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奇

作品数:63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9篇关节
  • 20篇髋关节
  • 17篇关节置换
  • 16篇骨关节
  • 15篇骨关节炎
  • 15篇关节炎
  • 14篇置换术
  • 14篇软骨
  • 14篇全髋
  • 13篇假体
  • 12篇全髋关节
  • 12篇髋关节置换
  • 12篇髋臼
  • 12篇膝关节
  • 10篇全髋关节置换
  • 8篇全髋关节置换...
  • 8篇髋关节置换术
  • 6篇术后
  • 6篇人工全髋关节
  • 6篇髋关节发育

机构

  • 6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科院广州电...

作者

  • 63篇张志奇
  • 46篇廖威明
  • 42篇傅明
  • 31篇杨子波
  • 27篇康焱
  • 22篇张紫机
  • 18篇邬培慧
  • 17篇何爱珊
  • 13篇盛璞义
  • 8篇黄广鑫
  • 8篇黄志宇
  • 7篇方淑莺
  • 6篇侯昌禾
  • 6篇孙红
  • 5篇向珊珊
  • 5篇刘进
  • 5篇胡舒
  • 4篇杨忠汉
  • 4篇孟繁钢
  • 4篇古明晖

传媒

  • 22篇中华关节外科...
  • 9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2014广东...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RAK-4基因沉默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基因对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IRAK-4-siRNA转染入MG63细胞(CON组:不加入任何转染试剂;SC组:以scrambled siRNA序列进行转染;KD组:以特异性IRAK-4-siRNA序列进行转染),应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靶基因沉默组(KD组)细胞的IRA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染48h后,KD组细胞增殖变缓,凋亡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且Bcl-2/BaxSC>Bcl-2/BaxKD;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G63细胞凋亡比例与Bcl-2/Bax的比值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iRNA沉默IRAK-4基因能够诱导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凋亡,且靶细胞凋亡水平与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的比值相关。
杨子波傅明张紫机黄保丁张志奇廖威明
关键词:人成骨样细胞IRAK-4RNA干扰基因沉默
术前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罹患膝骨关节炎行初次TKA的患者;由同一术者操作;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感染或手术病史;下肢骨骼畸形或膝关节外畸形;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影响功能康复患者。符合筛选标准的47例(56膝)行初次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39例45膝,男8例11膝,平均年龄为67.9(51~81)岁。19例(22膝)术前采用CT分析(改良组),28例(34膝)术前未采用CT分析(传统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分析手术后下肢力线,定义冠状位角度处于正常偏差范围内的假体在同组所占的比例为下肢力线重建及假体安放准确率,比较两组术后下肢力线的改善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评价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者则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同组术前、后KS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改良组下肢力线重建准确率为90.9%,较传统组67.6%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2,P<0.05)。改良组股骨假体安放准确率为95.5%,较传统组70.6%提高(2=5.139,P<0.05)。改良组胫骨假体安放准确率为95.5%,较传统组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7,P>0.05)。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减少(Z=-3.673,P<0.01),而手术时间(Z=-1.307,P>0.05)、术后引流量(Z=-0.260,P>0.05)、并发症(2=0.078,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K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全长CT术前分析相关参数应用于初次TKA,有助于提高下肢机械力线重建和假体安放的准确性,对TKA手术具�
孙红张志奇邬培慧余宝禧黄志宇傅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关节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下肢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基因沉默抑制人成骨样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造成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完整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假体周围骨溶解、吸收是人工关节松动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白细胞介素1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骨吸收进程。目的:实验通过观察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4,IRAK-4)基因表达对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防治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IRAK-4-siRNA转染入MG63细胞。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入任何转染试剂;对照组以scrambled siRNA序列进行转染;沉默组以特异性IRAK-4-siRNA序列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靶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MAPK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靶基因沉默组的IRA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G63细胞IRAK-4表达下调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c-Jun氨基末端激酶1/2P46、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分别为62%,64%,68%(P<0.05)。结果证实,siRNA沉默IRAK-4基因抑制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MAPK基因的表达。
