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安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伽玛刀
  • 5篇伽玛刀治疗
  • 3篇自评
  • 3篇自评量表
  • 3篇量表
  • 2篇症状自评
  • 2篇症状自评量表
  • 2篇转移瘤
  • 2篇癫痫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脑损伤后
  • 2篇颅脑损伤后综...
  • 2篇颅内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癫痫
  • 2篇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2篇脑损伤后综合...
  • 2篇脑转移

机构

  • 8篇济宁医学院附...
  • 3篇山东省安康医...
  • 3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2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深圳市罗湖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华侨医院

作者

  • 12篇张静华
  • 8篇刘琨
  • 7篇陈成雨
  • 3篇苗丽
  • 3篇于青
  • 3篇刘宜东
  • 2篇李大臣
  • 2篇朱友德
  • 2篇李玉梅
  • 2篇王国栋
  • 1篇刘华锋
  • 1篇陈宏
  • 1篇刘继环
  • 1篇宗建海
  • 1篇徐存理
  • 1篇谢传革
  • 1篇刘宜东
  • 1篇聂斐
  • 1篇侯青松
  • 1篇李书光

传媒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56例脑转移瘤影像对比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MASEP-SRRS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56例脑转移瘤采用MASEP-SRRS伽玛刀治疗、Gamma-plan计划系统规划治疗,边缘剂量18~25Gy,平均20Gy,靶点中心剂量32~60Gy,靶点数3~9个,平均5个,随访时间3~32个月.结果:获得随访52例,治疗有效率92.3%(48例),消失53.8%(28例),缩小并强化程度减弱15.4%(8例),转移瘤大小不变但中间出现坏死23%(1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安全、有效.
高建英张静华刘宜东刘军波翟宁
关键词: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附239例报告)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经CT、MRI排除器质性病变的239例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在术中对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进行观察确定责任血管后进行处理。结果: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可分为4种类型即:接触型、袢状压迫型、黏连型和穿通型,其手术效果以接触型与袢状压迫型最好,而黏连型与穿通型稍差。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肯定,其效果与血管和三又神经的关系密切相关,精良显微器械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陈成雨侯青松张静华刘继环刘琨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显微器械器质性病变
伽玛刀术前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在接受伽玛刀治疗前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刺激暴露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对260例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前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和对照比较。结果干预前SCL90、SAS、SDS总分分别为69.12±34.26、40.24±10.28和42.48±12.72,与正常人群比较(41.13±22.36,30.16±8.02,32.98±9.13)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患者SCL90、SAS、SDS总得分分别为49.36±31.22、32.16±7.08和36.166±7.98,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接受伽玛刀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顺利进行伽玛刀治疗和康复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刘宜东张建强李书光于青张静华刘琨
关键词:术前心理干预肿瘤患者负性情绪颅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暴露疗法
颅内压增高症患者颅内压与脉动指数、阻力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张静华商玲杨业云徐存理
关键词:颅内压增高症颅内压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综合征(PCS)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50例PCS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文化程度、职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病程长短对PCS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进行分析。结果PCS患者的个性特征与正常人无差异(P>0.05),但心理健康水平比中国人常模差(P<0.01);职业及家庭满意度差、女性、个性神经质、个性精神质、个性内向倾向以及文化程度低与PCS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相关性(P<0.05)。结论PCS患者有着不良的心理障碍;其心理障碍与职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别及文化程度有相关性。
刘琨张静华李玉梅李大臣朱友德陈成雨
