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构成的"内蒙古经济金三角"地区的发展都很大程度上依靠煤炭、钢铁、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禀赋。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反面,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水资源危机日益接近现实生活。因为为了维持经济高速发展和确保水资源安全,我们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本论文以中国水资源概况的宏观框架之下,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内蒙古水资源问题及特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根本的理论指导建议。
- 恩和
- 关键词:水循环循环经济水资源
-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视角的内蒙古牧区经济发展研究——以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循环经济理论是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虽然我国的循环经济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但是已经进入理论雏形逐步形成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渗透,并逐步形成了多种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欠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巴林右旗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旗县,建立"畜牧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
- 恩和
- 关键词:循环经济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畜牧业
- 蒙古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被引量:8
- 1999年
- 蒙古国的民族构成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蒙古族内的十几个部族虽然在方言、风俗习惯和服饰上有所差别,但能自由交流。哈萨克、乌梁海、图瓦、霍屯等突厥民族只占6%多一点。蒙古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哈萨克族的迁徙问题。在1991-1992年间就有4.1万人迁居到哈萨克斯坦国。迁徙的主要原因:一是蒙古国历届政府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的研究落实不得力;二是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泛民族主义意识抬头。针对这种情况,蒙古国政府采取了协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针,及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 图门其其格恩和
-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族政策
- 基于两轮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牧民对第一轮和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两轮政策的满意度,运用描述统计法和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究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牧民对第二轮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所提高,总体满意度提高16.2百分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的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补贴金额、牧业收入、草料支出等对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
- 马晓萍恩和
- 关键词:满意度影响因素有序LOGIT模型
-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奈曼旗农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循环经济理论是分析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两大主体,在国外已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已形成以循环经济机制为基础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不仅仅是要快速发展经济,而且要尽早实现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据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文章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为研究对象,探讨欠发达地区贫困旗县的建立"矿产工业企业为龙头,农牧业为基础,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对处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而且工业反哺农牧业力度不太大的奈曼旗来说,经济发展往往受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制约。所以,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必须在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并进一步发展。
- 恩和
- 关键词: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 巴林右旗农牧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2015年
- 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1984~2012年巴林右旗农牧民收入增长情况,按照其变化趋势将这一时期农牧民收入分为9个阶段,分析了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欧孝双恩和
-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
- 生态保护视角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分区经营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阐述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营制度变迁,从生态保护视角提出游牧经济生态保护合理性、集体经济时期线性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失衡以及其施草畜承包制导致草场分块化管理的“过度放牧”风险。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分区经营,牧区、半牧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和机制,指出在传统牧区,维护“生态优先型”传统,打造半牧区“节约牧草资源型”和农区“饲草料内循环型”生态保护机制可以有效破解草原生态失衡。
- 恩和阿拉坦格日乐雅日桂
- 关键词:畜牧业经济生态保护
- 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传统畜牧业经济一直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但至今传统游牧经济体系的内部机制还没有被更高一级的自我发展方式所替代。反而,外在原因(如矿产开发)的影响下草原畜牧业可继续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现代草原畜牧业走出"困惑"的对策依据。
- 恩和阿拉坦格日乐
-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矿产开发牧区经济
- 北方牧区“潜在贫困”现状与精准扶贫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内蒙古牧区存在"潜在贫困"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大潜在风险。根据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的理论,导致贫困的原因是能力贫困,即可行能力不足—利益表达能力短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获得社会机会不足等。针对内蒙古牧区牧户经营的能力不足问题,应选择通过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政府兜底式扶贫等政策,实现北方牧区扶贫目标。
- 恩和阿拉坦格日乐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内蒙古地区牧户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 2017年
- 近年来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牧户畜牧业经营中存在"高收入,低生活"现象依然很严重。文章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和鄂温克旗的牧户调查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牧户经营的收入、支出结构从而揭示了其深层的原因。
- 阿拉坦格日乐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