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洲
- 作品数:89 被引量:69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综述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向骨和软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细胞载体支架及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stemcell,tissueengine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分离培养技术和其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文献,重复研究选取代表性的、年代相对较近的文献作为纳入标准;然后筛除非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和重复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8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章,纳入31篇;排除47篇,13篇为重复研究,34篇为非骨组织工程研究。资料综合: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能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在体外可大量扩增。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贴壁筛选法。也有学者采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但此种方法不便于大量获得种子细胞,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②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剂可向骨、软骨细胞分化,其理想的载体支架应能均匀地搭载并保留细胞,支持血管快速内生,能透X射线利于观察新骨形成,新骨形成后能被吸收和替代以利骨改建,能容许或提高宿主骨的骨传导性桥接,表面与细胞相互作用以保留分化细胞的功能,组织相容性好。③间充质干细胞是理想的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它可以转入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基因,经多次分裂后体外仍表达外源蛋白�
- 涂强徐国洲钟润泉王少华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组织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被引量:1
- 2007年
- 对18例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固定不良而导致的再手术者,要掌握好其适应证。
- 涂强徐国洲钟润泉王少华周磊
-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
- 齿状突Ⅱ型骨折加压螺丝钉内固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00年
- 目的 通过临床解剖测量和生物力学试验,探讨齿状突Ⅱ型骨折直接螺丝钉内固定的方法。 方法 选择45 具国人枢椎骨标本和50 例正常成人颈椎标准X 线侧位片,测量枢椎的相关外径和齿状突倾角;选用10 例新鲜寰枢椎骨韧带标本,利用SWD- 10 型万能材料机和50 -NJB扭转试验机,测试齿状突骨折后3 种不同螺丝钉内固定前后水平方向的剪切刚度及扭转刚度。临床选用6 例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病人,采用单枚直径4.5 mm 的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 国人齿状突难以容纳2 枚直径3.0 mm 或3 .5 mm 螺丝钉,宜以单枚固定为好,直径控制在4.0~4 .5 mm 。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后,仅能提供50 % 正常状态下的稳定性,亦需适宜的外固定。经6 ~30 个月随访,6 例均骨性愈合,枕颈部恢复至伤前活动范围。 结论 国人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应首选单枚直径4.0 ~4.5 mm 加压螺丝钉直接内固定治疗。
- 杨双石刘景发吴增晖徐国洲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 颈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 :介绍颈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 8例急性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患者 ,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行前路直接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分析其结果。结果 :8例患者中 ,1例术后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部分障碍 ;1例术后脑脊液漏 ,经对症处理痊愈 ;1例斜行齿状突骨折手术后骨折移位有所加重 ;余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前路直接螺丝钉内固定可完全保留寰枢椎间的运动功能 ,但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对国人以 1枚螺丝钉固定为宜。
- 夏虹刘景发徐国洲尹庆水刘少喻吴增晖章凯张余
- 关键词:齿状突脊柱骨折枢椎
-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279例腰5横突肥大的病例分别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结果:277例获3个月~7年随访,平均随访11.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频谱照射组53.60%,局部封闭组90.48%,频谱照射+封闭组97.22%,横突切除组71.43%,假关节融合组80%,腰5骶1融合组100%。保守疗法中频谱照射+封闭疗效最佳,手术疗法中腰5骶1椎间植骨融合组疗效最佳。结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首选保守治疗,频谱照射配合局部封闭是一种治疗单纯性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疗效较佳的保守疗法;对于保守疗效欠佳的病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
- 涂强丁焕文刘宝王虹曾锁林徐国洲刘辉亮王少华
- 关键词:腰椎横突肥大保守疗法手术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开窗减压,应用GSS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32例随访6~36个月,临床优良率90%,6~18个月复查X线片均见椎体间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GSS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固定可靠。
- 侯波涂强徐国洲栗华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植骨融合
- 前路带锁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2例被引量:4
- 2000年
- 昌耘冰尹庆水夏虹徐国洲吴增辉潘刚明权日张余章凯刘景发
-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
- 颈椎双向牵引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和原理初探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颈椎双向牵引床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4~2001年应用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治疗9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5例新鲜脱位均能复位,87例陈旧性病例中有7例未经前路松解术而能复位;72例须经前路松解后再牵引能缓慢复位,有8例仍不能复位。结论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是对颈椎单向牵引的进一步革新和完善,牵引功效明显优于单向牵引,适应于经单向牵引无效的寰枢椎骨折脱位。
- 尹庆水刘景发夏虹吴增晖徐国洲潘刚明黄华扬
- 关键词:颈椎寰枢椎脱位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手术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从影像学方面评估前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行一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Cobb’s角、伤椎椎体压缩率及椎管狭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例失访,49例进行3个月~9年的随访。X线片检查提示植骨均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在矢状位Cobb’s角术前为(26.7±5.2)°,术后为(3.6±4.5)°,随访时为(3.8±4.9)°,术后脊柱曲度接近正常生理曲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由术前的49.18%±12.32%,降低到术后的13.10%±8.96%;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由术前的11.32%±4.94%,降低到术后的4.64%±3.87%;椎管狭窄率术前为55.46%±14.35%,术后为2.89%±2.15%;放射学检查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访时未发现矫正角度和高度的丢失,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前路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效的方法,它具有良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扩大椎管容积的能力。
- 涂强丁焕文曹露刘辉亮王虹沈健坚王楠贾军锋庾广文陈志源徐国洲
-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前路影像学
- 临床用头颈双向牵引床
- 一种临床用头颈双向牵引床,其特征是在已有的头颅纵向牵引床上增设一个颈项牵引装置。该装置用于牵引病人颈项的颈项牵引兜带通过牵引绳绕过置于卧床上的颈项牵引床架的两个滑轮与一重锤连接。采用该牵引床可对病人同时进行头颅纵向牵引和...
- 刘景发夏虹尹庆水曹正霖黄华杨吴增晖徐国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