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滢熙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科技项目浦东新区中医特色专科和浦东新区名中医(名中医工作室)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中青年骨干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中医
  • 9篇益气
  • 8篇中医药
  • 7篇清利
  • 6篇化瘀
  • 5篇瘀方
  • 5篇慢性
  • 5篇化瘀方
  • 5篇健脾
  • 5篇健脾益气
  • 4篇肾衰
  • 4篇肾脏
  • 4篇细胞
  • 4篇慢性肾衰
  • 3篇凋亡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肾衰竭
  • 3篇肾炎

机构

  • 20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浦东新区人民...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房滢熙
  • 20篇周庆华
  • 14篇顾翔华
  • 13篇鲍玉芳
  • 11篇艾茜
  • 11篇朱卫红
  • 8篇王林
  • 8篇陆乾人
  • 4篇刘睿
  • 3篇王煜莹
  • 3篇厉娜
  • 3篇段晏明
  • 3篇朱爱国
  • 2篇王绮美
  • 2篇孙亚林
  • 2篇艾茜
  • 2篇鲍恩昊
  • 2篇朱卫红
  • 2篇曹蓓
  • 1篇徐顺明

传媒

  • 5篇陕西中医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医抗血小板治疗的困惑与中医治疗的启示被引量:2
2012年
西医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靶点就是抗血小板聚集,无抗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的内容和作用,中医在抗血小板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补气化瘀法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时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改善颈动脉硬化。
段晏明王绮美艾茜邬文洁赵志华周庆华鲍玉芳顾翔华朱卫红房滢熙王林孙亚林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补气化瘀法
中药内服及穴位敷贴对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及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对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合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两组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肌酐、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7%、43.3%;组间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酐、血清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上升(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肌酐、血清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提高(P<0.05),肾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
周庆华何立群邓跃毅鲍玉芳朱爱国王林房滢熙顾翔华艾茜王智君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敷贴血流动力学
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观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观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三伏天采用针灸、拔罐、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每年一疗程1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治疗后患者整体免疫功能有提升,治疗有效。结论:三伏天采用针灸、拔罐、中医穴位敷贴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疗效确切,能减少慢阻肺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房滢熙顾翔华周庆华朱卫红艾茜孙亚林陈潇毅陈德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细胞亚群
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化瘀降浊方沐足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化瘀降浊方沐足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和化瘀降浊方沐足,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化瘀降浊方沐足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周庆华曹蓓刘睿顾翔华艾茜房滢熙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脾肾两虚
用阴阳理论来探析细胞凋亡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实质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撷取《内经》原文,演绎"阴阳生杀之本始"实包涵着细胞凋亡(自杀),是个体生物自身固有的内在生理性阴阳调控机制。探析凋亡调控基因的阴阳属性区分和细胞凋亡失控导致阴阳偏盛偏衰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病证,可采用中药有效成分作用于细胞凋亡内控机制基因水平层面的调控点位,诱导、促使异常增殖细胞渐趋于凋亡;细胞异常增殖(阳盛)、而凋亡严重减退(阴微),治法当"促阴限阳";细胞增殖减退(阳微),而凋亡过度(阴盛),治法当"限阴促阳",拮抗、逆转细胞过度凋亡,从而使细胞阴阳平衡稳态恢复、重建的中医药调控机制实质。
陆乾人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王煜莹朱卫红王晓军王林房滢熙厉娜
关键词:阴阳学说细胞凋亡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慢性肾炎属中医“虚劳”、“水肿”、“腰痛”等范畴,其本质属脾虚精亏,湿热、血瘀为其标。而其中脾虚尤为关键,因为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病情加重。《脾胃论》曾...
鲍玉芳周庆华鲍恩昊房滢熙
关键词:慢性肾炎发病机制健脾益气方血清白蛋白疗效评价
“促阴限阳”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肺组织上皮细胞异常增殖(阳盛)、凋亡严重减退(阴微)是肺癌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中医治疗大法当"促阴限阳";"促阴"是指诱导、促使肺癌细胞凋亡,"限阳"是指遏制癌细胞的异常增殖。辨证用药可根据"盛者夺之""微者调之""盛微兼具,以平取之"的原则,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恢复阴阳平衡之生理常态,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陆乾人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朱卫红王晓军房滢熙厉娜
关键词:肺癌细胞凋亡中医药疗法
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期逆转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察主要症状积分变化,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腰酸、腰痛、泡沫尿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变化(P>0.05)。临床综合有效率:治疗组为91.12%,对照组为76.67%,且治疗组平均有效率、显效率、分期逆转率和平均起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具有显著逆转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的分期,加速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李晓慧刘睿吴艳芬鲍恩昊史丽强艾茜房滢熙周庆华
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为主内外合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足部药浴对早中期慢性肾衰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型患者症候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数码表法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足部药浴(34例),对照组予...
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艾茜朱卫红刘睿房滢熙王林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补清养胃法治疗Barrett食管4例被引量:6
2012年
Barrett食管(BE)是西医临床治疗上的一个难点,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咽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烧心、嗳气、泛酸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抑酸药物、外科食管切除、抗反流手术及内镜下介入治疗,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国内外最近的一些回顾性群体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强力抑酸的拉唑类药物可降低或延缓瘤变的发生,但对逆转上皮化生无效。
邬文洁赵志华艾茜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王林房滢熙段晏明
关键词:BARRETT食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