料,对50例患者术后水肿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肿原因为外痔未处理或切除不彻底11例,结扎点过多8例,未行减压处理或减压不够8例,局麻4例,缝合张力过大5例,V形切口太短或太窄3例,术中反复刺激过多3例,排便用力1例,结扎线在齿状线以下1例,结扎皮肤过多2例,坐浴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1例,未处理内痔1例,感染1例,结扎痔核脱出嵌顿1例。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主要与外痔未处理或切除不彻底、结扎点过多、未行减压处理或减压不够有关。
- 张孟林谢守勇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
- 苦参汤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探讨苦参汤用于混合痔术后熏洗坐浴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和优点,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30例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术后使用苦参汤,对照组65例术后使用1:5000PP液。结果显示,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使用苦参汤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创面各种症状改善程度明显。苦参汤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有效可靠的药物。
- 张孟林谢守勇李万铮
- 关键词:苦参汤创面愈合
- 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被引量:2
- 2006年
- 为评价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采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观察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并与外剥内扎注射术(对照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平均疗程(17.0±3.6)d,术后Ⅱ,Ⅲ度疼痛44例,出血1例,肛门水肿2例,复发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6%,平均疗程(24.0±4.5)d,术后Ⅱ,Ⅲ度疼痛47例,出血8例,肛门水肿15例,肛门狭窄11例,复发10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术式。
- 张孟林
- 关键词:外剥内扎注射术纵切横缝术
- 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 2009年
- 为探讨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对照组75例)和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组75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创口愈合时间(23.7±4.6)d,术后Ⅱ、Ⅲ度疼痛68例,术后出血11例,术后水肿23例,肛门狭窄16例。复发1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创口愈合时间(16.9±3.2)d,术后Ⅱ、Ⅲ度疼痛64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水肿4例,复发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
- 张孟林谢守勇王忠诚雷燕林茂
- 关键词:手术
- 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 我院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对10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单盲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50例与外剥内扎注射术50例作对比研究,近期疗效满意,达到研究的预期目的,对其治疗优势作出初步的结论。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张孟林
- 文献传递
- 翼形切除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 2010年
-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翼形切除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翼形切除结扎术疗效确切,术后伤口出血、水肿、肛门狭窄明显减少,复发率低。
- 王忠诚谢守勇张孟林
- 关键词:环状混合手术
- 肛肠疾病伴HIV/AIDS患者68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伴HIV/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肛门疾病伴HIV/AIDS患者,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男性为主,发病逐年增加,肛肠疾病表现为尖锐湿疣28例,肛周脓肿17例,肛瘘15例,痔疮16例,梅毒10例;手术62例,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伴有HIV/AIDS的肛肠疾病以尖锐湿疣、梅毒、肛周脓肿、肛瘘等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为主,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痔疮,少部分为肛肠其他疾病。多数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并注意职业防护。
- 谢守勇林茂雷燕张孟林黎江云宋世兵李洁
- 关键词:肛门疾病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复杂性肛瘘手术方法对比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35例,分别进行切开挂线术、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等不同手术方法的处理。结果: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1例,平均愈合时间(20.22±5.24)d;切缝内口引流术32例,复发3例,平均愈合时间(22.84±6.66)d;瘘管摘除缝合术34例,复发5例,平均愈合时间(25.56±7.51)d;瘘管旷置术32例,复发6例,平均愈合时间(30.43±10.72)d。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高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开挂线术、瘘管旷置术。
- 张孟林王惠君杨勇军吴至久
-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手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