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臼后壁压缩骨折的治疗体会
- 2006年
- 目的 认识并评估髋臼后壁压缩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从1998年6月~2003年3月,对25例髋臼后壁压缩骨折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对骨折块撬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Postel功能评定:本组优15例,良4例,一般5例,差1例,优良率为76%。结论 X线平片往往对髋臼后壁压缩骨折容易漏诊。CT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中应用重建钢板,行撬拨复位和植骨。
- 张爽于一民刘沂毕伟温殿学
- 关键词:髋臼压缩骨折植骨
- 引流吸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引流吸引装置,包括引流瓶、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引流瓶的上端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引流管为硬质管,所述第二引流管为软质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管腔口径...
- 李楠张爽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周围及对侧关节间室骨密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周围及对侧关节间室的骨密度改变情况,为膝关节单髁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38例累及内侧关节间室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测定患侧肢体下肢力线.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测定胫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和对侧胫骨干骺端骨密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假体下沉以及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翻修事件.术后1周及术后3、6和12个月患侧肢体下肢力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和12个月胫骨假体周围骨密度明显低于术后1周[(1.07 ± 0.05)、(1.00 ± 0.04)、(0.99 ± 0.05)g/cm2比(1.15 ± 0.04)g/cm2],而且术后6和12个月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和12个月对侧关节间室骨密度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不追求矫正患侧肢体下肢力线的情况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胫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呈下降趋势,而对侧关节间室骨密度无明显改变.
- 齐志明王梓李晋张爽李作洪李庆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密度假体植入
-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及囊性空洞形成的影响
- 于一民刘沂张爽李晋黄载国陈爽李庆毕伟
- 外伤性脊髓损伤被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脊髓遭受机械外力后瞬间引起的损伤;脊髓遭受外伤后,会出现灰质点状出血,白质水肿,致使受伤及其周边区域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由此可以激发一系列由病理因素参与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细胞凋亡
- 可吸收螺钉张力带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被引量:11
- 2005年
- 刘沂张爽黄载国
-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可吸收螺钉张力带
- 跳跃式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5年
- 刘沂陈爽于一民张爽毕伟温殿学
- 关键词:腰椎爆裂骨折脊柱损伤脊柱稳定性脊柱骨折相邻节段
- 糖尿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疾病状况分为原发性糖尿病肾病(DKD)组(257例),糖尿病作为伴发疾病(DCM)组(61例)及无糖尿病(NDM)组(284例)。按年龄≤60岁(324例)及>60岁(278例)进行亚组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中位时间62个月,全因死亡共329例。三组患者第2~5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DM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和DCM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开始透析时年龄(HR 1.01,95%CI 1.01~1.02,P=0.002)、脑卒中(HR 1.44,95%CI 1.08~1.92,P=0.014)、DKD(HR 1.58,95%CI 1.23~2.04,P<0.00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尿素清除指数(Kt/V)是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HR 0.4895%CI 0.29~0.81,P=0.00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组,脑卒中(HR 1.72,95%CI 1.11~2.65,P=0.015)及DKD(HR 1.97,95%CI 1.33~2.91,P<0.001)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t/V(HR 0.37,95%CI 0.18~0.77,P=0.007)是保护性因素;年龄>60岁组,LDL(HR 1.40,95%CI 1.01~1.94,P=0.041)、DKD(HR 1.36,95%CI 1.00~1.85,P=0.049)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患者远期生存率无差异,但与NDM患者相比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 孙海洋金蕊王志宏董毳肖佳张爽张爽
-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透析生存率
-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体会
- 2006年
- 张爽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内固定治疗H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肾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1年
- 人工智能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工作的开展。本综述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成功应用的研究,包括疾病监测、风险预测及临床决策支持。同时,对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使其为肾脏疾病的临床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 张爽刘书馨牟向伟姜博文董毳由莲莲
- 关键词:人工智能肾脏疾病神经网络
- 锁定钢板治疗高能量的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1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二期延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高能量的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1例的疗效。方法对2004-2007年21例21侧高能量的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接受二期延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有20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切口边缘少量皮肤坏死,经换药而愈,无切口感染发生。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8个月。良16例,可5例。结论二期延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固定可靠的优点,可提供满足踝关节早期活动的固定。
- 李晋毕伟张爽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