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翔

作品数:253 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9篇历史地理
  • 67篇经济管理
  • 22篇社会学
  • 22篇政治法律
  • 11篇军事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7篇城市
  • 16篇史学
  • 16篇主义
  • 15篇农民
  • 13篇核计划
  • 13篇城市化
  • 12篇农业
  • 10篇原子弹
  • 10篇人口
  • 10篇十月革命
  • 10篇子弹
  • 9篇政治
  • 9篇资本主义
  • 9篇经济发展
  • 9篇讲学
  • 9篇19世纪下半...
  • 8篇阶级
  • 7篇垄断
  • 6篇城市人口
  • 5篇学者

机构

  • 247篇吉林大学
  • 42篇俄罗斯科学院
  • 10篇黑龙江省社会...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省委党校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延边大学
  • 2篇中共吉林省委...
  • 2篇圣彼得堡国立...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作者

  • 252篇张广翔
  • 11篇张文华
  • 10篇钟建平
  • 8篇李振文
  • 7篇王学礼
  • 6篇王子晖
  • 6篇邓沛勇
  • 5篇回云崎
  • 5篇许金秋
  • 5篇齐石
  • 4篇刘玉宝
  • 3篇刘文山
  • 3篇白胜洁
  • 3篇逯红梅
  • 3篇刘玮
  • 3篇袁丽丽
  • 3篇齐山德
  • 3篇丁卫平
  • 3篇梁红刚
  • 3篇安岩

传媒

  • 34篇社会科学战线
  • 32篇吉林大学社会...
  • 20篇史学集刊
  • 20篇史学月刊
  • 16篇世界历史
  • 15篇北方论丛
  • 11篇西伯利亚研究
  • 9篇东北亚论坛
  • 8篇俄罗斯东欧中...
  • 8篇俄罗斯学刊
  • 7篇江汉论坛
  • 7篇新华文摘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黑龙江社会科...
  • 5篇贵州社会科学
  • 5篇史学理论研究
  • 5篇军事历史研究
  • 5篇经济社会史评...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4篇历史研究

年份

  • 9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7篇2017
  • 19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18篇2012
  • 13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俄国的立宪主义被引量:5
2003年
俄国的自由主义与西欧相比,缺乏历史渊源,产生较晚,没有民众基础,与统治阶级和国家政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能奢望它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贵族、知识分子和官僚是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载体。在1905-1907年俄国革命期间,立宪主义最活跃,立宪派在关于法制国家、关于代议制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关于社会舆论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方面,都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但与此同时,俄国的立宪运动也与无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文化相冲突。
张广翔
关键词:自由主义立宪主义立宪派知识分子
1917年前俄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最优模式探索
2014年
1890年为俄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开端。19世纪80年代俄国工商业发展及国内投资环境改善是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开展的先决条件,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公司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无担保有价证券业务犹如雨后春笋,至1890年俄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已呈现专业化特征。1899—1903年间世界经济危机对银行业影响颇为严重,商业银行的业务更是捉襟见肘,投资业务一度十分萧条,最终造成大批商业银行倒闭。为抚平经济危机创伤,俄国商业银行采取降低投资业务的比例、业务逐渐多样化等措施,同时俄国政府也采取相关补救措施,至20世纪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一体化。
С.А.萨洛玛季娜张广翔邓沛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俄罗斯史学究竟何去何从
2011年
当今,俄罗斯社会又一次面临历史的岔口,全面总结政治变革为时尚早。最近十年,致力于此的历史学家的忙乱和躁动加重了人们对时局的担忧。学术刊物上有关史学危机的文章较为多见,实际上,危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严肃的史学更新问题,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无关痛痒。问题不在于客体,而是在于我们,在于我们这些释者往往不愿关注转折时期。
Г.А.鲍尔久科夫张广翔齐山德
关键词:历史学家史学危机政治变革学术刊物
俄国村社制度述论被引量:8
1997年
村社是俄国农村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是民间的民主组织,又是官方的基层行政单位,因此,村社具有二重性的职能和结构。村社大会是村社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政府的意志首先要成为村社的意志然后才能付诸实施。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和价值规范的认同,使农民与村社有机地融为一体。村社的平均机制和社会规范限制了农民的分化,使村社能够长久地保持相对稳定。村社既有保守、封闭的一面,又有灵活、善于适应社会政治条件变化的一面;既有阻碍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又有避免农民急剧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面;村社既构成俄罗斯专制主义的基础,又是农民自治实施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
张广翔
苏联战俘待遇政策研究(1941~1956)被引量:3
2011年
苏联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工农业生产均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增高。苏联国内的经济状况严重影响了战俘的待遇水平,在1947年之前,战俘的食品供给标准一直偏低,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偏高。但是,苏联政府较为重视战俘的待遇状况,为改善战俘的待遇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随着苏联国内经济状况的好转,战俘的关押状况也在逐年改善、食品供给标准不断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
王学礼张广翔
关键词:战俘
论战后初期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以“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1948年2月成立的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寻求通过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有关苏联的见解,军方及政府与之合作所主导的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1950到1954年间的"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是空军与俄国研究中心合作的重要产物。该项目源于对苏联流亡者进行采访以搜集信息并进行研究的设想,尽管在运作过程中曾面临种种问题,但基于大量采访信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推动了学术与政治围绕国家安全机制的结合并充分体现了苏联学的冷战化。
张广翔王子晖
关键词:冷战
俄国自然地理条件与封建经济发展特征被引量:3
2000年
土壤和气候是制约农业生产最稳定的因素。俄国农业生产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不利的自然气候因素的困扰 ,俄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劳动季节极为短暂 ,而西欧农业生产时间则很充裕。俄国各种矿产资源明显优越于西欧国家 ,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制度落后于西欧 ,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煤、化学制品、钢和亚麻制品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理环境 ,19世纪中期以前 ,俄国路况差 ,畜力车运行缓慢 ,运输业长期由水路唱主角 ,而水路因冬天封冻和存在枯水期 ,影响了物流畅通 ,工农业产品间难以交易。凡此种种自然因素 。
张广翔刘文山
关键词: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农业
19世纪俄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俄国工业化道路研究之三被引量:7
1996年
19世纪60~70年代是俄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激活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全俄市场的形成,劳动的地域分工,生产力配置和工业生产布局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冶金业和机器制造业则相形见绌,金属和机器的自给率远远不能满足铁路建设的迫切需要。棉纺生产仍是一枝独秀,其技术进步和生产集中的示范效应及潜在影响不可低估。改革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形成。转型时期俄国工业革命以粗放式发展为特点,即以增加活劳动为主,大机器生产与手工劳动长期并存。种种迹象表明此时俄国工业革命尚未落下帷幕.
张广翔
关键词:铁路建设棉纺业重工业工人阶级
伏尔加河大宗商品运输与近代俄国经济发展
2017年
俄国交通史研究首重伏尔加河水运,它在帝俄晚期商品流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支配性地位。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以其得天独厚的天然水路优势,成为俄国欧陆(以下简称欧俄)商品流通的纽带。
张广翔
关键词:交通史支配性水运经济社会发展
苏联核计划:从模仿到创新
2023年
苏联军民用沉重的代价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苏联虽喘息未定,但以举国之力实施核计划,在短期内获得了成功。本文对苏联核计划成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揭示苏联是如何成功研制出核武器的。关于“苏联核计划”的概念,俄罗斯学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从研发到测试的所有计划和措施,始于1945年8月20日国防委员会设立专门委员会的决议,结束于1949年8月29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之时。
张广翔
关键词:核计划卫国战争原子弹核武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