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早产
  • 8篇早产儿
  • 8篇产儿
  • 6篇新生儿
  • 6篇细胞
  • 5篇贫血
  • 4篇早产儿贫血
  • 4篇哮喘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咳嗽
  • 2篇新生大鼠
  • 2篇新生儿感染
  • 2篇新生儿感染性...
  • 2篇血性
  • 2篇亚群
  • 2篇受体
  • 2篇输血
  • 2篇顺尔宁
  • 2篇缺血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深圳...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清华大学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6篇彭华
  • 13篇赵方
  • 8篇张双船
  • 7篇曾宾
  • 6篇周于新
  • 5篇刘瑞
  • 4篇徐颂周
  • 4篇刘筱萍
  • 4篇钱卫疆
  • 4篇童笑梅
  • 3篇林月钰
  • 3篇胡晓艳
  • 2篇刘颖
  • 2篇顾秋枫
  • 1篇贺万香
  • 1篇尤竹娟
  • 1篇林玉娟
  • 1篇袁娟
  • 1篇李健雄
  • 1篇樊娟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当代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2008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及细胞免疫特点。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87例分成0~3岁、3~6岁、6~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结果0~6岁发病率59.77%。发热天数0~3岁组平均(6.25±2.9)d,3~6岁组(7.83±2.79)d,6~14岁组(10.73±2.91)d,热程在6~14岁组与其它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大48例(55.1%),脾肿大21例(24.1%),3岁以上年龄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浮肿25例(28.7%),以0~6岁低年龄组多见。6岁以上儿童咽峡炎表现突出。颈淋巴结肿大68例(78.1%),皮疹12例(13.7%),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白细胞总数升高明显,而变异淋比例偏低。发病年龄越大,肝功能损害、心肌酶异常、外周血CD4+T、CD4+/CD8+及CD16+CD56下降愈明显。结论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及细胞免疫状态有关,应予以重视。
赵方彭华曾宾张双船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T淋巴细胞亚群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CD64分子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4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败血症12例,非败血症感染22例,以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新生儿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特定蛋白分析仪比浊法分别检测三组患儿CD64指数、IL-6、CRP水平。结果败血症组CD64指数、IL-6及CRP水平均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CD64指数、IL-6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CD64指数与IL-6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败血症组CD64指数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结论新生儿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感染性疾病时显著升高,并随病情而变化,早期检测意义较大。
赵方王琳聂李平彭华刘瑞曾宾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流式细胞术中性粒细胞
缺氧缺血损伤新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线粒体DNA羟甲基化水平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大脑损伤后海马组织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5-羟甲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的修饰水平差异。方法采用右颈总动脉血管结扎的方法构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大脑损伤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和分别处理24h和48h的大鼠模型。提取各组mtDNA样本并采用化学氧化法结合重亚硫酸盐转的测序技术检测5hmC和5mC的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5hmC重要调节酶(TET1,TET2及DNMT1)及呈现5hmC修饰差异的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解剖发现结扎后24h和48h大鼠模型的后海马部位出现缺血。海马组织mtDNA的oxBS-Seq结果显示模型组24h、48h海马mtDNA的5hmC和5m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5hmC重要调节酶TET2,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mtNDA中呈现5hmC修饰差异的CO1、APT6和ND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大脑损伤后海马组织线mtDNA的5hmC和5mC含量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线粒体5hmC相关酶和CO1、APT6和ND2的上调提示HIE中5hmC可能与mtDNA中CO1,ATP6和ND2基因的转录调节具有调控作用。
彭华王国新林月钰赵方周于新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甲基化
反复呼吸道感染伴隐性结核感染治疗后免疫学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伴隐性结核感染(LTBI)异烟肼治疗前后的T细胞免疫状况,为预防结核治疗的重要性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8例RRI伴隐性结核感染患儿进行异烟肼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分别与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RRI伴LTBI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治疗后明显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CD8+T细胞百分率治疗前后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RRI伴LTBI患儿免疫紊乱,经异烟肼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提示结核感染采用异烟肼预防治疗的重要性。
曾宾刘筱萍赵方许颂周彭华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异烟肼
信号分子CD_(40)/CD_(40L)的水平变化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信号分子CD40/CD40L的水平变化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B细胞CD40和CD40L的表达率,并比较三组间CD40/CD40L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哮喘急性发作组B淋巴细胞CD40的表达率[(17.90±3.36)%]最高,哮喘缓解组[(15.95±1.98)%]次之,对照组[(13.89±3.67)%]最低,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的CD4+T细胞的CD40L表达率分别为(7.97±3.13)%和(8.05±2.7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高于对照组的(5.5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间CD4+、CD8+T细胞的CD40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间B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CD40L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作哮喘和缓解期哮喘患儿所显示的相关免疫细胞CD40/CD40L的水平变化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刘筱萍曾宾彭华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淋巴细胞CD40/CD40L