杨子波黄保丁向珊珊邬培慧张志奇廖威明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假体周围骨溶解无菌性松动人成骨样细胞基因沉默
变异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安置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放置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6例(26髋)拟行THA的变异髋臼患者。男5例,女21例;年龄35~67岁,平均52.3岁。左髋11例,右髋15例。其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术前Harris 评分为(45.85 ± 10.04)分。常规行骨盆正位、患侧股骨正侧位 X 线片、骨盆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采用TraumaCad软件进行术前设计。THA术中在尽量接近真臼位置且避免大量结构性植骨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上移旋转中心,使髋臼假体能获得70%以上骨性包容,旋转中心上移不超过15 mm。 结果11例患侧旋转中心基本与健侧一致(5 mm以内);余15例行旋转中心上移,其中上移5~10 mm 8例,10~15 mm 7例。术中无骨折及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3 d发生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后无再脱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71个月,平均34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 评分达(91.42 ± 3.59)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20.099,P=0.000);其中旋转中心基本与健侧一致、上移5~10 mm、10~15 mm者 Harris评分分别为(92.09 ± 4.04)、(91.25 ± 2.82)和(90.57 ± 3.95)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7,P=0.690)。X线片复查示,随访期间假体均无松动、下沉。 结论 变异髋臼THA中以髋臼假体旋转中心尽可能放置在接近真臼位置前提下,适当上移(≤15 mm)假体以获得至少70%骨性包容和良好自身稳定性,可获得满意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张志奇廖威明侯昌禾邬培慧康焱张紫机赵潇艺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前三维数字化模板测量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基于三维数字化术前计划对于有髋臼骨性结构异常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arthroplasty,THA)臼杯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对伴有髋臼畸形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患者,45例为成...
邬培慧张志奇张紫机康焱杨子波傅明何爱珊廖威明
抵抗素刺激软骨细胞趋化因子CCL3及CCL4基因表达及机制
2015年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抵抗素可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大量趋化因子,在炎症性关节病变中具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未明。目的:进一步探讨抵抗素刺激软骨细胞趋化因子CCL3及CCL4基因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培养人源性软骨细胞,T/C-28a2细胞及ATDC5细胞,采用q PCR检测抵抗素刺激趋化因子基因的作用,C/EBPβ表达,核因子κB亚型及软骨特异性mi RNAs。给予核因子κB抑制剂(IKK-NBD)和C/EBPβ抑制剂(SB303580),对C/EBPβ及核因子κB的共同调节作用进行检测。在给予抵抗素刺激或无抵抗素刺激时分别进行亚细胞结构定位检测。结果与结论:1抵抗素可非依赖性上调趋化因子基因表达。2软骨细胞对抵抗素刺激应答具有非严格细胞特异性,通过C/EBPβ抑制剂、核因子κB及一些软骨细胞特异性mi RNAs,可对趋化因子基因表达进行联合调控。3一过性核因子κB活性增高可增强C/EBPβ活性,且两个转录因子对趋化因子基因CCL3及CCL4的作用均为非依赖性。
张紫机康焱杨子波侯昌禾黄广鑫陈蔚深盛璞义何爱珊傅明廖威明张志奇
关键词:软骨细胞趋化因子类抵抗素趋化因子CCL4C/EBPΒ转录后调控
髋臼假体位置对人工股骨头应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髋臼假体不同放置位置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股骨头压应力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对8具尸体16侧髋关节标本按照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处理原则,制作16种人工髋臼放置的位置,共分成两组:髋臼向内侧位移组,从解剖位置起间隔2mm,递增至14mm,共8髋;髋臼向上方位移组,从解剖位置起间隔2mm,递增至14mm,共8髋。应用电阻应变片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测定各标本在轴向1000N载荷下人工股骨头的应变数据,记录人工股骨头所承受的压应力值。结果(1)髋臼向内侧位移组:髋臼假体位置每向内位移2mm,人工股骨头承受的压应力就增加,位移越多,股骨头承受的压应力增加就越明显,位移超过6mm后,压应力呈明显快速增加趋势;(2)髋臼向上方位移组:髋臼假体位置每向上位移2mm,除上移6mm应力值小于上移4mm外,人工股骨头承受的压应力总体趋势是增加,且上移超过8mm后,人工股骨头压应力值开始明显增加;(3)在相同位移情况下,向内位移时人工股骨头压应力明显大于向上位移。结论髋臼中心无论是向内或向上位移,股骨头承受的压应力均增加,且位移幅度越大,压应力增加越明显;向上位移6mm时,人工股骨头承受的应力值均小于前后位移点,未排除此位点是一应力缓冲点的可能。
