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峰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儿童
  • 2篇反应蛋白
  • 2篇产儿
  • 1篇蛋白抗体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电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异
  • 1篇血压变异性
  • 1篇压变异性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扬州大学附属...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龙峰
  • 4篇吴明赴
  • 2篇邹晓月
  • 2篇夏秋风
  • 2篇刘凤
  • 1篇阴晴
  • 1篇张慧
  • 1篇刘志峰
  • 1篇张利兵
  • 1篇徐振兴
  • 1篇蒋丽军
  • 1篇刘志峰
  • 1篇刘志峰

传媒

  • 3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压变异性联合脑血流参数在预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血压变异性(BPV)、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参数在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生后1 h内入院,每间隔1 h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BP),采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ax-min)、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连续变异系数(SV)作为BPV指标,入院第1、3、7天行头颅彩超检查,筛查IVH的发生,第1天同时测量ACA的收缩期峰流速率(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依据头颅彩超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IVH组和非IVH组,分析BPV指标、ACA血流参数与IVH发生的关系。结果共92例早产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IVH组49例,非IVH组43例。两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围产期病史等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 SD(OR=1.480,95%CI:1.020~2.147)和ACA-RI(OR=3.027,95%CI:2.769~3.591)是早产儿发生IVH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SBP SD和ACA-RI预测IVH的敏感度为61.2%,特异度为79.1%。结论高BPV和ACA-RI与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IVH发生相关,联合SBP SD、SBP CV和ACA-RI检测对于IVH的早期识别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蒋丽军于倩王伏东吴明赴刘志峰张龙峰张利兵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血压血压变异性经颅多普勒
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早产儿感染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早产儿细菌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从而评价PCT、hs-CRP联合测定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早产儿60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所有患儿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7 d后进行PCT、hs-CRP水平检测,并随机选取30例非感染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PCT、hs-CRP水平与早产儿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关系。结果:治疗前,感染组早产儿PCT、hs-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T、hs-CRP水平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非感染组。治疗7 d后,感染组早产儿PCT、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对诊断早产儿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是早产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价的可靠依据。
蒋丽军吴明赴刘凤刘顺英陶建兰刘志峰张龙峰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早产儿
肝素对紫癜性肾炎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综合文献评价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PubMed、SpringLink、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获得肝素对紫癜性肾炎(HSPN)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以HSPN发生率为疗效判定指标,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R值及其95%CI表示。结果:共检索到14篇文献,其中6篇RCT满足纳入条件进行Meta分析。治疗组肾损害发生率为13.7%(60/437),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30.0%(123/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早期应用有利于减少肾损害发生(RR=0.36,95%CI:0.26,-0.52);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显著减少肾损害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本研究分析的试验例数较少,故需要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验证。
蒋丽军刘志峰张龙峰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肝素
临床致病菌耐药程度对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临床致病菌不同耐药程度对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并分析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CEF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9例一般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GRAB)、29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ERAB)、30例一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GRSA)、31例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ERSA)和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浆中的降钙素原和CRP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用Nemenyi法检验)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对照组,以及一般耐药菌组、泛耐药菌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和CRP水平。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降钙素原与CRP的相关性。结果:降钙素原水平: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一般耐药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低于泛耐药菌组(P均<0.05)。CRP水平: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一般耐药菌组与泛耐药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GRAB组、ERAB组、GRSA组和ERSA组的降钙素原与CRP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对照组的降钙素原与CRP无明显相关性(P=0.952)。结论:一般耐药致病菌感染不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浆的降钙素原水平,致病菌耐药程度越高越能刺激降钙素原的表达。当致病菌感染时,患者血浆中的降钙素原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夏秋风邹晓月张龙峰阴晴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血清乳酸水平与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动脉血清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从而评价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0例,按窒息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22例,重度窒息组38例;按复苏纠正所需时间分为复苏5min纠正组26例,复苏10min纠正组24例,复苏10min以上纠正组10例;按乳酸清除水平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15例,高乳酸清除率组45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51例,死亡组9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6h后进行动脉血乳酸检测,并观察aEEG变化,统计分析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窒息组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aEEG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0min以上纠正组患儿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复苏10min及5min纠正组患儿,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均低于复苏10min及5min纠正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乳酸清除率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患儿入院时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异常患儿入院时乳酸水平高于aEEG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清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是新生儿窒息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的较可靠依据。
蒋丽军吴明赴张龙峰
关键词:窒息乳酸乳酸清除率振幅整合脑电图
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基层医院成员单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后门诊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诊疗日志各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等,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评价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基层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均降低(P<0.05);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平台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能够指导和干预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徐振兴吴明赴刘凤张龙峰蒋丽军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童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了解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抗MCV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RA患者(RA组)、56例非RA患者(非RA组)和85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MCV抗体,同时检测87例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ESR、CCP抗体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抗MCV抗体的诊断价值。结果抗MCV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69%,阳性预测值为73%,阴性预测值为76%。抗MCV抗体的平均浓度依次为(459±441)U/mL(RA组)、(42±136)U/mL(非RA组)、(46±152)U/mL(对照组),RA组的平均抗体浓度较高。RA组活动期[(600±420)U/mL]比慢性期[(70±202)U/mL]抗MCV抗体的平均浓度显著增高。抗MCV抗体与抗CCP抗体(r=0.602,P=0.000)的相关性较与RF(r=0.237,P<0.05)的相关性强,与ESR无相关性(P=0.53)。结论抗MCV抗体在RA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抗CCP抗体、RF有正相关性,联合抗CCP抗体、RF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效率。动态监测抗MCV抗体的浓度可用于判断RA的病情活动程度。
夏秋风张慧邹晓月张龙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红细胞沉降率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