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胜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6
-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门胆管癌的MRI诊断
-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的MRI表现,男9例,女6例,年龄34~76岁。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腹胀、食欲不振及腹部隐痛等临床表现。使...
- 左鹏杨志勇张惠张荣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医学介入仪器托运装置
- 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托运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医学介入仪器托运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板,所述固定底座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固定底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和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头,所述活动挡板的底部通过卡头与滑槽...
- 郑操张荣胜周超刘惠玲潘勇
- 文献传递
- 不同时机介入栓塞术治疗Hunt-Hess 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栓塞术治疗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介入科进行治疗的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出血患者共120例,按照介入时机分为早期组(<48 h)、中期组(2~14 d)和晚期组(>14 d),每组40例。3组患者均使用栓塞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情况、治疗安全性和机体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介入栓塞术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3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机体恢复情况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好转,且早期组的恢复情况最佳,晚期组最差。结论虽然介入栓塞术的治疗时机无法直接提高颅内动脉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郑操张荣胜潘勇刘惠玲周超
- 关键词:介入栓塞介入时机
-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影像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MRI表现及鉴别要点,以提高影像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1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CT表现为肿块钙化1例,胰管钙化13例,呈等低密度10例,肝门、腹主动脉旁可见钙化淋巴结6例,肝内胆管扩张6例,增强扫描CT值增高<20 HU;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及持续型,MRCP可见枯藤征10例、胰管贯通征12例。15例胰头癌CT表现为胰腺体尾部萎缩14例,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可见强化12例、病灶处胆管截断15例;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流出型及平台型,MRCP可见双管征、不相交征、软藤征13例。结论:CT、MRI对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在MRCP表现上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存在较大差异。
- 杨娴张荣胜左鹏杨志勇
- 关键词:胰腺炎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丝线加明胶海绵栓塞部分脾脏治疗脾功能亢进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 (PSE)的临床应用 ,寻求经济而有效的栓塞剂 ,以提高脾栓塞疗效。方法 :11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 ,均采用丝线 (1mm )、明胶海绵颗粒 (1~ 2mm3 )与对比剂充分混合进行栓塞 ,栓塞面积控制在 5 0 %~70 %。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后相关资料 ,并进行对比。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脾脏体积缩小 ,脾实质不同程度坏死 ,脾动脉血流量减少约 5 0 % ;术后第 3天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升至正常范围 ,1年后除 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外 ,其余 10例仍稳定在正常范围。临床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该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 ,经济实用 ,疗效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 彭建国洪澜张荣胜卢建强陈旺生
- 关键词:栓塞治疗性脾功能亢进放射学介入性
- 胰源性肠系膜上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 2009年
- 左鹏邓欣莲谢斌张荣胜
- 关键词:胰源性病例资料上腹疼痛巩膜黄染血管杂音胰腺炎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摘要)
-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表现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4~2008年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35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增强后,行...
- 左鹏张惠张荣胜
- 文献传递
- DSA低剂量技术在子宫异位妊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低剂量技术在子宫异位妊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中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团队负责开展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采用GE2100IQ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仪器,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DSA采集模式,标准剂量组采取标准剂量DSA采集模式,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一次性引产成功率、最终引产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血β-HCG值、包块直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在手术时间、曝光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2%,标准剂量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辐射剂量方面,低剂量组低于标准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次性引产成功率、最终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β-HCG值、包块直径均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β-HCG值、包块直径在术后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采取低剂量采集模式可达到与标准剂量采集模式相当的治疗效果,可保证图像质量,顺利完成引产,使患者血β-HCG有效恢复,还可通过减少放射线剂量,有效减少DSA辐射,有利于减轻对患者机体的损害。
- 郑操张荣胜潘勇刘惠玲周超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
- 黄芪保心汤对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再灌注心肌H-FABPs及VEGF、sICAM-1、HMGB1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对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灌注心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黄芪保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 d。观察并比较两组sICAM-1、HMGB1、H-FABPs、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TnT、H-FABPs、CK-MB水平均降低(P<0.01),且B组低于A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MDA、ET-1、VEGF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升高(P<0.01),且B组较A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s-CRP、sICAM-1、TNF-ɑ、HMGB1水平均降低(P<0.01),且B组低于A组(P<0.01)。结论黄芪保心汤可改善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因子释放,降低血管内皮损伤。
- 郑操潘勇周超刘惠玲张荣胜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黄芪保心汤心肌再灌注损伤炎性因子
- 多发性脑结核瘤的MRI表现及分析
- 目的脑实质多发结核瘤是全身播散性结核病的一种,是颅内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9例多发性脑结核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例证实或临床证实为脑实质多发结核瘤的...
- 左鹏张惠杨志勇张荣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