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立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室上性
  • 2篇疗效
  • 2篇胺碘酮
  • 1篇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斑块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压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普罗帕酮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脂类

机构

  • 6篇广州市荔湾区...

作者

  • 6篇戴立华
  • 4篇袁玉莲
  • 1篇何汉源

传媒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退(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3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下降(P<0.05),和氯沙坦、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改善糖代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戴立华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
120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回顾分析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情况,初步探讨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病因组成、抗栓治疗现状。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7月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应用ACC/AHA/ESC心房颤动指南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对其病因、血栓栓塞危险因素、抗血栓药物应用情况及未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的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肺心病为主。对120例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绝大多数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符合抗凝指征的患者82例,其中应用华法林者只有18例(21.9%),应用阿司匹林者35例(42.7%),其他抗血小板药物21例(25.6%),未应用抗血栓药物8例(9.7%)。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是房颤的主要病因。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低,依从性差,抗血小板药使用率高,患者抗栓治疗欠规范,需加强医生和患者抗栓治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
戴立华袁玉莲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血剂
静脉应用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盐酸普罗帕酮组35例和胺碘酮组30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转复时间及转复有效率。结果:盐酸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患者的心率在用药前(184.8±27.5vs183.4±28.1)、后(82.7±5.3vs84.85±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前与用药后(184.8±27.5vs82.7±5.3)、(183.4±28.1vs84.8±6.7)比较,效果显著(P<0.05);两组的转复时间(12.8±6.7vs28.6±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104.5±13.5/72.7±10.3vs103.4±15.1/74.8±12.7)、(102.6±9.4/73.5±9.9vs106.8±10.5/71.7±9.3)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转复率分别为100%(35/35)、9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均较好,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更适合应用于心功能正常或对其耐受性较好的患者,故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优先选用。胺碘酮可以应用于治疗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
袁玉莲戴立华
关键词:盐酸普罗帕酮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救治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救治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胺碘酮)和观察组(胺碘酮+索他洛尔),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后心率、窦性心律复转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60/64),高于对照组的80%(51/64);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治疗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复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起效快、效果好。
袁玉莲戴立华冯定安何汉源
关键词:胺碘酮索他洛尔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影响的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选用高脂血症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219例,按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不同分为3组:20mg组75例、10mg组71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治疗6个月后Tc、TG、LDL-c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①阿托伐他汀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0mg组优于10mg组(P<0.05);②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0mg组优于对照组(P<0.05),20mg组优于10mg组(P<0.05)。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明显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效降低血脂,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
戴立华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IMT脂类
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48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院前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救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27.82±5.48)次/分、(22.95±4.82)次/分,与救治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的(30.01±5.41)次/分、(27.74±4.69)次/分相比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心率分别为(123.96±10.24)次/分、(116.26±10.71)次/分,与对照组的(129.52±10.04)次/分、(124.59±10.56)次/分相比,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救治后15,30,45,6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前急救,在缓解症状、改善支气管痉挛、提高救治效果等方面疗效突出。
袁玉莲戴立华
关键词:院前急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