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粒子

作品数:38 被引量:349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食源
  • 10篇食源性
  • 9篇源性疾病
  • 9篇食源性疾病
  • 6篇营养
  • 5篇中毒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营养监测
  • 4篇监测分析
  • 4篇城市青少年
  • 3篇饮食
  • 3篇致病
  • 3篇少年
  • 3篇食品
  • 3篇食物
  • 3篇食物中毒
  • 3篇青少年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儿童营养

机构

  • 36篇安徽省疾病预...
  • 3篇国家食品安全...
  • 2篇安徽电气工程...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甘肃省疾病预...
  • 2篇芜湖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肥西县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滁州市疾病预...
  • 1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泰安市疾病预...

作者

  • 36篇徐粒子
  • 17篇王淑芬
  • 16篇金少华
  • 6篇贾尚春
  • 4篇李卫东
  • 4篇孟灿
  • 4篇陈志飞
  • 3篇谢建嵘
  • 3篇李建
  • 2篇肖永康
  • 2篇吴家兵
  • 2篇龚磊
  • 2篇王连森
  • 2篇李青
  • 2篇吴庆生
  • 2篇王志强
  • 2篇侯赛
  • 2篇宋丹丹
  • 2篇方俊
  • 2篇张宁

传媒

  • 22篇安徽预防医学...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两城市中学生早餐和零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中学生的饮食行为不仅与其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零食消费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普遍,正确消费零食可以起到补充正餐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调适心理情绪的良性作用,反之,则可能引起营养失衡,导致超重和肥胖。早餐对补充人体能量的营养素供应和保证上午正常学习、
徐粒子金少华王淑芬陈志飞
关键词:中学生早餐
安徽省城市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和伤害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1084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结果安徽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16.4%。伤害的主要原因依次有扭伤、跌坠伤,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学校内体育场/馆和学校其他地方、公路街道或车站/渡口/码头等。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曾经发生过的报告率均较高,大多在20%~90%之间;经常或总是发生的报告率在10%左右,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家庭环境中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亦不同。结论安徽省青少年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建议学校、家庭及社区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的安全和心理卫生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王淑芬徐粒子张丽华吕建萍支艳红
关键词:青少年城市
两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典型案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中毒原因(病原)的确定一直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自2010年以来,安徽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
金少华孙永杨步财翟光富徐粒子
关键词:致病菌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中毒原因
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与调查处置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0年
金少华徐粒子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安徽省2023年度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报告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评估安徽省2023年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风险管理和应对工作。方法 评估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近5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的数据,使用专家咨询法筛选风险评估议题,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结果 2023年安徽省需关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登革热、水痘、麻疹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毒蕈中毒事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温中暑事件,每个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所关注的程度不同。结论 2023年安徽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议题较多,各地需在不同月份做好重点关注传染病或有关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马婉婉龚磊吴家兵肖永康侯赛宋丹丹张宁徐粒子冯玉杰祝茜朱梦聂爽孙袁芳魏鸿园储娜陈秀芝李明李青毕念念
关键词:风险评估卫生应急疾病控制
2010—2020年中国大陆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归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分析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和文献检索的数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暴发事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 共纳入2010—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03起(监测系统694起,文献数据9起),单维度归因分析发现原因食品中肉类食品最高,占28.3%(199/703),主要引发环节中因食品存储不当最高,占15.2%(107/703),主要发生场所中餐饮服务场所最高,占85.2%(599/703);多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华东地区各季节事件发生数均最多。除肉类食品外,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原因食品还有糕点类食品和米面食品,这两种食品多以存储不当而引发。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的暴发事件中肉类食品和米面食品主要是由于加工时污染致病因子引发,而糕点类食品主要是由于存储不当引发。结论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以肉类食品高发,应对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加工、储存等环节加强监管,降低发病风险。
刘婷婷崔春霞宋壮志郭云昌刘长青徐粒子桑向来计融付萍李宁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归因分析
安徽省2007~2010年食物中毒现况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食源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估计每年有1/3以上的人群发生食源性疾病。美国每年约有7 000万~8 0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其中32.5万人入院治疗,5 000人死亡[1]。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6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11 946例食物中毒,并导致207人死亡。
徐粒子金少华陈志飞王淑芬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安徽营养监测点城乡5岁以下儿童营养监测分析
目的:为获得制定相关儿童营养干预措施所需的的基础性数据。方法:1个城市监测点和1个农村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抽取5岁以下儿童600名及其母亲。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健康与膳食调查、母亲健康调查及家庭调查三部分。结果:婴儿出生体重...
金少华徐粒子王淑芬
关键词:营养监测
文献传递
安徽省2016―2019年食源性疾病与气温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食源性疾病与气温的关系,探讨滞后效应及识别易感人群。方法收集2016―2019年安徽省各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类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各市日均气温和食源性疾病的关系,然后采用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结果研究期间,安徽省共填报348958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年均发病率0.13%。日均气温与食源性疾病发病呈线性关系,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单日滞后中,其效应在当天(lag0)最大,效应值为1.0096(95%CI:1.0047~1.0190),即日均气温每增加1℃,当日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0096倍。到滞后第3天及以后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累积滞后中,lag05对应的RR值最大,为1.0199(95%CI:1.0126~1.027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65岁年龄组较≥65岁年龄组更易受到影响。结论气温升高会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预防。
朱建胜孟灿徐粒子赵云霞林超苏虹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气温
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项目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索农村地区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模式,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户为单位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按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人群分类管理,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项目实施后,一般人群健康行为有所改善,但健康行为符合率仍不到1/5;入组患者高血压KAP各项得分高于非入组患者(P<0.001);人群分类健康教育活动显示,一般人群受益比例最低(30.1%),患者人群最高(60.3%);管理患者和管理高危人群的血压水平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其中管理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达优良等级达53.3%,管理高危人群有56.5%转为正常血压(<130 mmHg/85 mmHg)。结论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服务,廉价有效。高危人群干预是关键抓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少华吴守文徐粒子顾平牛贾尚春
关键词: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