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现代化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九种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的毒力测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桃粉大尾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了解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的毒力,为该害虫在新疆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治理(IRM)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浸叶法测定桃粉大尾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通过9种药剂对桃粉大尾蚜室内24 h毒力测定表明:吡虫啉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表现出较高的活性,LC50为0.0130.031 mg/L;其次为阿维菌,LC50为0.042 mg/L;优化Bt(LC500.052 mg/L)和啶虫脒(LC500.087 mg/L);高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的活性最低,LC50在0.380.454 mg/L。48 h毒力测定表明,LC50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均有所增加。【结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生产实践中杀伤天敌比较严重,推荐田间防治桃粉大尾蚜的药剂分别吡虫啉、阿维菌、优化Bt和啶虫脒等药剂。
- 张新赵莉汗佐热木.艾尔肯
- 关键词:毒力杀虫剂
- 苜蓿叶象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对新疆苜蓿叶象甲第1代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的研究,组建了自然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属于PriceA型,曲线显示种群数量减少最大的阶段是生命早期卵至二龄期。决定因子Leroux r^2分析法表明,三龄期的大风、四龄被寄生、蛹期和二龄的感病是影响种群年度间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种群的内禀增殖力为0.15,周限增长率为1.15,趋势控制指数IPC为11.92.单雌平均产卵量307.56粒,经过一个世代种群的净增殖力为4.75。Leslie转移矩阵预测第二代成虫数量将是第一代的3.68~5.00倍。
- 王春华赵莉王万林张新唐玲佐合热古丽.艾海提邵伟林
- 关键词:苜蓿叶象甲自然种群生命表致死因素
- 8种杀虫剂对苜蓿叶象及条纹根瘤象的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喷雾法对8种药剂对苜蓿叶象及条纹根瘤象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囊粉剂对苜蓿叶象四龄幼虫的活性较高,其 LC50为107.40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活性最低,其 LC50为549.342 mg/L;8种杀虫剂对三龄幼虫的 LC50为140.176-453.784 mg/L。40%毒死蜱乳油对条纹根瘤象成虫活性较高,其 LC50为71.017 mg/L,其次为2%噻虫啉微囊粉剂,其 LC50为80.157mg/L。
- 张新赵莉茹鲜古丽
- 关键词:毒力杀虫剂
- 加强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被引量:7
- 2012年
- 普通昆虫学课程是高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实践教学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普通昆虫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加强实验课教学、增强教学实习、引进竞赛活动、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加强普通昆虫学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 高有华赵莉张新孙新华
-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
- 八种杀虫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被引量:13
- 2011年
- 通过8种药剂对桃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4h后对桃蚜活性较高的药剂为新烟碱类和苏云金杆菌类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活性较低。其中必喜表现出对桃蚜极高的活性,其LC50值仅有0.019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8~0.309mg/L。48h后各药剂的毒性均增大。其中必喜LC50值最小,为0.014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6~0.26mg/L。
- 张新赵莉陈娟
- 关键词:桃蚜毒力杀虫剂
- 杀虫剂混配五种增效剂防治葡萄斑叶蝉初报被引量:5
- 2011年
- 用3种化学药剂与5种增效剂混配,进行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吡虫啉、阿克泰和吡蚜酮混配渗展宝(SZB)、菲蓝(FL)、一可佳(YKJ)、杰效利(JKL)、弹指间(TZJ)5种增效剂可延长持效期,减少药剂的施用量。吡虫啉与菲蓝混配制剂药后14 d效果较好,阿克泰与渗展宝、菲蓝、弹指间混配药后的14 d防效均为100%;吡蚜酮与菲蓝、渗展宝混配制剂药后7 d的防效100%。所有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后均比单独使用效果得以提升。
- 张新范咏梅郝敬喆潘明启孙锋赵荣华白世践竞中梅张新华张付春翟艳萍
- 关键词:葡萄斑叶蝉
- 新疆民族班《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本文对民族班级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是在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少数民族植物化学...
- 张新赵莉孙新华
- 关键词:教学实践本科教育
-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授课形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5
- 2013年
- 为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新疆农业大学进行了授课形式改革试点。植物保护专业骨干课《植物化学保护》是第一批试点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从传统的"满堂灌"授课形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课程辩论会、讨论会、主题图片展、知识竞赛等多元化授课形式结合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多元化授课形式评价体系,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气氛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 马德英蔡超张新刘薇
-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
- 新疆少数民族《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13年
- 对民族班级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是在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少数民族植物化学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 张新赵莉孙新华
-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实践教学
- 新疆B型烟粉虱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对近年来新疆B型烟粉虱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为该害虫在新疆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治理(IRM)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着卵叶片浸渍法和浸叶法比较测定了新疆部分地区B型烟粉虱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由于长期用药防治烟粉虱,在新疆不同区域和寄主上B型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出现了分化。【结论】被测种群对毒死蜱、噻虫嗪及天然除虫菊酯的敏感度低,LC50值分别为71.662~330.855、223.028~242.420和107.117~164.639mg/L,属于抗性治理的重点品种;对吡虫啉、溴氰菊酯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43.47~67.496、27.881~61.688和21.808~43.768mg/L,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应当重点监测其抗性发展程度;对吡虫清、苦参.烟碱乳油等药剂敏感性高,属于重点保护的农药品种,可以在新疆烟粉虱的化学防治使用。另外,除了大剂量、高频率使用杀虫剂的温室烟粉虱品系ZH-O对吡丙醚产生了超过3000倍的抗性外,其余各品系对吡丙醚表现敏感,该药剂仍可作为烟粉虱治理的重要品种之一。
- 段晓东张新冯明星马德英
- 关键词:B型烟粉虱杀虫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