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神经病变
  • 4篇周围神经病
  • 4篇周围神经病变
  • 4篇病变
  • 3篇神经病
  • 3篇糖尿病周围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血管
  • 2篇通透性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微血管
  • 1篇电刺激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通透性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3篇遵义医学院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第一人...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彭丽媛
  • 4篇王海澜
  • 1篇冉春风
  • 1篇王明军
  • 1篇田永锋
  • 1篇李明亮
  • 1篇柳学勇
  • 1篇王明君
  • 1篇胡志峰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为常见。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是DPN中最常见的类型,隐匿起病,缓慢发展,以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由于药物治疗的种种限制,目前国内外倾向于非药物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如电疗、磁疗、超声疗法、针灸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翟芳龙彭丽媛王海澜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非药物治疗
糖尿病微血管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7
2013年
微血管障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长期的高血糖可诱导微血管的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而微血管的这些变化通过破坏离子平衡、血管通透性及血-神经屏障等机制进而导致DPN的发生、发展。现就糖尿病微血管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发生机制及其与DPN的关系予以综述,为临床上DPN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彭丽媛王海澜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离子平衡
糖尿病大鼠微血管通透性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微血管通透性变化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将雄性SD大鼠(220±20g)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n=60)和对照组(N组, n=12)。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Z)的方法将实...
彭丽媛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通透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糖尿病大鼠肺脏微循环通透性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肺脏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糖尿病肺病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共60只,体重(220±20)g,按65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来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成模即刻(0周)、成模后2、4、8、12周时分别随机抽取12只,通过干湿重法、尾静脉注入伊文思蓝(EB)并心脏灌注后在分光光度计下测肺组织OD值以及荧光显微镜下测其荧光量来了解肺脏微血管的通透性。另随机抽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0周组、2周组糖尿病大鼠肺组织的干湿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周组、8周组和12周组糖尿病大鼠出现了组织干湿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较,0周组、2周组糖尿病大鼠肺组织EB含量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4周开始,糖尿病大鼠出现肺组织EB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肺腑组织荧光量可见4、8、12周组大鼠肺脏组织出现较强的红色荧光。结论糖尿病导致大鼠肺脏微血管通透性发生了变化。
彭丽媛王海澜翟芳龙谢再明王明君
关键词: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伊文思蓝通透性
经皮电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制定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的康复治疗模式。方法:将61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另外实验组给予TENS配合微波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15d)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定量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的评定,并随访观察预后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TENS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经随访的问卷调查,治疗组患者对四肢末梢神经的感觉异常恢复满意度及疼痛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治愈率治疗组(26.7%)优于对照组(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3%)优于对照组(48.3%)(P<0.05)。结论:TENS配合微波治疗,能有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此疗法比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王海澜冉春风王明军李明亮田永锋柳学勇彭丽媛胡志峰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微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