张志奇傅明康焱陈艺杨子波张紫机林子洪段昕白波廖威明余楠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生物力学
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伴有患肢短缩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36-80岁,平均62.7岁。CroweⅠ型12例、Ⅱ型8例、Ⅲ型6例。患肢较对侧均有短缩,平均(10.00±5.07)mm。Harris髋关节评分(42.30±12.84)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59.08±13.84)分。采用TraumaCad软件进行术前设计,确定髋臼假体能获得自身稳定的最小上移幅度。术中根据髋臼骨量适当上移髋臼旋转中心,使髋臼假体获得70%以上的骨性包容。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73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91.18±7.09)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9.85±3.75)分。患肢平均延长(9.23±7.54)mm,8例患肢延长肛5mm、5例延长6-10mm、5例延长11-15mm、7例延长〉15mm、1例较术前短缩增加1mm。髋臼假体上移0-5mm10例,患肢延长(6.60±6.72)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3.70±6.43)mm;上移6-10mm7例,患肢延长(11.90±5.64)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1.71±6.24)mm;上移〉10mm9例,患肢延长(10.11±9.35)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O.56±7.70)mm;三组术后患肢长度变化和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变异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下肢长度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影响,近期疗效满意。
黄志宇张志奇傅明黄广鑫邬培慧余宝禧盛璞义廖威明
关键词:髋脱位关节成形术
半月板损伤或退变治疗:干细胞、人工聚合物支架形成组织工程体系的作用与功能被引量:1
2020年
背景:半月板作为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损伤或者手术切除等均有可能导致早期骨关节炎。因此,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寻求一种可完全模仿正常生理半月板的取代物尤为重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支架、刺激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niscus;tissue enginee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caffold;Synthetic polymer scaffolds;polycaprolactone;hydrogel;ECM component scaffold;tissue;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decellularized;growth factor;dynamic compression;tensile;cyclic hydrostatic pressure",中文检索词包括:"半月板、组织工程、干细胞、支架、人工聚合物支架、水凝胶、细胞外基质组分支架、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技术、生长因子、动态压缩试验、抗拉伸负荷、循环静水压试验",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种子细胞、支架以及生物与物理刺激物是组成半月板组织工程的重要三元素。间充质干细胞仍然是当今组织工程中最为常用的种子细胞,其可种植于人工聚合物支架或者天然支架如细胞外基质组分支架与组织衍生支架,也可通过水凝胶包裹,在体内外生长因子与力学刺激作用下,进而形成再生半月板。现如今半月板组织工程更倾向于系统性综合种子细胞、支架、刺激物成一个体系来研究。因此,如何探索出一套最符合半月板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体系已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
江宗睿张志奇
关键词:软骨半月板骨关节炎
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髋臼定位器系统模拟臼杯假体精准植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术中定位器(CAD/RP/G)系统模拟臼杯假体精准植入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例(10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髋臼形态严重畸形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前髋关节CT原始数据。比较自主研发的CAD软件与Mimicsv17.0软件在导入这些CT数据、重建模型、分割模型、调节臼杯植入位置和导出STL文件所需的总时间;采用自主开发的DLP3D打印机与市售的StratasysObjet30打印机、StratasysDemensionSSTl200es打印机对每例患者所生成的3种髋臼模型进行RP,比较、评估这3种打印机的成型效率和精度;评估通过髋臼定位器辅助定位的模拟手术臼杯植入的精准度。结果自主研发的CAD软件与Mimicsv17.0软件完成术前三维分析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7.7±1.3)、(52.5±1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软件生成的同一患者的三维模型进行pointbased形态对比分析,平均差异为(0.0721±0.0691)mm;DLP3D打印机、SLA打印机和FDM打印机RP髋臼模型平均耗时分别为(5.3±0.6)、(10.8±0.5)、(9.3±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髋臼定位器辅助定位准确,臼杯在3D打印的实体髋臼模型的植入位置与目标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研发的CAD/RP/G系统具有良好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以为臼杯假体准确安放提供新的辅助措施。
邬培慧刘志涛张英琪杨子波盛璞义赵光华康焱张志奇傅明廖威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假体和植入物3D打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