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猛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戴南组
  • 2篇高邮凹陷
  • 2篇古近系
  • 2篇凹陷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断层
  • 1篇断层相关褶皱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湖盆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正演
  • 1篇三维模型
  • 1篇苏北盆地
  • 1篇盆地
  • 1篇褶皱
  • 1篇维模型
  • 1篇物源体系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3篇张猛
  • 2篇林春明
  • 2篇陈顺勇
  • 2篇周健
  • 1篇姚玉来
  • 1篇张霞
  • 1篇李志刚
  • 1篇董桂玉
  • 1篇潘峰
  • 1篇王毛毛
  • 1篇贾东
  • 1篇李一泉
  • 1篇俞昊
  • 1篇刘玉瑞
  • 1篇张妮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正演模型与实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斜向逆冲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研究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识别断层相关褶皱是否存在斜向逆冲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Trishear 4.5、Gocad以及Trishear3D软件构建一系列不同滑移量的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的二维正演剖面,通过连接一系列不同排列方式的二维剖面建立了三种不同逆冲滑移方向的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的假三维模型,通过不同假三维模型的比较分析来探讨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发现,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区别于正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特征主要有两点:①正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层面等高线图上的最高点与后翼等高线中点的连线以及水平切面上的核心点与后翼中点的连线方向均与断层走向垂直,而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最高点以及核心点与后翼中点的连线方向均与断层走向斜交,并且最高点与后翼等高线中点的连线方向或者核心点与后翼中点的连线方向均与逆冲滑移方向一致;②在褶皱平行断层走向纵剖面上,正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各个层面最高点的连线是直立的,而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各个层面最高点的连线发生倾斜。通过这两个特征可以判别褶皱是否存在斜向逆冲以及逆冲的方向。将模型分析结果运用到四川盆地西南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所覆盖的邛西背斜和大兴西背斜的实例中。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背斜均存在右旋斜向逆冲,逆冲方向与各自断层走向的夹角均为70°左右,邛西背斜和大兴西背斜的逆冲方向分别是NE79°和NE77°左右,这与龙门山南段晚上新世以来的主应力方向以及反演的汶川地震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
张猛贾东王毛毛李志刚李一泉
关键词:构造几何学
江苏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一段物源体系和沉积相被引量:23
2011年
对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戴南组一段沉积时期,北部斜坡带的花庄、富民北部和永安地区沉积物来自柘垛低凸起方向,联盟庄和马家嘴地区沉积物来自菱塘桥低凸起方向;南部陡坡带沉积物来自通扬隆起,周庄地区沉积物来自东部物源区。戴一段沉积物母岩岩性以中—低级变质岩为主,中酸性火山岩的分布较基性火山岩要广,深成岩较少或没有。根据岩心观察、录测井资料分析,及研究区物源体系特征,认为高邮凹陷戴南组一段沉积时期,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沉积。凹陷北部斜坡带地形坡度较缓,来自柘垛低凸起和菱塘桥低凸起方向的沉积物呈点物源形式沿水下河道在缓坡带形成三角洲沉积,物源供给量的差异导致三角洲朵体大小不同;凹陷南部陡坡带地形高差较大,在湖岸临近高地发育多条水下河道,沉积物被剥蚀后呈多物源形式就近入湖沉积,加之母岩类型差异,在湖盆陡坡带形成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体;凹陷西南部因汉留断层的存在造成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高差,使原沉积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发生滑塌,并以线状物源形式在较深水处形成滑塌浊积扇;凹陷中部和砂岩及砂砾岩沉积体的侧翼和远端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小,物源供给不充分,发育湖泊相沉积。
周健林春明张霞姚玉来潘峰俞昊陈顺勇张猛
关键词:物源体系沉积相戴南组断陷湖盆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12年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所经历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程度很弱。其中南部陡坡带的大部分地区所经历化学风化程度相对北部缓坡带较强,说明古气候条件更为温暖潮湿;北部缓坡带及黄珏、邵伯地区所经历的物理风化作用相对较强且差异较大,说明曾经历较强的构造运动。研究区源岩主要为长英质物质和再旋回沉积物质,受中基性物质的影响较小。高邮凹陷边缘及吴堡低凸起附近地区戴一段下部地层具有下伏阜宁组地层的海相地化特征,因此研究区物源中可能有较多部分来自基底母岩被剥蚀和再旋回沉积的产物。地化数据反映研究区构造背景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由于地史及动力学机制的差异,其构造背景有别于东太平洋典型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可反映我国东部大陆边缘特殊的地体构造特征。
张妮林春明周健陈顺勇张猛刘玉瑞董桂玉
关键词: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地球化学风化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