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盛

作品数:18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铜陵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铜陵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药
  • 7篇耐药性
  • 6篇药物
  • 6篇菌药
  • 6篇抗菌
  • 6篇抗菌药
  • 6篇抗菌药物
  • 5篇耐药性监测
  • 4篇碳青霉烯
  • 4篇碳青霉烯类
  • 4篇青霉烯
  • 4篇青霉烯类
  • 4篇细菌
  • 4篇细菌耐药
  • 4篇细菌耐药性
  • 4篇细菌耐药性监...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细胞

机构

  • 14篇铜陵市人民医...
  • 3篇安徽省铜陵市...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张盛
  • 11篇唐吉斌
  • 7篇胡志军
  • 6篇潘晓龙
  • 6篇焦瑞宝
  • 4篇潘恺
  • 4篇朱娟娟
  • 4篇周东升
  • 3篇崇慧峰
  • 2篇宋有良
  • 2篇鲁厚清
  • 2篇陈继中
  • 2篇翁伟
  • 2篇章文
  • 2篇周萍
  • 2篇周佳丽
  • 1篇袁园
  • 1篇李旭光
  • 1篇吕旻
  • 1篇钱小玲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究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进行检测;同时对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肿瘤患者外周血CD3^-细胞比例升高,CD3^+T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CD4^+T细胞比例(57.64%±15.52%)vs(54.69%±11.33%)、CD8^+T细胞比例(34.03%±14.27%)vs(31.13%±9.97%)、CD4/CD8比值1.94(0.96,2.68)vs 1.85(1.30,2.67)、B细胞比例5.90%(3.09%,10.69%)vs 7.63%(6.67%,1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NK细胞比例8.61%(5.58%,16.15%)vs 21.96%(12.84%,36.47%)降低;肿瘤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者,双阳耗竭CD4^+T比例增加,双阳耗竭CD8^+T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CD4^+T细胞比例与PD-1^+CD4^+T细胞、双阳耗竭CD4^+T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性。结论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部分淋巴细胞比例紊乱,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高表达、共表达,耗竭T细胞比例升高,对细胞免疫进行负性调控。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袁园袁园陈继中张盛张盛潘跃银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PD-1TIM-3
铜陵市1318名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接种率调查
2024年
目的对铜陵市1318名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铜陵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体检中心接收的体检人员共计1318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核心抗体(HBcAb),采用问卷调查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结果1318名体检人员中,HBsAg阳性率为1.82%(24/1318),HBsAb阳性率为59.03%(778/1318),HBcAb阳性率为0.61%(8/1318),HBV感染率为0.76%(10/1318),HepB接种率为98.25%(1210/1318);1~4岁、5~14岁、15~29岁、30~69年龄组的HepB接种率为99.36%、98.61%、64.81%、39.57%,HBsAg阳性率为0.00%、0.35%、1.85%、2.98%;HBsAb阳性率为88.46%、76.04%、60.00%、42.88%;HBcAb阳性率为2.56%、3.82%、15.56%、3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644,3.067,2.103,10.495,10.806,P<0.05);城镇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人群,HBsAb阳性率及HepB接种率均高于农村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8.685,6.783,P<0.05);在有、无HepB免疫史及HepB免疫史不详的群体中,有HepB免疫史的群体HBsAg阳性率最低,HBsAb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2,3.081,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得出有乙肝家族史、拔牙史及侵入性诊疗史均是影响HB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1,1.793,1.784,P<0.05)。结论铜陵市1318名体检人员HBsAg阳性率携带率低,需注意重点扫描有拔牙史、乙肝家族史及侵入性诊疗史人群并加强HepB预防接种,以进一步提高铜陵市全体人民免疫水平。
佘爱秀袁园张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率体检人员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医院分离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从临床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418株阴沟肠杆菌,其中住院患者检出415株,占99.2%;科室分布占前3位的依次为骨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分别占23.2%、12.2%、9.3%;标本分布以创伤口、痰液、尿液最多见,分别占37.6%、34.0%、15.6%;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磺胺类药物敏感率由70.3%下降至32.8%。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创伤口、呼吸道以及尿路的临床感染,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敏感性较高,阴沟肠杆菌对磺胺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有下降趋势,可作为重症患者首选治疗药物。
潘恺钱小玲周东升潘晓龙胡志军朱娟娟张盛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分析该地区不同基因型别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对铜陵地区228例HBV阳性感染者的血清分别进行HBV基因型分型、HBV载量以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等的检测,并结合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228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中,226例样本成功分型,其中B型54.4%(124/228)、C型37.3%(85/228)、B/C混合型7.5%(17/228),2例未检出,占0.09%。不同HBV基因型患者间年龄、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肝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HBV载量明显高于B型及B/C混合型(P<0.01)。结论铜陵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和少量B/C混合型;C型感染者HBV载量显著高于B型,C型感染者肝脏损害较B型重,提示HBV基因型可能影响患者体内HBV复制并可能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
翁伟唐吉斌宋晓菲张盛潘晓龙宋有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脱氧核糖核酸