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临床诊断为CVA的(5~14)岁患儿先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1月),咳嗽症状消失后改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粉)维持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咳嗽消失时间,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测定呼气峰流速值(PEF),观察肺功能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56例CVA患儿除1例失访外,咳嗽症状均于治疗后4周内消失。治疗1个月后PEF值基本达预计值80%以上,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别显著。结论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粉吸入治疗CVA使用方便、疗效肯定、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钱卫疆胡晓艳彭华林月钰赵方张双船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呼气峰流速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前后PET、ANP及CI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前后血浆内皮素(plasma endothelin,PET)、心钠素(atrial natriuetic polypeptid,ANP)及心指数(cardiac index,CI)的动态变化,研究封堵器对PDA患儿心脏活动的影响和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27例PDA患儿,分别检测封堵前、后1-2天和封堵后4-6周患儿体内PET、ANP及CI水平。结果:27例PDA患儿封堵前PET、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封堵1-2天后PET、ANP略有增高,与封堵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I在封堵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ET、ANP及CI在封堵4-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DA后,PET、ANP可明显高于封堵前和正常对照组,但很快从封堵前的异常恢复到正常儿童水平;间接反映该堵闭方法的安全性。
赵方彭华张双船曾宾
关键词:AMPLATZER封堵器PETANPCI心钠素心指数
医源性失血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及需要输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失血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以及需要输血的关系。方法本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生后24h收入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按2周内采血量的不同,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7.5ml/kg;B组:7.5~15ml/kg;C组:≥15ml/kg,进行采血量与早产儿贫血的相关性分析;按4周内采血量的不同,把研究对象分3组:Ⅰ组:〈7.5ml/kg;Ⅱ组:7.5~15ml/kg;Ⅲ组:≥15ml/kg,进行采血量与早产儿输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65例早产儿中发生贫血63例,占总例数的38.1%,A组贫血比例为18.4%(16/87),B组为47.2%(25/53),C组为88.0%(22/25);输血7例,I组输血比例为0%(0/78),Ⅱ组为4.1%(2/49),Ⅲ组为13.2%(5/38)。2周采血量与贫血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s=0.49,P〈0.001),4周采血量与输血呈显著正相关(rs=0.244,P=0.002)。结论医源性失血量越大,早产儿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输血的可能性也越大。
彭华童笑梅
关键词:贫血输血因果律
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早产儿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5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早产儿FPIP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文献中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早产儿FPIP的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结果5例最初均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龄31^(+3)~33^(+6)周,发病时间生后3~39 d,血便程度从少量血丝便到大量黏液血便,其他症状包括呕吐、腹胀,肠鸣音均正常,4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例感染指标正常,2例腹部平片可见肠壁积气,5例情况及预后良好。文献复习显示,临床特征与该研究基本相符,同时报道FPIP外周血及大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应性斑贴试验、皮肤点刺试验可有阳性,肠道超声在FPIP仅局部肠袢受累,其余肠段可表现为蠕动正常甚至增加。结论对于早产儿血便,要警惕FPIP,特别是当临床征象与感染中毒症状、腹部体征、感染指标等不相称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应性斑贴试验、皮肤点刺试验及肠道超声等有助于诊断。
刘颖彭华徐颂周贺万香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血便早产儿
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2
2008年
目的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早产儿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该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各种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年期间生后24h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16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按是否发生贫血,分贫血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与贫血有关的围产因素的分析。结果165例早产儿中发生贫血63例,占总例数的38.1%。贫血组胎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5±2.0vs33.7±1.9周,1682.7±393.9vs2041.1±510.1g;而采血量、住院天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6.5vs6.6±3.6mL/kg,25.6±14.2vs14.1±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贫血组的危重患儿比例较对照组高(33.3%vs9.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贫血组母亲先兆子痫比例较对照组高(44.4%vs28.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血量,与采血量<5mL/kg组相比,5~10mL/kg组OR值为1.737(95%CI:0.699~4.316),P>0.05;10~15mL/kg组OR值为4.141(95%CI:1.573~10.905),P<0.01;≥15mL/kg组OR值为32.267(95%CI:8.053~129.287),P<0.01。结论早产儿贫血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采血量大、住院时间长、病情重、母亲患先兆子痫多种因素有关,而采血量是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2周内采血量累计10~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4倍,≥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32倍。
彭华童笑梅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出生体重胎龄医源性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