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 作品数:48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在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7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
- 李玉琴张莉于春华朱美庆马青跃
- 关键词: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抑郁症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TF、TFPI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水平,进一步研究探讨RA凝血机制变化,为RA患者的易栓倾向引起器官损害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2例R...
- 张莉
- 关键词:易栓症血浆组织因子凝血机制
- 47例儿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寻常型儿童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儿童的个性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简称EPQ-Child)对47例7~15岁的寻常型银屑病患儿(病例组)与52例同龄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测试,并进一步比较两组间EPQ各量表T值及个性构成。结果病例组中代表神经质倾向(N)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624,P<0.01),但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病例组中代表性格内外倾向(E)的分值低于对照组(t=-2.076,P<0.05),且不同性别间无差异。病例组中性格内向-不稳定的比例(2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χ2=5.798,P<0.05)。女性患儿中性格外向-不稳定的比例高于男性患儿(χ2=4.381,P<0.05)。结论寻常型儿童银屑病患儿具有内向-不稳定个性特征,提示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可能是疾病发生与复发的原因之一,建议在对儿童银屑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及时予以心理关注和干预。
- 刘芳杨雪琴张莉
- 关键词:儿童银屑病
-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此病与口腔癌前病变有关[1]。尽管病变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基因研究的发展和多聚酶链技术的应用。研究显示:错配修复基因(hMSH2)、p63基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等在OLP癌变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周荣佼王金燕姜薇张莉
- 关键词:扁平苔藓癌变错配修复基因P63基因人乳头状瘤病毒
- 胃腺癌细胞毒蕈碱受体(mAchRs)特性及其介导的跨膜信息传导通路
- 汤燕平王建国寞拉加韩喜明张莉
- 该项目以受体学说和信息传导理论为基础,从分子生物学来研究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跨膜信息传导所具有的作用,开拓了胃腺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应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分析、生化检测、图象分析等综合手段,监测了所培养的胃腺癌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腺癌介导
- 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通过测定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了解西宁地区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55例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主要过敏原食物组:蛋白/蛋黄、海虾/海蟹、大豆/花生、鱼,阳性率分别为34.5%、32.7%、32.7%、25.5%;吸入组:尘螨/粉螨、室内尘土、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榆树/柳树/杨树/松树,阳性率分别为40%、34.5%、30.9%、30.9%。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变应原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克服了皮内试验在患者发作期需要停药,减轻了患者针刺痛苦,为荨麻疹患者病因诊断提供了依据。
- 燕华玲张莉白秦玉陈光仍
- 关键词:荨麻疹特异性IGE酶联免疫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大黄酸
- 大黄为常用的中药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19个国家的药典收载了大黄作为法定药物使用,因此大黄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药物,大黄酸是大黄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适应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需要,本实验参考文献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液相...
- 朱伟王学美张莉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丹参和枸杞对中波紫外线损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丹参和枸杞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丹参和枸杞对HaCaT细胞进行预处理24小时,采用20、40、60mJ/cm2剂量的UVB照射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及IL-1β的分泌量。结果: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程度与UVB照射剂量有关,丹参和枸杞均可提高UVB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存率,丹参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释放TNF-α和IL-1β;枸杞只抑制TNF-α的释放,而对IL-1β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UVB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损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丹参、枸杞可以通过降低UVB引起的炎症因子TNF-α和(或)IL-1β的分泌从而减轻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
- 邓琳张莉白秦玉陈光仍
- 关键词:中波紫外线
- 铁死亡通路中ACSL4、LPCAT3蛋白表达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在近些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中,发现细胞死亡与铁死亡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即铁死亡是细胞内脂质氧化产物的过量积累,造成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研究发现,组织细胞中的多种生物化学过程均与铁死亡存在一定的关联。疾病方面涉及风湿免疫疾病、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目前,铁死亡通路下的ACSL4、LPCAT3蛋白表达与特发性炎性肌病发生的相关性还鲜有研究报道,深入研究该通路有助于更加准确掌握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 王虎年柴克霞张莉
- 关键词:铁代谢氨基酸代谢
- 芳维A酸氨丁三醇对Hacat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通过研究芳维A酸氨丁三醇(Arotinoid Trometamol,AT)诱导HaCat细胞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探讨AT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T(10-6mol/L)诱导HaCat细胞24小时前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在4000条人类全长cDNA中,有580条的表达量差异达到2倍以上,其中,注释完整的基因有253条(143条表达量增加,110条表达量减少)。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是细胞内信号基因(17.8%),细胞受体基因(8.3%),DNA结合、转录因子基因(11.9%),细胞因子基因(4.0%),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5.6%)。结论AT能够通过影响信号转导途径中包括KLF4、HSPA8、HSPCB在内的多个基因表达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 刘雅妍顾军张莉
- 关键词: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