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栋

作品数:169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化学工程
  • 2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电气工程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冶金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油页岩
  • 40篇干馏
  • 37篇页岩
  • 23篇风力机
  • 20篇油页岩干馏
  • 19篇数值模拟
  • 19篇值模拟
  • 15篇叶片
  • 15篇燃烧
  • 12篇流化
  • 12篇流化床
  • 12篇干馏炉
  • 11篇电机
  • 11篇循环流化床
  • 10篇单元法
  • 10篇离散单元法
  • 9篇固体热载体
  • 8篇水平轴
  • 8篇滚筒
  • 7篇直轴

机构

  • 165篇东北电力大学
  • 18篇华北电力大学
  • 14篇华能巢湖发电...
  • 8篇国电双鸭山发...
  • 5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大唐集团...
  • 3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中国恩菲工程...
  • 2篇国家开发银行
  • 2篇哈尔滨电站设...
  • 2篇中国中元国际...
  • 2篇吉林鼎基电力...
  • 2篇唐山市拓又达...
  • 2篇国网江西省电...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教育部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

  • 168篇张立栋
  • 93篇王擎
  • 42篇秦宏
  • 40篇李少华
  • 37篇刘洪鹏
  • 36篇柏静儒
  • 20篇洪文鹏
  • 19篇贾春霞
  • 19篇迟铭书
  • 17篇李伟伟
  • 10篇姜铁骝
  • 10篇余侃胜
  • 8篇郭婷婷
  • 8篇朱明亮
  • 7篇张玲
  • 7篇刘朝青
  • 7篇张轩
  • 7篇于婷俐
  • 6篇白章
  • 6篇王智超

传媒

  • 14篇化工进展
  • 13篇东北电力大学...
  • 7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电站系统工程
  • 4篇化工机械
  • 4篇应用能源技术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电力
  • 3篇发电技术
  • 2篇压力容器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有色设备
  • 2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才智
  • 2篇分布式能源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节能技术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

