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铃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三个向度
- 2012年
- 高等工程教育要进行三个向度的改革:知识向度,实现一元知识向多元知识的转向;思维向度,实现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向;伦理向度,实现责任伦理向公众伦理的转向。
- 张铃
- 关键词:工程教育思维向度伦理向度
- 论工程风险的分配正义
- 2016年
- 现代工程已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工程风险分配的不公正会引发社会的不平等和非正义,因此,公正地分配工程风险是工程伦理学的重要课题。功利主义路径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没有充分尊重每个个体自由选择的权利,更缺少道德上的逻辑支撑。自由主义路径充分尊重了人的自由权利,却从根本上祛除了道德前提。德性主义路径以道德为根基,包含功利主义的考量,也给自由主义留下了空间。因此,在工程风险的分配中,德性主义路径最能彰显社会正义。
- 张铃
- 关键词: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德性主义社会正义
- 工程与技术关系的历史嬗变被引量:1
- 2010年
- 厘清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工程哲学存在的前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第一阶段,古代"军事艺术"形态的工程与"技艺"形态的技术具有"家族相似"性;第二阶段,近代工程与技术呈现半分离状态;第三阶段:现代工程与技术分离开来,但二者仍有一个交叉重叠点——工程技术。
- 张铃
- 关键词:嬗变
- 工程哲学何以回归生活世界被引量:1
- 2010年
- 回归生活世界的普遍趋势所引发的工程哲学的变革表现为三个向度的建构:研究方法上,远离形而上学的超越论视角,响应走向"经验"的"实事本身"的召唤;研究对象上,重点关注工程物的被给与方式,即"生活实践";研究旨趣上,以人的向世生存为旨归,实现工程美的建构和工程伦理的"解蔽"。它们分别从方法论、本体论和价值论层面引导工程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 张铃
- 关键词:工程哲学
- 论工程的存在方式被引量:4
- 2010年
- 现代社会中,工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始终“在场”的存在。作为现时代的焦点与象征,工程折射着人本身的存在,成为人的生存之基本样式,并宰制着“现代人的历史命运”。工程怎样存在?它如何与人本身的存在相关?它是何时和怎样被植人人的生活世界的?海德格尔说:“只有在澄明的环境中,在敞开的澄清中,真理本身和思想才能够如其所是。”因此,我们应该打开工程黑箱,回归工程存在的本真的时间境遇,才能让工程的存在如其所是地“敞开”和“绽出”。
- 张铃
- 关键词:现代社会基本样式历史命运
- 工程哲学: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对象性成果被引量:2
- 2009年
- 技术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学科本身研究范式上的缺陷,由此引发了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 张铃
- 关键词:工程哲学技术哲学
- “以人为本”的工程伦理意蕴被引量:2
- 2009年
- 科学发展观决不仅仅是对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简单补充,而是超越了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新范式的发展理论,是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范式。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为此,本刊约请五位学者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行研究,以期推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
- 张铃
- 关键词:以人为本伦理意蕴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现代社会基本样式
- 和谐语境下工程的伦理规约被引量:1
- 2011年
- 对工程进行伦理规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以知行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人本身的和谐,这是人的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现实圭臬;其次,以和而不同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载体;第三,以天(地)人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表达。
- 张铃
- 关键词:和谐社会知行合一和而不同
- 西方工程哲学思想的逻辑演进被引量:3
- 2009年
- 西方工程哲学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对西方工程哲学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西方工程哲学沿着这样一条逻辑线索发展:纯粹理性的"悬置"使古代工程观成为"具身"关系直接的外在表达;工具理性的彰显使近代工程思想成为"他异"关系的表述;理性向经验的回复使现代工程哲学到来。
- 张铃
- 关键词:工程哲学
- 工程的风险分配及其正义刍论被引量:7
- 2014年
- 现代工程实践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风险社会"之中。与财富的分配不同,风险分配以颠倒的方式附着于社会阶层上,即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在下层聚集,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非正义,风险分配的社会正义问题日益凸显。首先,风险分配正义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工程风险对公众的总体伤害降至最低,实现合理利益的最大化,即要为"最大多数人"提供"最多的善";其次,风险分配正义在保障共同体的幸福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基本自由权利;再次,工程风险的分配正义不是要实现风险的平均分配,而是要实现差异平等,即事实上的平等。
- 张铃
-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