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云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妊娠
  • 5篇诊治
  • 5篇输卵管
  • 5篇输卵管间质部
  • 5篇间质
  • 5篇间质部
  • 5篇宫腔
  • 5篇宫腔镜
  • 5篇宫腔镜诊治
  • 4篇输卵管间质部...
  • 4篇间质部妊娠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葡萄胎
  • 2篇滋养细胞
  • 2篇滋养细胞肿瘤
  • 2篇细胞肿瘤
  • 2篇基因
  • 2篇恶性
  • 2篇分娩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徐建云
  • 6篇徐开红
  • 5篇江静逸
  • 4篇陈丹青
  • 3篇谢幸
  • 3篇石一复
  • 2篇吕卫国
  • 2篇钱建华
  • 2篇周梦林
  • 1篇董旻岳
  • 1篇洪蝶
  • 1篇周彩云
  • 1篇陈利友
  • 1篇叶枫
  • 1篇杨梅丽
  • 1篇赵承洛
  • 1篇陈艳敏
  • 1篇梁朝霞
  • 1篇张珂
  • 1篇徐萌艳

传媒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2006年浙...
  • 1篇2006年浙...
  • 1篇首届沪浙妇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寡核苷酸芯片筛查孤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的相关基因
2007年
目的在全基因组 DNA 水平探讨孤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的相关基因,并探索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位点鉴定孤雄完全性葡萄胎的亲代来源;人基因组U133 Plus 2.0寡核苷酸芯片检测孤雄完全性葡萄胎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全基因组 DNA 水平的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验证小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对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中,其基因组 DNA 经 STR 基因位点鉴定显示,9例(82%)为父系来源,2例(18%)为双亲来源;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显示,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相比,孤雄完全性葡萄胎组织中表达上调基因279个,占检测基因的0.72%(279/38500),表达下调基因1710个,占检测基因的4.44%(1710/38500);小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检测与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其中印迹基因的变化和生长激素及人胎盘生长催乳激素基因的变化尤为明显。结论孤雄完全性葡萄胎的发生、发展是涉及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过程,其中印迹基因和生长激素类基因表达改变起重要作用。
徐建云叶枫吕卫国洪蝶钱建华谢幸
关键词:葡萄胎寡核苷酸序列分析串联重复序列
宫腔镜诊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附5例报道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2~4%,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宫角切除术,病变严重时常需切除子宫。随高灵敏度hCG检测方法的出现和B超技术的改进,早期诊断的未破裂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机会采用损伤较少的方法,甚至药物保守治疗...
徐建云徐开红江静逸
文献传递
体外培养恶性滋养细胞P53蛋白表达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00年
本文对23例恶性滋养细胞和19例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反转录PCR、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体外培养滋养细胞P53蛋白和β-hCGmRNA的表达、β-hCG、hPL和IL-6含量的变化。体外培养的恶性滋养细胞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异常活跃,细胞核呈明显异型。恶性滋养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且阳性强度与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分泌β-hCG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滋养细胞(P<0.05)。P53蛋白的表达以及IL-6的分泌可能与恶性滋养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低分化有关。
郑伟石一复谢幸徐建云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P5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细胞生物学
肝移植术后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1例报道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最终治疗手段,除了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外,还能恢复处于生育年龄患者的正常生育功能。据有关文献统计,约80%的生育年龄女性在肝移植术后8个月内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1]。30多年来国外已有上千例肝移植术后足...
尤丽芳徐建云陈丹青
文献传递
宫腔镜诊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附5例报告
徐建云徐开红江静逸
高龄产妇分娩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对诊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785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327例同期分娩的适龄产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产后D-二聚体明显升高的高龄产妇的转归情况。同时搜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至2018年并发VTE的产妇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间分娩前和分娩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1.64(1.19,2.29)mg/L比1.53(1.04,2.23)mg/L,分娩后2.70(1.71,2.97)mg/L比2.63(1.17,4.13)mg/L,均P>0.05];产后高水平D-二聚体的高龄产妇中,其D-二聚体水平在4 d内大幅下降[下降幅度为9.2(7.69,12.74)mg/L,下降幅度达50%者占比为96.2%],且所有产妇均未发生VTE。近4年间(2014至2018年)共搜集到8例并发VTE的产妇(其中5例为高龄产妇);这些产妇均因下肢不适或产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异常(下降缓慢或不降反升)而行B超检查确诊,且均发生于剖宫产后第3~5天。结论高龄因素对分娩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较小,单一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VTE的预测诊断意义有限,而严密监测产妇的临床症状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有助于VTE的早期诊断。
徐建云周梦林何玉花陈丹青
关键词:高龄产妇D-二聚体分娩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早期发现和规范化防治技术研究
陈丹青董旻岳梁朝霞徐建云李君琴杜蒙恺陈艳敏张珂徐萌艳胡甜甜应俊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生或诊断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受损。中国发生率高达18.9%。该疾病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大出血、胎儿畸形、巨大儿、死...
关键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试剂盒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早孕期药物流产手段的临床价值肯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终止非意愿妊娠,但有关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并不明确。血红素氧合酶(HO)是催化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O)的起始酶和限速酶。人胎盘组织中存在HO,HO/CO系统参与胎盘形成及胚胎发育,在维持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早孕期正常和药物流产后的绒毛、蜕膜组织中HO-1、HO-2的表达,了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早孕期绒毛、蜕膜组织中H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母-胎界面HO/CO系统的调节作用。
谢臻蔚徐建云张武文杨梅丽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米非司酮配伍蜕膜组织早孕期酶表达绒毛
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周期调节通路p14^(ARF)-MDM2-p53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p14ARF-MDM2-p53通路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上皮、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p14ARF、MDM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组分别为28%、42%和78%,宫颈鳞癌组表达较正常上皮和CIN组升高(P<0.05);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组分别为0%、23%和43%,CIN和宫颈鳞癌组较正常宫颈上皮表达升高(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组分别为6%、31%和39%,CIN及宫颈鳞癌组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上皮升高(P<0.05);统计分析未发现三种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p14ARF-MDM2-p53细胞周期调节通路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并有望用于CIN及宫颈癌的诊断。
徐建云周彩云钱建华谢幸
关键词:P14^ARF
宫腔镜诊治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官腔镜在诊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 6月本院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诊治的经过及结局。结果 5例均在官腔镜检查时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其中2例经官腔镜手术去除了妊...
徐建云徐开红林俊江静逸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