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慈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10篇哲学宗教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隐喻
  • 4篇隐喻认知
  • 4篇汉语
  • 4篇汉语隐喻
  • 3篇语言
  • 3篇语用综观
  • 3篇哲学
  • 3篇符号学
  • 2篇隐喻理解
  • 2篇隐喻现象
  • 2篇语言哲学
  • 2篇语用论
  • 2篇语用维度
  • 2篇语用学
  • 2篇语用学分析
  • 2篇知识
  • 2篇科学哲学
  • 2篇个案
  • 2篇个案分析
  • 2篇儿童

机构

  • 28篇浙江大学
  • 2篇昆明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徐慈华
  • 11篇黄华新
  • 2篇胡毅敏
  • 2篇董文明
  • 1篇王小潞
  • 1篇李恒威
  • 1篇翁云云
  • 1篇肖桂香
  • 1篇邱辉
  • 1篇范振强

传媒

  • 4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哲学研究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外国语
  • 1篇逻辑学研究
  • 1篇幼儿教育(教...
  • 1篇第五届全国分...
  • 1篇2011语言...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问题求解与隐喻认知被引量:4
2022年
问题求解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智能活动,旨在消除特定场景下智能主体当前所处的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隐喻认知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理性,常常渗透在问题求解的各个环节,既会影响我们对问题所处情境的表征,也会触发我们生成各种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求解方案,还会影响我们对问题求解方案的选择以及对问题求解的元认知。隐喻认知在问题求解中的价值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和智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在复杂问题求解中可能存在的局限。
徐慈华黄华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隐喻视角下的儿童游戏被引量:2
2018年
隐喻是用一个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深刻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儿童游戏是隐喻的产物。儿童通过隐喻认知来重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教师可以基于隐喻构建儿童游戏魔环,促进儿童发展。
董文明徐慈华翁云云
关键词:隐喻儿童游戏儿童发展
类比论证的形式表征与语用维度
类比论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论证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论证效果,会对人们的学习、认知、交流和创新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相似性的类比推理是类比论证的基础,其过程具有很强的或然性。运用溯因推理、扩展的谓词演算、概念映射函数等工...
胡毅敏徐慈华
关键词:语用维度知识结构
文献传递
隐喻认知与科学传播被引量:14
2011年
隐喻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不管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中,还是在科学共同体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中,隐喻认知的存在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常常以多种形式的隐喻性语言表现出来。隐喻认知的重要价值在于以一种兼具经济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改变了科学传播受众的认知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张力"和"知识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科学传播的施众需要通过类似于"生物进化"的选择过程,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各类科学传播隐喻语言的适应性做出判断,并选择出具有最佳个体关联性的源域。
范振强徐慈华
关键词:隐喻
汉语隐喻逻辑表征的个案分析
黄华新徐慈华
二语习得中句法类比迁移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母语迁移说、中介语理论和监察模式只描述了二语习得的不同表现特征,标记理论和原型范畴则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和难点寻找理由。笔者在句法层面上论证了出现这些特征和错误的根本原因是类比思维在起作用,学习者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类比,类比思维既促进又制约着他们的习得;分析了二语习得中前期类比迁移特征,是在语际间(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的,而后期类比迁移特征,则是在语内(目的语间)进行的。
肖桂香徐慈华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目的语
童话故事中的溯因推理——兼谈儿童的思维教育
2014年
溯因推理是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模式,如何将这一抽象的思维模式传授给儿童,是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和逻辑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结合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借助隐喻来实现抽象推理模式的具体化和概念化。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儿童的思维教育,提出渐进式的再隐喻化教育路径。
董文明徐慈华
关键词:童话故事隐喻认知思维教育
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被引量:33
2003年
网络互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符号互动,它具有实指性与虚指性并存、丰富性与单调性共生、共享性与同时性统一等方面的特点。本文运用符号学方法论来探讨网络互动的特点和条件性因素,进而对网络空间的符号异化作初步分析。
黄华新徐慈华
关键词:符号学网络文化计算机网络
汉语隐喻逻辑表征的个案分析
长期以来,隐喻理解常常因为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被有意无意地隔离在追求一致性、严密性和连贯性的传统逻辑研究的视域之外。但随着现代认知科学和计算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解的逻辑研究开始回到学者们的视域之中,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
黄华新徐慈华
文献传递
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语用综观论由比利时学者耶夫·维索尔伦率先提出。该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思想基础,旨在建立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人们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做出的选择现象。从语用综观的角度看,隐喻的使用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通过引入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而又相互联系的关键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阐释隐喻的生成及理解:隐喻的生成是发话人以相似性为原则寻求源域,并从最佳个体关联角度对源域进行适应性评价的过程;隐喻的理解也同样充满了变异、协商和适应,释话人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具有最佳语境适应性的语义解释。以语用综观论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汉语隐喻实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
徐慈华黄华新
关键词:隐喻语用综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