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魁忠

作品数:11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上骨折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疗效
  • 2篇螺钉
  • 2篇股骨
  • 2篇复位
  • 2篇钢板
  • 1篇导航
  • 1篇导航模板
  • 1篇电子计算机体...
  • 1篇动力加压
  • 1篇动力加压钢板
  • 1篇信号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第四...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张魁忠
  • 9篇凌强
  • 8篇邓高荣
  • 7篇李太强
  • 6篇周荣平
  • 5篇吴炳华
  • 4篇徐聪
  • 3篇刘明海
  • 3篇高翔
  • 2篇陈洪平
  • 2篇缪锌
  • 2篇吴柄华
  • 1篇柴建胜
  • 1篇楼小亮
  • 1篇刘志礼
  • 1篇孙贵才
  • 1篇张铁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3根克氏针交叉固定闭合复位后的复杂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闭合性手法复位.在透视机监视下,在肱骨髁外侧用两根克氏针固定,然后在内侧交叉固定1根克氏针。外侧固定的克氏针可以根据稳定的需要,两根克氏针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不平行的。固定内侧克氏针时,须在保护骨折不移位的情况下小心地伸直肘关节可以保护好尺神经。术后长臂石膏维持肘关节制动3~4周。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48例患者中46例美观和功能评价均为良好,95.8%是满意的。结论:复杂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用3根克氏针交叉固定疗效良好。
凌强李太强周荣平邓高荣刘明海张魁忠陈洪平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载荷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背景:根据目前生物力学内固定要求的提出,课题根据临床中部分骨折区域或者多段骨折处无法固定螺钉的实际情况,探讨部分钢板的螺钉孔不固定螺钉后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目的:观察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03/2008-05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和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完成。材料: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标本,由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实验室提供。钛合金动力加压钢板24块,为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方法: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称性固定,每块钢板贴3个(分别编号ε1,ε2,ε3)应变计与钢板长轴平行。24个股骨骨折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标本。按下列分组连续进行测试:A组:1-2-6(1-2-6表示螺钉位置);B组:1-2-3-6;C组:1-2-3-4-6;D组:1-2-3-4-5-6。主要观察指标:在材料实验机上分别进行平行矢状面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观察应力为200,400N时各组钢板的应变、挠度;随后进行扭转实验,观测股骨的扭转角度为1.428°,2.142°时各组钢板的应变变化。结果:①在三点折弯实验中,A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大,D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小。A组和C组,A组和D组,B组和D组之间钢板的平均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200N和400N的压应力作用下,A、B、C、D各组间挠度变化值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00N压应力作用相比,400N压应力作用挠度变化更大(P<0.05)。②扭转角度在2.142°内,各组样本在钢板中央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钢板应变最低,D组钢板应变最高,在钢板中央的应变与扭转角度呈正相关。结论: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较少固定螺钉的数量,增加了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的弹性形变能力。
张魁忠吴柄华徐聪邓高荣凌强李太强
关键词:动力加压钢板螺钉数量稳定性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11年1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为120-200 ml。按Harris评分法功能评定,优22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6.67%。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李太强吴炳华凌强邓高荣高翔张魁忠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杜仲甙治疗被动吸烟导致的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杜仲甙治疗被动吸烟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构建被动吸烟引起的骨质疏松模型,同时通过杜仲甙灌胃治疗的方法观察对被动吸烟引起的骨质疏松的疗效。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被动吸烟组、杜仲甙治疗组,每组10只,处理后分别观察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血清钙、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骨形态学等指标,分析杜仲甙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情况。结果杜仲甙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较被动吸烟组大鼠体质量高16%;杜仲甙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值(0.209±0.029)g.cm-2明显较被动吸烟组骨密度值(0.171±0.085)g.cm-2提高,与被动吸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对照组骨密度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杜仲甙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对照组和被动吸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动吸烟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杜仲甙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杜仲甙治疗组骨容量百分比、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等参数值较被动吸烟组明显提高(P<0.05),而骨小梁疏密度指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杜仲甙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
刘月耀张魁忠孙贵才徐聪吴炳华凌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被动吸烟
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介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2月~2006年3月,共收治骨囊肿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5~16岁,平均11.5岁。其中肱骨近端5例,股骨颈2例,股骨干3例,胫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刮除、异体骨与自体骨髓联合移植术,8例加行器械固定术。结果术后5例切口期愈合;8例切口引流物150ml以上,其中5例切口渗液,3例伤口延期愈合。全部获随访6个月~2年,根据Capanne标准,术后X线片达级愈合10例,级3例,时间为3.5~8个月,平均5.2个月,无1例复发;未见再骨折发生;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邓高荣凌强李太强刘明海张魁忠周荣平吴炳华
关键词:骨囊肿异体骨自体骨髓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被引量:33
2009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我院住院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2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6个月至28个月)。结果所有获得完整随访患者,无术后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并且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2.6%。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减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张魁忠周荣平徐聪吴柄华邓高荣凌强李太强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基于CT数据的Mimics重建技术在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Mimics重建技术观察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BMD)变化。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均采用生物型假体行THA。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行髋关节64排螺旋CT检查,采集CT断层数据。将CT断层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模型重建,设定模型基点,采用其自带的CAD工具将股骨头-髋臼弧形界面分为10等份,分别标记为A^J共10个区域,测量每个区域的平均CT值,表示其BMD。结果 20例THA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A、B、C、D区域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3、6、12个月E、F、G区域BMD均高于术前,I、J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患者术后1、3、6、12个月H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结论生物型THA患者手术前后髋臼假体上极周围BMD变化不大,而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中心部位BMD逐渐升高,下极周围BMD逐渐降低。
缪锌邓高荣高翔吴炳华张魁忠李太强凌强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骨密度
手术治疗髋臼后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已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髋臼后柱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完全随访平均3年(2—9年),其中6例随访2年。采用Letoumel和Judet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分析患者骨折情况、影像学改变与功能的联系。结果手术后X线片见56例骨折这解剖复位,2例骨折复位不良。结果优:29例;良:21例;可:6例;差:2例;影像学结果:优:43例;良:7例;可:6例;差:2例。临床功能与影像学分级有很密切的联系。引起临床功能不满意的因素包括:髋关节脱位复位前超过24h,受伤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结论及时的髋关节复位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必要的。老年人骨折、骨质疏松和粉碎性骨折是髋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髋臼后柱骨折是达到长期的优良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
张魁忠周荣平李志成
关键词:髋臼后柱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MRI-T_2WI高信号与临床预后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2加权像高信号与临床效果的联系。方法将6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30例,MRIT1/T2表现为等/等,B组36例MRIT1/T2表现为等/高,所有病例于术前1周采用MRI检查和JOA评分。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年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是否有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38月,平均21月。A、B两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JOA评分和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T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有高信号患者同样可有良好的临床预后。不能仅通过MRI-T2加权像异常的高信号表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张魁忠涂海洪刘志礼楼小亮柴建胜张铁周荣平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磁共振高信号预后分析
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改良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9月收治的36例复杂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手法复位后,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C型臂监视下在肱骨髁外侧用两根平行的克氏针固定,然后在内侧交叉固定一根克氏针。固定内侧克氏针时,须在保护骨折不移位的情况下小心地伸直肘关节保护好尺神经。术后长臂石膏维持肘关节制动3~4周。结果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21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Flynn等的功能和美观的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美观标准:36例患儿中35例均为优良,满意率为97.2%;根据功能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满意标准。结论儿童复杂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用改良的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疗效良好,而且可以避免尺神经损伤。
周荣平凌强李太强邓高荣刘明海张魁忠陈洪平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