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娜
- 作品数:46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的硒含量
- 2018年
- 采用碘化钾-结晶紫体系,在优化的条件下利用硒(IV)与过量的碘化钾生成I_3^-,I_3^-进一步与结晶紫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引起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据此建立痕量硒测定的新方法。
- 徐小娜谢飞孙琳杨胜园
- 关键词:硒共振光散射法碘化物结晶紫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10
- 2015年
- 《分析化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生物科学等医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对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医科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情况。
- 徐小娜蒋军辉于军晖李贵荣杨胜园
-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 野菊不同部位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检测湖南衡阳产野菊不同部位(叶、花、花蕾、嫩茎及老茎)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方法:以80%的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法提取野菊不同部位中的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以0.05%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0 mg.L-1(r=0.996,r=0.992)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99.7%。野菊叶、花、花蕾、嫩茎及老茎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1.08%,0.44%,0.39%,0.58%及0.52%;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分别为1.66%,1.01%,0.82%,0.93%,0.64%,其中野菊叶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最高。结论:野菊不同部位均含有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但它们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 何小珍郭玉徐小娜彭翔刘刚喻翠云
- 关键词:野菊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
- 五味子中微量元素铅、镉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测定五味子中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方法:采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在固液比为1:17.5、超声提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在考察的6个五味子样本中均含有铅镉微量元素,铅在5.00~50.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镉在0.20~4.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0%和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9%和1.87%(n=5).结论:南、北五味子中均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铅、镉,但北五味子中Pb、Cd微量元素含量都低于南五味子,可从有害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说明北五味子的品质高于南五味子.
- 蒋军辉于军晖廖芬徐小娜杨胜园
- 关键词:五味子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药对栀子-连翘及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检测湖南产栀子、连翘及药对栀子-连翘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新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栀子、连翘及其药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从栀子、连翘及其药对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18种、28种和2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相对含量的87.77%、96.94%和96.84%,三者共有挥发性化学组分12种。结论药对栀子-连翘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基本来自其组成的2种单味药,但来自连翘的物质占多数,并且化合物的含量发生较大的变化。
- 徐小娜蒋军辉谢志鹏吕昌银关慧娴
- 关键词: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挥发油
- HPLC-DAD同时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四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丹参指纹图谱全貌并同时测定不同种植地区、不同采摘批次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新的丹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批次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以乙腈-水(含0.026%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24℃=。结果:10个批次丹参提取液中,原儿茶醛浓度在0.375~6μg·mL-1,丹酚酸B浓度在65~390μg·mL-1,隐丹参酮浓度在2.2~22μg·mL-1,丹参酮ⅡA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00124%。0.00205%,丹酚酸B的含量为7.26%~9.94%,隐丹参酮的含量为0.190%~0.568%,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2%~1.252%。结论:应用HPLC—DAD法同时对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将它们作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指标。
- 何昱成金乐徐吉银徐小娜张华秀梁逸曾
-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被引量:12
- 2006年
- 基于在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反应.HCHO的存在能使发光强度增强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技术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0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9~2.0×10mol/L.检出限(3σ)为5.0×10^-10 mol/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0^-7mol/L.n=11)。采样频率为80样/h。应用该法测定雏生素C针剂和片剂中的抗坏血酸.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 徐小娜王乃芝范世华
- 关键词: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抗坏血酸
- GC-MS联用技术分析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被引量:21
- 2012年
-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湖南和四川两个产地的厚朴(分别简称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11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湘朴为89种,川朴为88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87.74%和92.72%,共有组分66种。厚朴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醇及其同分异构体。湘朴与川朴挥发油中,α-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7.91%和13.34%,β-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23.88%和15.75%,γ-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10.60%和9.68%。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中含各自的特有组分,分别为23种和22种。二者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含量和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别。
- 何小珍蒋军辉徐小娜彭翔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厚朴挥发油
- 无花果植物内生真菌FS11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植物内生真菌FS11(拟青霉属Penicilliopsi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在活性追踪下,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重结晶等各种方法对粗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技术(1H-NMR、13C-NMR、DEPT和HSQC),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稀释法对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结果从FS11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Gliotoxin①、Helvolic Acid②、2-苯甲基-3-[(1H-吲哚-3-基)甲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③、对羟基苯甲酸④和甘露醇⑤。结论化合物1和3是首次从FS11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其中,化合物1对测试菌的抗菌活性最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8μg/ml(青霉素钠的MIC为0.78μg/ml)。
- 杨秀芳徐小娜张弘弛马养民
- 关键词:无花果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
- 孔雀石绿-碘化钾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汞被引量:4
- 2015年
- 研究了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汞的新方法.在稀硫酸介质中,KI和Hg^2+形成[HgI4]^2-,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共振散射强度增强,并且增强程度与Hg2+浓度(在4.20×10^-8~8.0×10^-7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26×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中汞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2.0% ~106.8%,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 杨胜园徐小娜于军晖杨慧仙唐璐
- 关键词:痕量孔雀石绿碘化钾共振光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