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哈氏伪康纤虫的培养与摄食条件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对海洋盾纤类纤毛虫———哈氏伪康纤虫的培养、饵料及摄食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哈氏伪康纤虫的适宜生长温度为 2 8℃ ;在浓度为 3 g/L的牛肉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增长最快 ,但稳定期较短 ;以米粒浸出液培养时纤毛虫可长时间维持较高的种群密度。
- 季道德马洪钢张绍丽宋微波
- 关键词:种群增长
- 扇形游仆虫对细菌及小球藻摄食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 2000年
- 选用大肠杆菌及小球藻投喂海洋腹毛目纤毛虫扇形游仆虫 ,对其摄食习性、种群自然增长率及其间的能量转化进行了观察和探讨。结果显示 :游仆虫摄食细菌和小球藻的种群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0 .6 4 /d和 0 .37/d,其能量转化率分别为 4 4 .2 %和 2 1.6 % ;在适宜密度的细菌和小球藻存在条件下 ,游仆虫能迅速形成较高的增长率 ,而不出现明显的诱发生长期。
- 马洪钢张绍丽宋微波
- 关键词:小球藻摄食习性细菌
-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Ⅲ.pH对种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1年
- 就水环境中的pH对巨大拟阿脑虫Paranophysmagna(纤毛门 ,盾纤目 )种群生长的影响及后者的应答与适应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虫体生存的 pH阈值约为 5~ 9.6 ,最适范围为 7.0~ 9.0 ;pH对巨大拟阿脑虫的种群生长有显著影响 ,种群自然增长率及种群所达最大种群密度均随 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 .图 8表 1参
- 张绍丽马洪钢宋微波
- 关键词:巨大拟阿脑虫PH海洋环境
-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初始密度及食物对其种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1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隶属纤毛门 ,盾纤目 )的种群自然增长率 (r)及世代时间 (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 ,与G则呈正相关 ,初始密度为 1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 2 6 1 d,G值则为最小值为 0 2 9d ;r值随食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食物密度为 2 8E +0 8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为 2 0 7 d。
- 张绍丽马洪钢宋微波
- 关键词:巨大拟阿脑虫实验生态学海洋纤毛虫
-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Ⅱ:温度及盐度对其种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0年
- 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二部分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就温度及盐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纤毛门 ,盾纤目 )种群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温度对繁殖速度和种群生长影响极为显著 ,在 8~ 33℃范围内温度系数Q10 =2 .37;而盐度 (‰ )在 10~ 6 0范围内对其种群增长及形态未有明显影响 .本文还结合系列报道I中所给的结果就纤毛虫对环境胁迫 (食物丰度、温度、盐度等 )的应答和相应机制做了综合探讨 .图 5表 3参
- 张绍丽宋微波
- 关键词:巨大拟阿脑虫温度
-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Ⅳ.捕食竞争对种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作为系列研究的第四部分 ,就捕食竞争、食物等因素与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纤毛门 ,盾纤目 )种群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 ,单独或混合培养的纤毛虫对细菌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者存在时 ,巨大拟阿脑虫和扇形游仆虫的种群生长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而维持较为稳定的共存状态。实验表明 。
- 张绍丽马洪钢许恒龙宋微波
- 关键词:巨大拟阿脑虫种群生长细菌海洋纤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