  • 18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7篇2018
  • 14篇2017
  • 19篇2016
  • 17篇2015
  • 8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离心率下椭圆形滚筒内二组元颗粒混合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离散单元理论,以二组元粒径颗粒在滚筒内的分离指数(Is)作为混合评价指标,对不同离心率下的椭圆形滚筒内颗粒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用实验结果进行对照与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得出了不同离心率下椭圆形滚筒内颗粒的混合状态以及在混合过程中滚筒内颗粒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椭圆形滚筒滚动过程中,由于颗粒速度不同会形成两种区域,即滑动层颗粒混合区域和相对静止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颗粒经过相对静止区域的次数越少,混合效果越好。随着椭圆形滚筒离心率增加,颗粒经过相对静止区域的次数降低,混合质量提高,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椭圆形滚筒离心率,会提高颗粒混合质量。对颗粒在滚筒内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为滚筒内颗粒混合的最佳工况提供理论依据。
张立栋于丁一刘朝青薛琳郝万军李少华王擎
关键词:动态仿真颗粒物料
对校长教学领导力构建的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校长是一校之长,承担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责任,负责对学校人、财、物、事、时的管理,综合协调涉及学校正常运行和和谐发展的各个要素,确保学校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如上所说,校长所要管的事虽然很多,但对教学的定位、认识和管理,应该说能反映一个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实施水平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张立栋
关键词:教学工作校长领导力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
基于正十二烷工质和太阳能集热交换互补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正十二烷工质和太阳能集热交换互补式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包括准弓形翅片和正十二烷循环组件,所述准弓形翅片安装在冷媒工质管上,所述正十二烷循环组件包括正十二烷保温箱、循环泵和正十二烷排管,所述正十二烷保温箱...
刘书宁李耀辉袁行宋长鹏孙超赵禹泽张立栋
一种油页岩集成综合利用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油页岩集成综合利用方法,将气体热载体法和固体热载体干馏法进行集成,通过利用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干馏过程中得到的半焦来加热循环瓦斯和生产高温页岩灰,将分别送至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和固体热载体干馏炉中,实现两种不同干...
柏静儒白章王擎刘洪鹏贾春霞秦宏张立栋
袋式除尘器内流量不均匀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最大流量不均幅值与综合流量不均幅值作为评价指标,对CFD模拟的袋式除尘器内流场分布进行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入口及边壁的第三排综合不均幅值最小,各个滤袋的气流均匀性较好;加装导流板可有效改善袋室内流场分布的均匀性。
张立栋王坤玉薛长智姜源耿晶梅
关键词:袋式除尘器气流分布
一种挡风抑尘墙及光煤互补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风抑尘墙及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所述的挡风抑尘墙包括固定支架和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固定支架固定环绕在煤堆的外围,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朝向正南、...
张十权李鹏俊李铭轩赵宇轩王为正王莹张立栋王擎
风力机翼型表面V型脊状结构减阻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提高风力机叶片的风能转化效率,改善翼型的气动特性,对风力机对称翼型NACA0012布置V型脊状表面结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湍流RNG k-ε模型对其减阻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改型前后阻力系数百分比、升阻比变化情况,并对脊状表面进行压差阻力与摩擦阻力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风速与适当的开口尺寸s和开口间距a相匹配时与光滑翼型表面相比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升力增益变化明显;大尺寸的脊状结构不利于翼型的优化设计,s≤1.5mm时减阻效果明显,最大减阻率可达35%左右。该文所得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力机叶片的减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张立栋林柯妍赵欣马丽娇李少华张玲
关键词:风力机减阻数值模拟
光热发电系统蓄热及汽轮机运行特性研究
2022年
为研究光热发电系统的持续发电时间,根据四季直射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指数变化下的蓄热规律,建立合理的发电运行策略,对集热器和汽轮机建立了热力模型,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了光热发电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时间。结果表明:夏季集热效率虽然不是最高,但集热量最多,汽轮机运行时间最长、发电量最多;冬季集热效率稳定但热经济性差,集热量最少且汽轮机运行时间最短,发电量最少;春秋季集热效率高但气候条件不稳定,其发电量比夏季少但比冬季多。
徐灿君张岗曾勇黄静廖锷兰春旭姜铁骝张立栋
关键词:汽轮机集热器发电量
正负极互换式小球藻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
2016年
交替利用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搭建了正负极交替互换式微藻燃料电池模型,考察了该电池的启动时间,产电性能与燃料(还原糖)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探讨了该电池的产电机理。结果表明:电池构建成功并产电,启动电池时间大约400 min。运行过程中,还原糖浓度变化在4.38~6.0 g/L时,电压保持稳定。在45~50℃范围内,该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输出电压达到550 m V。电池经过多次正负极交换后,电压绝对值呈循环变化趋势。碳毡电极表面可见明显的小球藻生物膜,据此推测,生物膜上产生的电子通过电极直接经外电路传递到阴极,而阴极则如设计,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接收电子。建议可提高小球藻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膜的速度来提高电池的性能。
郑胜钱院红邹杉杉张立栋
场间尾流对风电场发电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风力机的主动偏航可以使尾流偏转,从而减小尾流对下游风力机的冲击。尾流效应会增大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和功率损失,上游风电场的尾流不断叠加,在风电场间形成大规模的尾迹簇,对下游风力机载荷和功率影响更加明显。为明确风电场间尾流的影响,使用WFsim仿真了偏航与未偏航时,上游风电场尾迹簇在场间和下游风电场的尾迹变化以及单个风力机的平均功率变化。以12 m/s为仿真风速,对2个相隔15D和20D的风电场进行了偏航和没有偏航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偏航可以大度幅提升下游风电场首排风力机的功率输出,并对之后的风力机影响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场间尾流主要影响下游风电场的首排风力机。另外,增大风电场间距可有效减小场间尾流影响。
张立栋李国浩杨世宇李钦伟潘东旭张煜涵陈国旗
关键词:风电场尾流效应偏航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