2012年铜陵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共收集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2 002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79株(18.9%)、鲍曼不动杆菌256株(12.8%)、肺炎克雷伯菌243株(12.1%)、铜绿假单胞菌192株(9.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84株(9.2%)、金葡菌170株(8.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4%,革兰阳性菌占28.6%。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和CNS(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7.6%和72.8%。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高度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0.4%和38.0%,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21.2%,54/255)和大肠埃希菌(0.8%,3/37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4.0%和94.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9.9%和42.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5.5%和24.6%,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4.8%。结论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强趋势,已发现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胡志军张盛潘晓龙朱娟娟潘恺唐吉斌周东升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
1526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分析该院连续5年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中共分离出1 526株大肠埃希菌,在尿液标本(33.6%)中检出最多,科室分布以普外科(24.2%)、泌尿外科(17.2%)和急诊科(13.8%)为主;其中ESBLs阳性率51.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检出3株(0.2%,3/152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活性最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胡志军潘晓龙周东升唐吉斌崇慧峰张盛吕旻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
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控制感染和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3~2015年临床科室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WHONTE 5.6软件对其临床科室分布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加;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平均占70.49%,其次为创面伤口分泌物,平均占12.85%;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5.86%和15.63%;3年间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均保持在〉90%,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率逐年增高,至2015年,敏感率均〉8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保持耐药,耐药率均〉7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呈逐年下降,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维持在30%左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增多,以肺部感染为主,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唐吉斌胡志军张盛焦瑞宝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CYP2C9*3和VKORC1基因位点突变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及PT-INR达标天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CYP2C9*3和VKORC1基因位点突变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达标天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住院患者69例,采用焦磷酸测序检测CYP2C9*3和VKORC1基因位点多态性,同步检测患者PT-INR,查阅并收集患者病历资料、用药剂量及实验室检验数据。结果VKORC1野生型占85.51%(59/69),突变型占14.49%(10/69)。CYP2C9*3野生型占89.86%(62/69),突变型占10.14%(7/69)。两种基因位点均为野生型占78.26%(54/69),一种基因位点突变占18.84%(13/69),两种基因位点均突变占2.90%(2/69)。VKORC1基因型AA+CYP2C9*3基因型AC的华法林稳定剂量均低于其他VKORC1+CYP2C9*3基因型组合,VKORC1基因型AG/GG+CYP2C9*3基因型AA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高于其他VKORC1+CYP2C9*3基因型组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KORC1基因型AA+CYP2C9*3基因型AA的PT-INR达标天数少于其他VKORC1+CYP2C9*3基因型组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KORC1和CYP2C9*3两个基因位点突变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并造成PT-INR达标天数延长。
焦瑞宝刘洋周佳丽张盛陈继中
关键词:VKORC1华法林
CDT、CDT/TRF比值在酒精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CDT/转铁蛋白(TRF)比值在酒精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组)、33例非饮酒病毒性肝炎患者(B组)、22例嗜酒无肝脏疾病志愿者(C组)、33例健康体检者(D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CDT、TR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并计算CDT/TRF比值。结果 (1)4组研究对象CDT、CDT/TR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DT、CDT/TRF显著高于A组、B组、D组(P<0.05),A组CDT、CDT/TRF显著高于B组、D组(P<0.05),B组CDT/TRF显著高于D组(P<0.05),B组、D组之间CD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研究对象ALT、AST、GG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LT、AST、GGT显著高于A组、C组、D组(P<0.05),A组ALT、AST、GGT显著高于C组、D组(P<0.05),C组与D组之间ALT、AST、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CDT/TRF比值是酒精性肝脏疾病较为理想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对确定嗜酒人员也具有重要意义。
唐吉斌黄毓玲张盛焦瑞宝周萍崇慧峰
关键词:转铁蛋白酒精性肝病
铜陵市2014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样本分离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状况。方法 2014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3 912株(排除重复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版标准判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74.5%,革兰阳性菌占24.6%,真菌占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9.0%和65.1%。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9.1%和50.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7.5%和2.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7.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8.4%和27.7%,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3.6%。结论临床分离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一定的增长趋势,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为优,应引起高度关注,监管部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监督。
唐吉斌胡志军张盛焦瑞宝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多重耐药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