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国强

作品数:22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8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酵母
  • 6篇酿酒
  • 6篇酿酒酵母
  • 5篇代谢工程
  • 4篇丙酮酸
  • 3篇乙醇
  • 3篇生物学
  • 3篇羧酸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3篇谷氨酸棒杆菌
  • 3篇发酵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生物
  • 3篇分子生物学
  • 3篇棒杆菌
  • 2篇异源
  • 2篇异源表达
  • 2篇酮酸

机构

  • 22篇江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无锡福祈制药...

作者

  • 22篇徐国强
  • 7篇蒋伶活
  • 6篇许正宏
  • 5篇吴满珍
  • 5篇杜婕
  • 4篇周景文
  • 3篇曹春蕾
  • 3篇赵运英
  • 2篇张晓梅
  • 2篇张晓娟
  • 2篇吴瑶
  • 2篇苏珂
  • 1篇许泓瑜
  • 1篇张梁
  • 1篇陈修来
  • 1篇任建洪
  • 1篇陈坚
  • 1篇窦文芳
  • 1篇李鹏越
  • 1篇刘立明

传媒

  • 7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广东化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全国酵母技术...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酒精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耐受环境胁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提高酿酒酵母细胞耐受环境胁迫(高渗透压、高浓度酒精和高温)的能力对酒精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酿酒酵母耐受性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组学技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将提供期待的信息,去理性改造并获得更加耐受胁迫的工业酵母菌株。
徐国强杜婕吴满珍吴瑶蒋伶活
关键词:燃料酒精酿酒酵母代谢工程组学技术
本科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目前本科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方法和实验课设计以及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革。我们的目的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改革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赵运英徐国强曹春蕾杜婕蒋伶活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丙酮酸羧化酶对酿酒酵母积累琥珀酸的作用探究
2019年
为探究丙酮酸羧化酶及微量元素Ca^2+和生物素对酿酒酵母积累琥珀酸的作用,敲除了琥珀酸脱氢酶编码基因(SDH2)并过量表达来自米根霉的丙酮酸羧化酶基因(RoPYC)。琥珀酸产量由(0.011±0.002)g/L提高至(0.841±0.020)g/L,较表达前提高了75.45%。随后,外源添加不同浓度Ca^2+和生物素考察其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Ca^2+的添加促进了菌体的生长但不利于琥珀酸的积累,而外源添加浓度为16、32、64、96μg/L生物素时,琥珀酸产量分别提高75.04%、84.26%、69.28%、66.79%。其中生物素质量浓度为32μg/L时,琥珀酸产量达到最大为(0.964±0.02)g/L,且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酶活提高14.42%,说明PC酶活的提高促进了酿酒酵母中琥珀酸的积累。该研究为解决酿酒酵母琥珀酸合成过程中前体碳代谢流不足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陈园园程慧李宁娜苏珂苏珂夏华龙徐国强张梁
关键词:丙酮酸羧化酶代谢工程琥珀酸酿酒酵母
硫胺素及溶氧对解脂亚洛酵母联产酮酸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是重要的酮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以本研究室在前期的工作中诱变选育的Yarrowia lipolytica WSH-Z06 C3为出发菌株,高效联产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在摇瓶水平上初步确定了最佳氮源浓度以及接种密度。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在15 L发酵罐上硫胺素浓度以及溶氧控制参数对酮酸联产的影响。结果显示,硫胺素最佳浓度为0.2μg/L,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分别高达24.5、53.7 g/L。与未优化的对照相比,酮酸总产量和丙酮酸总转化率均提高了57.9%。溶氧水平控制在50%,发酵96 h酮酸总产量高达53.2 g/L。通过两阶段溶氧调控,酮酸总产量高达64.7 g/L,比未调控前提高了21.2%。通过硫胺素与溶氧水平的优化,显著提高了酮酸的产量,进一步为酮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彭小雨曾伟主周景文徐国强
关键词:联产Α-酮戊二酸丙酮酸
直接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除高浓度L-丝氨酸对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进一步提高L-丝氨酸的产量,以一株能直接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36为出发菌,经硫酸二乙酯逐级诱变处理,在D-丝氨酸抗性梯度平板上挑取正突变株,获得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菌株SYPS-062-33a-18,其可积累L-丝氨酸(11.0±0.25)g/L,较出发菌L-丝氨酸产量(6.65±0.23)g/L提高了65.4%。说明本研究不仅以D-丝氨酸作为抗性平板筛选得到高产L-丝氨酸的突变株,而且为下一步进行反向代谢工程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徐国强窦文芳许泓瑜张晓梅