伽玛刀治疗胶质瘤的近期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后的近期效果。方法 自2 0 0 2年6月至2 0 0 4年8月对病理诊断明确的97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随访6 6例,其中位于颞叶10例,额叶16例,顶叶11例,枕叶6例,丘脑9例,小脑6例,脑干5例,视交叉3例,体积在3~32cm3 之间,平均10 .38cm3 。2 9例病人伽玛刀治疗前经开颅手术,大多数肿瘤的边缘剂量为12~16Gy(6~2 5Gy) ,相应的中心剂量为2 5~30Gy(14~5 5Gy)。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8.1个月(3~2 4个月) ,经MRI或CT复查,治疗后3~6个月,2 8.8%肿瘤体积减小,4 2 .4 %肿瘤停止生长,2 1.2 %肿瘤继续增大,死亡5例,占7.7%。2 5 .8%患者肿瘤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19.7%的患者原来的瘤周水肿减轻或消失。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张静华苗丽陈成雨
关键词:伽玛刀脑胶质瘤
瘤形脑脓肿10例误诊分析
2002年
张静华
关键词:误诊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伽玛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伽玛刀治疗颅内囊性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1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64.5岁(45~78岁);囊性转移病灶数目为单个19例,2个2例;病灶平均直径36 mm。卡氏(KPS)评分≥50分。采用CT定位导向穿刺引流囊液后,再用MASEP-SRRS旋转式伽玛刀进行伽玛刀治疗,覆盖病灶边缘等剂量曲线为40%~65%,平均50%;边缘剂量16~22 Gy,平均19.5 Gy。结果 治疗后1~3个月(平均2.3月)行CT或MRI检查,肿瘤完全消失12个病灶,缩小〉50%9个病灶,肿瘤实质变化〈10%及增大各1个病灶。病灶周围脑坏死及脑水肿各1例,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5.7%(22/23)。临床随访6~36个月,平均23.5月,症状明显改善18例,无改善2例,加重1例。半年生存率90.5%(19/21),1年生存率62.5%(10/16),2年生存率25%(3/12),3年以上存活1例。中位生存期14.1月。结论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伽玛刀是颅内囊性转移瘤理想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刘琨刘宜东张静华宗建海陈成雨刘华锋
关键词:脑转移瘤伽玛刀
PET定位致痫灶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评价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脑电图改变。方法43例患者主要依据PET显像,结合癫痫发作特点、EEG、MRI等检查综合定位致痫灶,应用MASEP-SRRS型旋转式γ-刀治疗,单纯性致痫灶照射边缘剂量为9~14Gy,等中心曲线40%~60%。需加照射杏仁核和海马时,边缘剂量25~30Gy;照射胼胝体时中心剂量75~100Gy,均为50%等剂量曲线。随访3~36个月,观察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39例(90.7%)为发作间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局限性低代谢灶,其中单发灶33例(84.6%),多发灶6例(15.4%);4例(9.3%)为发作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单发的局限性高代谢灶;异常代谢灶常见于颞叶,其次为额叶。发作频率术前5.2±2.6次/月,术后12个月降至1.3±0.9次/月,随访结束时降至0.9次/月左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随访6~36个月的病人进行Wieser疗效评定,Ⅰ~Ⅱ级为31.4%~38.9%,Ⅲ~Ⅳ级为43.6%~51.4%,Ⅴ~Ⅵ级为15.3%~23.1%,其中Ⅰ~Ⅳ级(有效率)为76.9%~84.6%。EEG逐渐恢复正常为7.7%~16.7%,53.8%~62.9%好转,22.2%~38.5%无变化,好转率61.5%~77.8%。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为16.7%,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PET辅助定位下,低剂量γ-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微侵袭外科治疗方法;采用9~14Gy的周边剂量照射PET提示的致痫灶可取得良好效果。
刘琨王婷陈成雨张静华于青王国栋刘宜东陈宏谢传革
关键词:癫痫Γ-刀PET
伽玛刀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 术后残余的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作者评价了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共108例患者,男51例,女57例,年龄21岁至75岁,平均37.53±1.78岁。6个月和12个月随访资料收集包括:MRI、内分泌检查、视力视野检查,以后每年一次的上述检查。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52.6±3.4个月。5年内未复发者为97%(95%的可信区间为73.8%~100%)。在最后一次复查时肿瘤体积由2.6±0.4cm^3减少为1.8±0.3cm^3(P〈0.001)。47例病人(43.5%)瘤体的减少大于20%,肿瘤缩小患者的处方剂量显著高于其他患者。无视力障碍和其它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部分病例出现了垂体功能低下的情况,性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肾上腺功能低下和生长激素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5.6%、4.6%2.7%和1.9%。结论 伽玛刀在治疗经手术残余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与普通放疗比较其优势主要是副作用发生率低,尤其是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张静华李秀英余小平苗丽陈成雨刘琨
关键词:垂体瘤垂体功能低下伽玛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