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循环冷冻消融术对西藏小型猪肺部冷冻消融效果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比较肺部两循环冷冻-复温与三循环冷冻-复温消融术对肺组织冷冻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西藏小型猪5头,开胸后行右肺冷冻消融术,每头猪分别实施两循环冷冻-复温(10-5-10-5,min)消融和三循环冷冻-复温(5-5-5-5-10-5,min)消融,两组总冷冻时间相同。冷冻过程中分别测量冷冻中心点温度、冷冻形成冰球最大直径;术后7d取肺组织解剖,测量冷冻引起的表面坏死区最大长径及内部坏死区最大长径,并观察冷冻区域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三循环冷冻组形成冰球表面最大长径大于两循环组;7d后两冷冻组局部肺组织冷冻后所形成表面和深度损伤区大小相近,两循环冷冻组与三循环组冷冻损伤区病理变化分区相同,但三循环冷冻组引起完全坏死区域更大,凋亡区域更小。结论相同的冷冻时间内,三循环冷冻组对肺部冷冻消融效果更好。
- 姚飞曾健滢陈继冰周亮吴炳辉方刚邓春娟陈志贤冷尹邓敏张波邓春梅李家亮何丽华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冷冻消融术冷冻
- 不同循环冷冻消融术对西藏小型猪肝部冷冻消融效果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以西藏小型猪为模型,比较肝部双循环冷冻复温与三循环冷冻一复温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西藏小型猪9头,开腹后行肝冷冻消融术。每头猪分别实施两循环冷冻一复温(10-5-10-5,min)消融和三循环冷冻一复温(5-5-5-5-10-5,min)消融,两组总冷冻时间相同。冷冻过程中分别测量冷冻中心点温度、冷冻形成冰球最大直径。术后7d取肝组织解剖、测量冷冻引起的表面损伤区最大长径及内部坏死区最大长径,并观察冷冻区域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三循环冷冻组形成的冰球表面最大长径大于两循环组;7d后两冷冻组冷冻后形成表面和深度损伤区大小相近。两循环冷冻组与三循环组冷冻损伤区病理分区相同,但三循环冷冻组引起完全坏死区域更大。结论相同的冷冻时间内,三循环冷冻组对肝脏的冷冻消融效果更好。
- 姚飞曾健滢陈继冰周亮刘卫群吴炳辉方刚邓春娟陈志贤冷尹邓敏张波邓春梅李家亮何丽华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肝脏冷冻消融西藏小型猪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胆囊侧肝脏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研究靠近胆囊0.5 cm处不可逆电穿孔肝脏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3只作为实验动物,在靠近胆囊0.5 cm处肝脏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并于7 d后观察消融区域的肝脏病理反应和胆囊损伤情况。结果 3只动物均成功完成消融。消融7 d后,肝脏面原消融区平均直径3.00 cm黄色坏死灶,肝膈面形成1个平均直径1.67 cm类圆形黄色坏死灶。2只实验兔消融部位和腹壁、1只肝叶和膈肌发生小片段浅度粘连。2只肠系膜则与胆囊消融灶区发生严重粘连。光镜下可见肝大片坏死且消失,仅有部分凝固性坏死肝组织残留,外围有少量斑点状钙化,炎性肉芽组织和小胆管显著增生。肝门静脉血管平滑肌损伤不明显,肌层小范围纤维素样变性、胆囊黏膜上皮大部分坏死,胆囊外结缔组织水肿、胆总管部分黏膜上皮坏死,部分上皮仍存在,肌层完好。结论消融部位肝脏组织完全坏死,消融灶和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胆囊出现损伤,但无胆囊漏发生。因此,对于靠近胆囊的肝脏肿瘤而言,不可逆电穿孔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 梁冰牛立志曾健滢周亮周序珑方刚姚飞邓春娟汪媛张波李书英邓春梅杨惠霏李家亮刘建国徐克成
- 关键词:肝脏胆囊
- 氩氦刀消融兔胆囊侧肝脏病理学观察
- 2014年
- 目的研究冷冻胆囊侧肝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靠近胆囊0.5 cm处3只实验兔的肝脏进行氩氦刀消融,观察7 d后肝脏消融区与胆囊的形态及病理学改变,以及血清转氨酶在冷冻后各时段的变化。结果消融7 d后肝脏脏面形成黄色类圆形坏死灶,平均直径为(2.25±0.35)cm。消融区与腹壁(2/3)、膈肌(1/3)、肠系膜(1/3)、胃壁(1/3)和结肠(1/3)发生粘连。1/3实验兔出现胆囊穿孔。光镜下可见广泛肝组织坏死。肝组织结构不完整,肝小叶轮廓隐约可见,肝索和肝板崩解断裂呈空网状,肝窦局部充血、局部有大量退变炎性细胞浸润和少量崩解红细胞,核溶解。1/3实验兔胆囊壁全层坏死,肌层崩解,黏膜消失,坏死区内可见大量均一红染物质。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在术后显著升高,其中AST呈一过性升高,在术后第7d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冷冻可有效消融肝脏组织,且可能引起胆囊穿孔。
- 湛晓牛立志曾健滢梁冰周亮方刚李书英邓春娟邓春梅姚飞汪媛金利张波杨惠霏周序珑李家亮刘建国徐克成
- 关键词:冷冻消融肝脏胆囊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胆囊侧肝脏病理学观察
-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国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乃至根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能获得手术切除的患者低于20%.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化疗已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可能的不良...
- 梁冰牛立志曾健滢周亮周序珑方刚姚飞邓春娟汪媛张波李书英邓春梅杨惠霏李家亮刘建国徐克成
- 关键词:肝癌肿瘤消融疗效评价
- 纳米刀治疗癌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105例纳米刀治疗癌症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探讨纳米刀术前、术中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访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给予手术相关的心理辅导,提前备齐手术所需各类物品、药品,正确的摆放体位。结果:10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37~94 min,平均(55.35±3.1)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3~2.5 ml,平均(2.56±0.2)ml,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熟练的掌握纳米刀使用及故障的处理方法;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医师,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因术中护理不当对患者愈后的影响。
- 路洋张波
- 关键词:癌症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