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才鸿年

作品数:120 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理学
  • 7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43篇合金
  • 22篇复合材料
  • 22篇复合材
  • 14篇石墨
  • 14篇非晶
  • 13篇石墨烯
  • 12篇绝热剪切
  • 10篇镁合金
  • 7篇韧性
  • 7篇钛基复合材料
  • 7篇钨合金
  • 7篇高熵合金
  • 6篇塑性
  • 6篇球磨
  • 6篇钛粉
  • 6篇非晶合金
  • 6篇ZR基非晶
  • 5篇力学性能
  • 5篇纳米
  • 5篇各向异性

机构

  • 109篇北京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中国兵器装备...
  • 5篇中南大学
  • 4篇航天材料及工...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国航天
  • 4篇中国兵器工业...
  • 3篇中北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120篇才鸿年
  • 56篇王富耻
  • 32篇谭成文
  • 28篇程兴旺
  • 18篇王鲁
  • 15篇范群波
  • 14篇张洪梅
  • 13篇于晓东
  • 12篇李树奎
  • 10篇张海峰
  • 9篇程焕武
  • 8篇陈志永
  • 7篇刘娜
  • 5篇兰山
  • 5篇王爱民
  • 5篇杨勇彪
  • 5篇郭启雯
  • 5篇马红磊
  • 5篇汪佩
  • 4篇李锐星

传媒

  • 13篇稀有金属材料...
  • 13篇兵器材料科学...
  • 8篇材料工程
  • 6篇稀有金属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金属学报
  • 4篇兵工学报
  • 4篇Transa...
  • 3篇爆炸与冲击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7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晶铝轧制变形的织构演变 Ⅰ.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和取向线分析方法研究了初始自由分布和具有近似立方织构的多晶铝轧制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的进行,对于初始自由分布的样品,晶粒取向主要向α,β取向线附近聚集,其形变织构主要由C,S及B织构组成,且3种织构成分密度值相差不大;对于初始具有近似立方织构的样品,晶粒取向主要向β取向线上聚集,其形变织构主要由C,S织构组成,B织构成分相对较弱.2种情况下S织构成分体积分量均比C,B织构高.
陈志永才鸿年常亚喆张新明刘楚明
关键词:多晶铝织构演变
多晶铝轧制变形的织构演变 Ⅱ.理论模拟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Talylor类型多晶体塑性变形模型,模拟了初始自由分布和近似立方织构多晶铝的轧制织构演变.应用取向线分析方法将不同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与实测轧制织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轧制变形程度时,完全限制(FC)模型计算结果的取向分布较其它模型更符合实际结果.在较高程度轧制变形时,对于初始自由分布的多晶铝轧制试样,lath模型与实验符合较好;而对于初始具有近似立方织构的样品,使用混合模型结果较佳.
陈志永才鸿年常亚喆张新明刘楚明
关键词:多晶铝
一种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石墨烯粉末与无水乙醇混合后超声分散,并在搅拌下加入钛粉,得到混合浆料;将得到的混合浆料转移至球磨罐中,进行球磨;除去球磨后浆料中的无水...
张洪梅穆啸楠才鸿年范群波傅铸杰
空心弹体侵彻金属靶板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2002年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和弹道枪加载实验技术进行了两种材料(35CrMnSi和贝氏体钢)的空心弹体垂直侵彻A3金属靶板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弹,靶材料典型的宏观变形破坏过程和微观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撞击速度较低时,弹体头部发生镦粗变形,当撞击速度较高时(804m/s,798m/s),两种材料的弹体头部则均有质量侵蚀现象,35CrMnSi侵蚀略少于贝氏体钢,弹体头部均有绝热剪切带出现,贝氏体钢可成为一种新型穿甲弹弹体材料。
王琳才鸿年
关键词:侵彻
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石墨烯进行表面除油以及轻度腐蚀处理,以提高镍原子在石墨烯表面的沉积效率;然后在化学镀液中加入比镍电极电位低的其他金属作为反应介质,这些金属在...
张洪梅葛宇鑫才鸿年程兴旺刘颖范群波
等离子喷涂ZrC涂层耐烧蚀性能与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C/SiC基体材料表面制备了较为致密的W粘结层和ZrC耐烧蚀涂层,利用氧乙炔火焰测试其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能。经烧蚀距离30 mm的氧乙炔烧蚀300 s后,涂层的质量烧蚀率为1.7×10^(-3)g·s^(-1),仅为无涂层试样的68%;线烧蚀率为4.0×10^(-4)mm·s^(-1),仅为无涂层试样的30%。随着烧蚀距离的减小,涂层的质量烧蚀率不断增大,线烧蚀率不断减小。试样表面温度梯度导致涂层存在3种典型烧蚀形貌,中心致密区,过渡区以及边缘疏松区。温度较高的中心区氧化产物为WO_3,其发生熔融并填充涂层内部孔隙和裂纹,形成致密层,且与ZrO_2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了机械剥蚀几率,烧蚀以热化学烧蚀为主;温度较低的边缘区烧蚀产物未发生熔融且呈现疏松状,烧蚀主要表现为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
文波马壮柳彦博王富耻才鸿年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耐烧蚀等离子喷涂ZRC
LaNi_3粉末粒度对93WNiFe合金力学行为影响
2010年
研究在93WNiFe合金中添加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粉末粒度的LaNi3合金粉末,LaNi3粉末粒度对合金准静态拉伸与动态压缩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在合金中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氧化物尺寸随LaNi3粉末粒度的减小而减小;准静态拉伸条件下,随LaNi3粉末粒度由46.4μm减小至1.6μm,合金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由612和927 MPa提高至630和945 MPa,延伸率则由27.5%下降至23.5%,延伸率变化幅度(约17%)明显大于强度变化幅度(约3%);动态压缩条件下(应变率约4500 s-1),随LaNi3粉末粒度由46.4μm减小至1.6μm,合金流动应力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大流动应力由1753 MPa提高至1810 MPa。
彭磊李树奎才鸿年周晓青
战斗部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2年
为了改变以往战斗部材料以靶场试验为主的研究模式 ,提出了战斗部材料发展的新思路 ,即基于战斗部材料的使用性能 ,建立计算机模拟、性能表征与材料优化设计三者的集成系统 ,以计算机模拟取代大量的靶场试验 ,从而提出了实现目标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 ;总结了相关基础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才鸿年王鲁李树奎
关键词:战斗部动态性能武器靶场试验
Ti6A14V片层组织对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
利用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测试技术,对针状α尺寸不同的3种片层组织 Ti6A14V 钛合金进行动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3种片层组织材料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破坏机制均为绝热剪切失效。通过对流变应力的塌陷时间 t、绝热...
刘新芹谭成文才鸿年
关键词:TI6A14V片层组织绝热剪切敏感性高应变率
文献传递
一种粉末堆积结构全金属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粉末堆积结构全金属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包套冷轧工艺,对通过粉末成型法获得的活性材料坯体进行多道次连续轧制最终制备出具有较高释能特性的全金属活性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高效地获得块体全金属活性材料。在对活性...
谭成文赵慧林于晓东宁先进才鸿年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