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国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阳性
  • 2篇阳性表达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2篇P16蛋白
  • 1篇代谢
  • 1篇血糖
  • 1篇英文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转移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切除

机构

  • 8篇青海大学

作者

  • 8篇张建国
  • 5篇窦拉加
  • 5篇张成武
  • 4篇杨守仁
  • 4篇张双元
  • 3篇许存和
  • 3篇马明福
  • 3篇文英
  • 3篇张惠莉
  • 3篇李军
  • 3篇高继东
  • 3篇王晓武
  • 2篇代青湘
  • 2篇郭新建
  • 2篇周为
  • 2篇燕速
  • 1篇沈国双
  • 1篇刘宁
  • 1篇戴青湘
  • 1篇沈三弟

传媒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裂孔食管切除术治疗12例老年人食管癌的体会
2007年
目的:研究经裂孔食管切除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方法。方法:选择12例老年人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经裂孔切除食管术。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出现吻合口漏,无死亡及大出血病例。结论:实施经裂孔切除食管治疗老年早期食管癌,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具有不开胸、损伤小、并发症少、生存质量高的优点。
张双元窦拉加张成武张建国杨守仁文英周为
关键词:食管癌
高原糖尿病流行的风险因素(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糖尿病(DM)流行的风险因素。方法对生活在海拔3700m的果洛地区1495名居民开展相关调查。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诊断依照WHO 1999年标准。结果DM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2.5%和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和IGR的流行受到腹围(P<0.05)、年龄(P<0.001)、性别(P<0.05)和职业(P<0.05)的影响。结论腹型肥胖、运动不足、男性性别和年龄超过45岁是高原DM和IGR流行的风险因素。
高继东张惠莉代青湘马明福李军张建国许存和
关键词:糖尿病
西宁地区常温下肝门阻断切肝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常温下肝切除术中阻断入肝血流方式、阻断时间对“安全切肝”,尤其是肝癌合并有乙肝、肝硬化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肝脏肿瘤及肝包虫病人共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0例肝脏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7天因肝衰死亡),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三种肝血流阻断方法。结论采取常温下阻断肝血流的方法,减少肝脏切除术中大出血,同时尽可能减少入肝血流阻断的时间以减少和避免术后发生衰竭,为“安全切肝”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王晓武杨守仁窦拉加张成武张建国燕速
关键词:肝切除术
青海部分地区糖尿病流行情况的研究
张建国许存和王和平高继东张惠莉代青湘马明福李军许慧宁王国英
该项目通过对青海部分地区4864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的233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为4.8%,糖调节受损患者179人,受损患病率为3.7%。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三地区糖尿病患病...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
高原地区肥胖对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肥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70 0m以上的青海果洛地区随机对 14 95例当地居住者 (其中藏族 10 4 9人 ,汉族 4 46人 )采用日本京都血糖仪 (GT - 16 40 )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 ,对空腹毛细血管血糖≥ 5 .5mmol/L者行OGTT (口服 75 g葡萄糖 )试验 ,按WHO标准筛查出高血糖 (包括糖尿病、糖调节障碍 )。同时测血压、体重指数 (BMI)及腰围 (WC)。结果 :调查者中肥胖 (BMI≥ 2 5 )的患病率为 2 6 .5 % ;肥胖者高血糖的患病率 (6 .6 % )显著高于非肥胖者 (4 .0 % ) ;男性腹型肥胖 (WC >85cm )的患病率 (11.3)显著高于腰围正常者 (4 .5 % )。结论
戴青湘高继东许存和张建国李军马明福张惠莉
关键词:肥胖高血糖患病率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法(S-P法),对72例胃癌组织行P16蛋白检测,并与胃黏膜正常的20例检测结果对照。结果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在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91%(15/47),而无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15/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病理特征、转移潜能及其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分子指标。
张双元郭新建张成武窦拉加张建国杨守仁文英王晓武
关键词:胃癌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
张成武沈三弟窦拉加缪巍郭新建沈国双王晓龙张建国杨守仁文英周为张双元马玉滨王晓武赵海宁才旦多杰张雪云李生根燕速刘宁马新福张希全
该课题以108例乳腺癌和30例同期乳腺纤维腺瘤术后石蜡病理组织标本为研究材料,应用IHC技术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AI-1、Cath-D、nm23-H1和Her-2基因的表达强度,比较分析KAI-1、Cath-D、n...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表达癌转移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双元张成武窦拉加张建国郭新建等
该课题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通过研究来证明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关系,以评价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课题选择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
关键词:
关键词:P16蛋白胃癌临床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