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贞 作品数:7 被引量:31 H指数:2 供职机构: 高淳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针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索双针脑脊液置换术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研究该技术对患者近期和远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病例选自2010年月日月到2013年月10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卢建新 顾正天 徐蓉贞 汪楼 方英英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皮素 文献传递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1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假rTMS治疗组、rTMS 1 Hz组、rTMS 2 Hz组、rTMS 5 Hz组、rTMS 10 Hz组和溶栓对照组,均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rTMS 1~10 Hz各组依次分别在溶栓同时给予rTMS 1 Hz、2 Hz、5 Hz、10 Hz治疗,假rTMS治疗组予以假rTMS刺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rTMS 1~10 Hz各组NIHSS评分均较溶栓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rTMS 5 Hz组NIHSS评分最低(均P〈0.05)。rTMS 1~10 Hz各组有效率(64.0%、76.2%、81.8%、83.3%)均明显高于假rTMS治疗组(42.3%)和溶栓对照组(47.8%)(均P〈0.05)。其中,rTMS 2 Hz组、rTMS 5 Hz组与rTMS 10 Hz组有效率均高于rTMS 1 Hz组(均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可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且rTMS频率为10 Hz、5 Hz、2 Hz时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顾正天 卢建新 张守成 郭学建 周威 徐蓉贞 徐珊珊关键词:脑梗死 溶栓 重复经颅磁刺激 疗效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 被引量:2 2011年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4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①观察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7.9±9.3);病程3~15d,平均8.4d。 顾正天 卢建新 张守成 徐蓉贞 王芸香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抑郁 新型保险制度下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众多,本研究通过调查2006年及2012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返岗率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量表评分,比较6年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情况。 卢建新 顾正天 徐蓉贞 徐旭然 王芸香 汪楼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预后 保险制度 日常生活能力 量表评分 ADL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6 2012年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于198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后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虽然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发病率高,有较高的进展为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1,但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rTMS主要集中于抑郁症及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研究,而对于认知功能治疗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5HzrTMS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探讨rTMS与药物治疗是否有协同作用,及其安全性。 顾正天 卢建新 张守成 徐蓉贞 徐珊珊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死后 脑梗 联合药物治疗 疗效 20例低颅压性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低颅压性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6mm H2O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此病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 徐蓉贞 卢建新 顾正天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 体位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