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鞣花酸干预膜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鞣花酸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可能的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SPF级、8周龄)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模型组各8只大鼠,对照组6只大鼠。实验组和模型组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构建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按200 mg/kg体重腹腔注入鞣花酸,注射频率为1次/日、持续4周,模型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四周后各组大鼠行异氟烷麻醉后处死,收集各组血液、尿液和肾脏标本进行进一步的生化、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采用鞣花酸干预的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和血胆固醇)和肾小管性尿蛋白各组分(α1-MG、β2-MG、RPB、NAG和NGAL)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好转(P<0.05),且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实验组还原谷胱甘肽(GSH)、过氧化酶(CAT)较对照组及模型组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大鼠Mst1 mRNA表达下降(P<0.05),Nrf2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Mst1-Nrf2通路减轻肾组织的氧化应激从而缓解C-BSA诱导的膜性肾病大鼠发生肾脏病理损伤。
- 周翔刘志文成平张三勇许向青姜文玲唐程远贺理宇
- 关键词:膜性肾病鞣花酸肾功能
- 1例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图谱不一致的处理与分析
- 2021年
- 近年来,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相关疾病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与重视,涉及科室广泛,除血液科、肾内科对相关检查有较深了解外,大部分科室(如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脊柱外科、老年病科、风湿免疫科等)对M蛋白检测技术和结果解读知之较浅,以致不能精准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及疗效。免疫固定电泳是利用区带电泳的分离作用与抗体特异性免疫沉淀标记作用相结合的定性检测技术,是目前对M蛋白检测与分型应用最多、最广的技术[1-2]。
- 成平周翔张三勇姜文玲许向青朱雪婧夏运成
- 关键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游离轻链
- 唾液尿素、肌酐、尿酸水平评估临床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效果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评估透析后Urea,Cr,UA的清除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透析患者的唾液2 mL,同时抽取动脉血2 mL,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和唾液Urea,Cr,UA的含量。比较透析前后血清与唾液Urea,Cr,UA浓度,分析其相关性,计算透析前后唾液和血清Urea,Cr,UA的下降比率(RR)。结果:透析患者血清与唾液Urea,Cr,UA水平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873,0.901)。透析后血清和唾液中Urea,Cr,UA浓度比透析前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与唾液Urea,Cr,UA的R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SRD透析患者唾液Urea,Cr,UA的清除效果与血清高度一致,有望替代血清Urea,Cr,UA水平来评估血液透析效果和监测患者肾功能。
- 成平夏运成彭灿辉周志芳
- 关键词:唾液肌酐尿酸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 唾液尿素、肌酐、尿酸水平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CKD)患者唾液中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无创、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健康人群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唾液和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和唾液Urea,Cr,UA含量,计算血清与唾液Urea,Cr,UA的相关系数,比较不同时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浓度的变化,用ROC曲线分析唾液Urea,Cr,UA在诊断不同时期CKD患者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健康人群和CKD组血清与唾液Urea,Cr,UA含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8,0.932,0.840和0.984,0.971,0.920);CKD患者唾液Urea,Cr,UA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中晚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和早期CKD组(P<0.05);晚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明显高于中期CKD患者组(P<0.05);唾液Urea,Cr,UA对整体CKD患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97,0.848,ROC曲线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06,0.776,0.704和0.968,0.989,0.871。结论:健康人群和CKD患者唾液与血清中Urea,Cr,UA浓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唾液Urea,Cr,UA浓度能反映CKD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可以用来检测CKD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可用于中晚期CKD病人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快捷的检测方法。
- 夏运成彭灿辉周志芳成平孙林彭佑铭肖平
- 关键词:唾液肌酐尿酸慢性肾病
- 鞣花酸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阿霉素诱导FSGS大鼠模型,分组并予以鞣花酸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应血液、尿液标本,检测肾脏损伤的常规生化指标及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等肾脏损伤的评价指标;检测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肾组织中Mst1-Nrf2通路靶基因mRNA的表达;肾组织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情况采用PAS染色。结果采用鞣花酸干预的阿霉素诱导FSGS大鼠的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指标明显缓解(P<0.05);改善了肾组织GSH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P<0.05);下调肾组织Mst1 mRNA,上调Nrf2 mRNA表达(P<0.05);肾组织FN、α-SMA等纤维化指标的表达被不同程度抑制;肾组织肾小球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Mst1-Nrf2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作用从而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病变情况。
- 周翔成平陆衡程贺理宇
- 关键词:鞣花酸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