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曾凡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3篇水稻
  • 3篇农业
  • 3篇免耕
  • 2篇撒播
  • 2篇农业产业
  • 2篇农业产业化
  • 2篇免耕撒播
  • 1篇稻茬
  • 1篇稻茬油菜
  • 1篇性状
  • 1篇延期
  • 1篇养鸡
  • 1篇养殖
  • 1篇一年三熟
  • 1篇一年三熟栽培
  • 1篇油菜
  • 1篇增收
  • 1篇三熟

机构

  • 6篇广德县农业技...
  • 6篇安徽省广德县...

作者

  • 12篇张曾凡
  • 4篇熊宗华
  • 2篇曾宪成
  • 2篇孙世民
  • 2篇张德海
  • 2篇熊延文
  • 2篇李孝勇
  • 1篇陈显文
  • 1篇张爱水
  • 1篇林凌
  • 1篇王新翠
  • 1篇曹小陆
  • 1篇洪海龙
  • 1篇罗道宏
  • 1篇鲁伊宁
  • 1篇黄静
  • 1篇李泽义
  • 1篇董明璋
  • 1篇黄芳
  • 1篇赵英

传媒

  • 6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02年
张曾凡陈显文
关键词:水稻免耕抛秧栽培
水稻新型栽培技术的配套组装及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将免耕、秸秆还田、化学除草和水稻抛秧技术组装配套 ,探索出了一套简便易行、轻型节本、科学适用的水稻新型栽培方法 ,多年示范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明显的节本、增产和增效的优势 ,同时可解决秸秆焚烧严重、长期免耕土壤养分不均及土壤深层养分如何供给等问题 ,改善了土壤结构 ,促进了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化发展。
张曾凡熊宗华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化学除草
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农民增收已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有机遇 ,更有挑战。笔者通过对广德县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相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认识和做法。
张曾凡王新翠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
对广德县发展绿色食品的思考
2005年
介绍广德县近几年绿色食品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洪海龙张曾凡曹小陆赵英
关键词:绿色食品
小麦免耕撒播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从小麦免耕撒播栽培具有的省工省力、节本增收特点,结合当地实际生产介绍了小麦免耕撒播栽培的操作过程和关键环节。
曾宪成张曾凡张德海
关键词:小麦免耕撒播栽培技术
果园养鸡高效生态模式的结构组成与实践被引量:4
2003年
探索和实践组装配套了果园散养草鸡技术,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李泽义张曾凡董明璋
关键词:果园养殖生态模式鸡舍建设散养
大棚温室一年三熟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针对广德县大棚栽培面积大 ,大棚利用率低 ,效益不高 ,通过试验示范 。
张曾凡鲁伊宁李孝勇
关键词:大棚温室一年三熟栽培技术草莓西瓜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2003年
通过对广德县农业企业的调查 ,分析了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今后发展壮大农业企业的相关措施。
张曾凡孙世民陈显武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控失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控失肥与其它肥料进行田间对比,比较其对单季中籼稻丰两优1号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肥不仅提高氮素利用率,而且具有明显地抗性、丰产性。
曾宪成张曾凡熊宗华张德海
关键词:水稻控失肥生物学性状
油菜免耕撒播栽培技术及其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分析安徽广德县近10年来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实践,总结出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罗道宏张曾凡李孝勇熊宗华熊延文
关键词:稻茬油菜免耕栽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