关键词:直接发酵法L-丝氨酸高产菌株诱变育种谷氨酸棒杆菌
不同D/L单体比γ-聚谷氨酸的合成与调控被引量:3
2021年
聚谷氨酸(γ-PGA)是由L-谷氨酸和/或D-谷氨酸聚合而成的一种聚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等领域。高聚物单体的立体构型会影响产品性质和应用,因此调控γ-PGA中D-谷氨酸/L-谷氨酸单体比(D/L单体比)具有重要意义。前期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底盘,表达来自于地衣芽孢杆菌的γ-PGA合成酶,合成以L-Glu(97.10%)为主的γ-PGA。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D-谷氨酸,合成了D-谷氨酸占比为15.71%~33.52%的γ-PGA。然后,在重组菌中表达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谷氨酸消旋酶,并使用三个不同强度RBS调控其表达水平,合成D-谷氨酸占比30.82%~34.59%的γ-PGA,但调控范围较窄。利用四个不同强度启动子调控谷氨酸消旋酶表达水平,扩大D/L单体比可调范围,合成D-Glu占比32.71%~52.53%的γ-PGA。提供一种理性调控γ-PGA的D/L单体比策略,实现了D-谷氨酸占比为2.90%~52.53%的γ-PGA的合成,为高效合成不同D/L单体比γ-PGA提供了基础。
朱亚鑫段艳婷高宇豪王籍阅张晓梅张晓娟徐国强徐国强许正宏
关键词:Γ-聚谷氨酸启动子
利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研究酿酒酵母乙醇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被引量:2
2013年
酿酒酵母在发酵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期高浓度底物葡萄糖的抑制和后期高浓度产物乙醇的抑制。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从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酿酒酵母乙醇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可能。本研究模拟工业发酵的条件,对酿酒酵母实验菌株BY4743为遗传背景的116个单基因缺失菌株进行了乙醇发酵试验,以发现基因和乙醇发酵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对菌体得率系数高于平均值30%以上的基因缺失株有20株,其中高于50%以上基因缺失株有5株;低于平均值30%以上的基因缺失株有11株,其中低于45%以上的有5株。本研究为从整个酿酒酵母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乙醇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建立了研究方法,提供了可行性验证。
徐国强吴满珍吴瑶杜婕蒋伶活
关键词:燃料乙醇酿酒酵母功能基因组学
微生物发酵生产C_4二元羧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C4二元羧酸(苹果酸、延胡索酸和琥珀酸等)是TCA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由于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微生物发酵法生产C4二元羧酸备受关注。从自然界筛选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积累C4二元羧酸,但存在诸多问题。而利用模式微生物生产C4二元羧酸具有很多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从三个方面综述了C4二元羧酸的研究进展:利用自然筛选及改造的微生物生产C4二元羧酸,代谢工程改造模式微生物生产C4二元羧酸,C4二元羧酸的发酵生产的代谢调控。最后,提出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C4二元羧酸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徐国强吴满珍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
调控辅因子水平减少酿酒酵母积累副产物乙醇被引量:2
2014年
C4二元羧酸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学等行业,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酿酒酵母被认为是发酵生产C4二元羧酸的潜在最适微生物,却产生大量的乙醇,导致了碳流的损失。通过敲除硫胺素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THI2,阻断了硫胺素的合成,使得副产物乙醇产量从5.27±0.23 g/L下降到0.53±0.12 g/L,但影响了葡萄糖消耗和菌体的生长。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源添加0.04μmol/L的硫胺素二磷酸,促进了葡萄糖的消耗和菌体生长;进一步通过外源添加1 000μg/L的NAD+,使得葡萄糖的消耗量和菌体的生长分别提高了48.6%和47.2%,而乙醇产量仅增加了0.56 g/L。通过调控辅因子水平(硫胺素和NAD+)可以有效减少副产物乙醇的积累,为解决利用酿酒酵母生产C4二元羧酸中副产物乙醇积累这一普遍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徐国强陈修来吴满珍
关键词:乙醇酿酒酵母
弱化乙醇途径关键酶活性减少酿酒酵母在丙酮酸发酵过程中副产物乙醇的积累被引量:2
2015年
C4二元羧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产业。酿酒酵母被认为是生产C4二元羧酸的潜在最适微生物,但在高糖浓度及有氧条件下,它会产生大量的乙醇,对于以C4二元羧酸为目标产物来说,这会导致碳代谢流和辅助因子的损失。通过敲除PDC1和ADH1两个关键基因可同时弱化Pdc和Adh的活性,但导致菌体生长较弱。在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下,双基因突变株的最大生物量与野生型菌株接近,发酵48 h时,最大乙醇产量为2.1 g/L,较野生型菌株最大乙醇产量下降了63.8%,此时,丙酮酸产量为2.0 g/L,而野生型菌株几乎不产丙酮酸。通过弱化乙醇途径关键酶活性可以有效减少乙醇形成,为解决利用酿酒酵母生产C4二元羧酸及其它有机酸中副产物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
吴满珍李鹏越苏珂徐国强蒋伶活
关键词:乙醇酿酒酵母代谢工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