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涛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多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9月~2004年12月,收治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1岁。左膝31例,右膝19例。均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26例,韧带缺如14例,股骨侧关节撕脱4例,体部撕裂、松散6例。取自体半腱肌腱,关节镜下行等长重建。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及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8~10周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获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年。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3例,可疑阳性者8例;余患者均为阴性。根据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本组优23例,良18例,中5例,差4例。Lysholm评分术后86.43±9.33,与术前40.57±1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多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好,损伤小。
- 陈游朱威宏王万春徐海涛肖东明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关节镜
-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 2021年
-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独组与联合组,各42例。单独组予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单独组基础上予以氨基葡萄糖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Lysholm)评分、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WOMA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WOMAC评分低于单独组,Lysholm评分高于单独组(P<0.05)。治疗前2组肿胀、下蹲、上下楼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肿胀、下蹲、上下楼评分高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单独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 曹斌李宝军柴志勇徐海涛何改生
-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氨基葡萄糖玻璃酸钠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
- 不同干预因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PGE2的影响
- 目的研究采用注射透明质酸钠(HA)、口服硫酸氨基葡聚糖(GS)及膝关节关节镜下清理术(AD)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关节液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探讨HA、GS、AD治疗OA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 徐海涛陈游孟国成李阳吴波刘赛球
- 关键词:前列腺素E2关节清理术
- 文献传递
- 腕前区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断指血管与皮肤缺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游离静脉皮瓣在伴有血管及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18指,其中伴掌侧皮肤缺损15指,背侧皮肤缺损3指,从腕前区切取适宜大小的、带有皮下静脉和掌长肌腱的游离皮瓣植于手指组织缺损处,掌侧部位皮瓣倒置,背侧则同方向放置。结果除1例中指中节离断伴背侧血管和皮肤缺损于术后第3 d坏死外;17例术后手指均成活,外观及功能良好,功能评价:优11指,良4指,可2指。结论应用腕前区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断指血管与皮肤缺损,效果良好,且简单易行。
- 孟国成徐海涛陈立科曹远飞
-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 关节镜下多股月国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5例,镜检后即取自体半腱肌,在镜视下行等长重建,两端用螺钉悬吊固定6例,两端用生物界面挤压螺钉固定9例。术后配合石膏固定4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7个月(8 ̄46个月),临床效果优良者13例。Lysholm膝部评分术前(15.63±10.12)分,术后(81.52±6.45)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多股半腱肌重建PCL手术创伤小,股、胫骨移植韧带固定部位定位准确,手术效果可靠。
- 陈游王万春陶澄徐海涛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膝损伤自体半腱肌
- 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的关节镜下重建
- 2010年
- 目的描述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的关节镜下重建,总结其初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2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4股自体半腱肌半膜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移植物采用圆头,软螺纹空心螺钉沿前内侧入口固定。根据Macnab和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伸膝活动均正常,1例屈膝受限30°。根据Macnab分类标准,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6%。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是0°~130°。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术前(57.48±6.27),术后(95.8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的关节镜下重建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唐剑锋吴向阳李宝军徐海涛柴智勇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修复外科手术关节镜检查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短期效果观察及对VAS评分的影响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应用单髁置换治疗的8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疼痛评分及下肢力线。结果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患者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KSS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KA高于术前,FT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对患者的下肢线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 曹斌李宝军徐海涛柴志勇吴克莫顶峰邹明
- 关键词:VAS评分
- 分期手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经查体和膝关节镜证实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10例患者(11膝)。其中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损伤6膝,均合并后内侧结构(PMC)损伤;ACL+PCL+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膝,其中1膝合并后外侧结构(PLC)损伤;ACL+PCL+MCL+LCL损伤3膝,均合并PMC和PLC损伤。所有患者均于伤后6—10d接受初次手术修复关节外韧带结构(MCL、LCL、PMC)。于初次手术后6~12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CL、PCL,9膝同时重建ACL、PCL,2膝重建ACL、结果随访10~34个月,术前所有患者IKDC评分显著异常(D级),Lvsholm均低于30分,交叉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膝关节IKDC评级3膝正常(A级),7膝接近正常(B级),1膝异常(C级),Lysholm评分平均88.3分。所有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屈曲受限小于100,伸直受限小于5°。11膝内、外侧方应力试验均为(-)。Lachman实验8膝(-),2膝(+),1膝(++)。结论采用分期手术方式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徐海涛刘志远吴向阳吴克柴志勇李宝军莫顶峰
-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关节镜
- 关节镜引导下植骨、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不愈合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下植骨、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10月共收治胫骨髁间嵴骨折不愈合患者8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4例,均采用关节镜引导下植骨、缝线内固定治疗。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月、6月、12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估关节稳定性,摄X片观察有无关节游离体。结果本组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内外侧半月板均有损伤3例;4例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自体骨植骨6例,同种异体骨植骨2例。7例获得随访,平均14.6(12~20)个月,1例术后2月失访。所有患膝术后8周均可完全伸直,屈曲130°以上。术后3月随访6例骨折愈合,1例术后4月复诊愈合。术后6月、12月5例ADT(-),2例ADT(+)(关节较健侧稍松弛,但有明确止点);5例Lachman试验(-),2例(+),但患者均无关节不稳定感,不需手术治疗。7例随访12月未见关节游离体。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82.9±7.3)分,术后6月随访平均(91.4±7.1)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8.042,P<0.05);术后12月随访平均(96.6±4.6)分,亦较术前显著提高(t=9.731,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下植骨、缝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不愈合安全、有效方法。
- 徐海涛朱威宏曹斌舒子震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胫骨髁间嵴骨折
- 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27.8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比较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Tegner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0~4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TEFx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感染、关节僵硬、伸直受限、复位丢失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VAS评分术前(4.8±1.2)分,最终随访为(1.2±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3);Lysholm评分术前为(50.8±6.2)分,最终随访为(90.8±5.4)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Tegner评分术前为(4.0±1.0)分,最终随访为(5.1±1.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5);IKDC主观评分术前为(52.5±7.4)分,最终随访为(91.5±5.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TEFx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和恢复快的优点。
- 徐海涛朱威宏陈游李辉窦鹏程
- 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空心拉力螺钉带线锚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