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民族
  • 2篇地质旅游
  • 2篇人口
  • 2篇社会全面发展
  • 2篇统筹
  • 2篇主义
  • 2篇五个统筹
  • 2篇旅游
  • 2篇落实科学发展...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贵州经济
  • 2篇发展观
  • 1篇大战略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视阈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建设
  • 1篇增长点
  • 1篇中国和平发展
  • 1篇人口效应

机构

  • 12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贵州省社会科...

作者

  • 12篇徐梅
  • 2篇杨达
  • 1篇徐静

传媒

  • 4篇贵州民族研究
  • 3篇理论与当代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被引量:5
2005年
多年来,在包括贵州在内的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等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地方政府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通过对贵州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民族村寨的考察、分析,提出必须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以实现贵州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最大、最迫切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推上新的台阶。
徐梅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保护少数民族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被引量:15
2007年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徐梅
关键词:民族旅游地质旅游
和谐人口:和谐贵州构建的人口战略抉择被引量:1
2008年
为突破贵州省当前一系列人口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制约,本文提出以"和谐人口"战略作为"和谐贵州"构建的人口战略抉择。全面分析了"和谐人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和谐人口"建设的政策取向。
徐梅
关键词:和谐人口人口战略
实践“五个统筹” 落实科学发展观——贵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思路探讨
2005年
徐梅
关键词: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贵州经济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发展综合性地质旅游的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地质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具有发展地质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质旅游,是充分挖掘贵州旅游资源潜在优势,以差异性竞争策略实现贵州旅游业发展后来居上的正确选择。同时,结合贵州旅游资源多元和多彩的特点,贵州地质旅游开发要走综合性的整合开发之路。
徐梅
关键词:地质旅游
从“春晖行动”看中国精神资源的价值实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视阈
2011年
由共青团贵州省委创意发起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春晖行动",以其修补地方发展要素不足的实践成效,表明了中国不是缺乏文化动力的国家,表明了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精神资源是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一特有的文化孕育特色、大众凝聚效应和时代回应特征,为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实践探索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徐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资源
用“三种生产理论”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2005年
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式,把众多资源型城市导入不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何使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多元化的、以信息科技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是当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用“三种生产理论”指导这种转型,是填补“两种生产理论”指导缺陷的必然。实现从以“两种生产理论”为指导到以“三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转化,前提是对自然资源价值的重新认定,重点则是对城市环境资源价值的实现。
徐静徐梅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点思维定式
“和谐贵州”构建的人口基础和人口制约被引量:1
2008年
人口是构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一个社会的人口状况对该社会的和谐程度有重要影响。分析当前贵州省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口基础和人口制约,对全面推进"和谐贵州"构建会有诸多的启示。
徐梅
我国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现象的调查研究——以贵州省黎平县为对象被引量:1
2009年
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现象,以探讨影响未采人口良性发展的更多新的变量因素,以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现象凸显的贵州省黎平县为实证分析个案,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调研方式,对该县这一现象的产生动因、发展趋势、正负效应、应对策略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婚育观念的转变、利益导向政策的刺激、经济困难的约束、男孩偏好的满足是这一现象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而养老保障、意外风险、传统因素、社区舆论等又是制约该现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推迟和放弃二孩生育家庭的日益增多,这一现象既有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缓解社会压力、提升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水平等积极的人口正效应作用,但也可能带来人口性别比失衡加剧、家庭功能削弱、生育势能积压、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等消极的人口负效应影响。为此,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环境、进行制度建设等推动该现象的良性发展。分析最后表明,贵州省黎平县这一现象的复杂动因和多维效应,显示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的特殊条件因素和路径走向,其可能引发的人口效应应当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多重应对思考。
徐梅杨达
关键词:人口效应
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探析
2011年
和平发展,作为对以对抗方式进入世界体系的大国崛起之路的否定和超越,具有旧式大国崛起无以比拟的世界接受度和进入力,因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面对这一"奇迹",处于世界不同利益链接点上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心态和认知,这些心态和认知设定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若干待解难题。本文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为背景主线,以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的推进为现实目标,重点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几大深层应对:"韬光养晦"待正解,"地缘冲突"待破解,"共赢困境"待化解,"崛起目标"待深解。
杨达徐梅
关键词:民族复兴大战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