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先来

作品数:50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造影
  • 9篇三维重建
  • 9篇病变
  • 8篇血管
  • 7篇动脉
  • 7篇血管造影
  • 7篇腰椎
  • 7篇磁共振
  • 6篇病理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螺旋CT
  • 5篇计算机断层
  • 5篇成像
  • 4篇断层摄影
  • 4篇腰椎间盘
  • 4篇三维重建诊断
  • 4篇肾间质
  • 4篇肾间质纤维化
  • 4篇椎间盘

机构

  • 41篇粤北人民医院
  • 8篇汕头大学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韦恩州立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49篇方先来
  • 34篇孟志华
  • 15篇石广兴
  • 11篇徐彤
  • 9篇贝抗胜
  • 7篇潘高升
  • 6篇司徒鹏
  • 6篇李少明
  • 6篇陈振松
  • 5篇范锐斌
  • 5篇张德
  • 4篇刘文清
  • 4篇李莉
  • 4篇李荣藻
  • 4篇罗德源
  • 4篇熊英辉
  • 4篇肖雨雄
  • 3篇万志方
  • 3篇唐良秋
  • 3篇刘建平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螺旋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2002年
目的 探讨双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自发性血患者查找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微镜(microscopy)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及分析共检查颅内自发性出血患者45例,其中13例同时做DSA进行对照。结果CTA发现动脉瘤14例,动静脉畸形8例及Glan静脉瘤1例,均清晰显示与颅内血管解剖关系、病灶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论CTA可查找到颅内自发性出血患者病因,并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孟志华方先来石广兴卢雨零罗小林
关键词:CTA自发性颅内出血动静脉畸形
64层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提高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284例检查图像质量好的受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图像经多种重建方式(包括VR、MIP、CRP等)后处理,观察MB-MCA的出现频率、部位、MB的厚度及长度、MCA受压的狭窄程度。结果共有79例发现心肌桥,占27.8%;共发现心肌桥83段,单桥75例,发现双桥4例。MB的厚度为(1.8±0.8)mm,MB的长度为(2.6±1.3)mm,39段壁冠状动脉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6例可见冠脉近端不同程度的血管粥样硬化。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是诊断心肌桥高效、安全、清晰的诊断方式。
刘欣方先来张俊安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心肌桥
4451例消化道癌的病理分析
1998年
目的对4451例消化道癌作病理学分析,提供基本资料.方洁对本院1983/1997间手术和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消化道癌的所有病例作统计学分析,并按癌发部位将青(<30岁)、壮(30岁~40岁)、中老(40岁~70岁)、高年(>70岁)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男女之比约2:1;年龄7岁~87岁,平均61岁;各(青~高)年龄组占3.5%,9.5%,70%,17%;食管、贲门胃、小肠、大肠各占17.1%,50.7%,0.6%,31.6%;中老年组及高年组的食管高、低分化型鳞癌、大肠高、低分化型腺癌、粘液腺癌、乳头状腺癌均较青、壮年组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1,P<0.05).贲门部及胃病理类型相近,均以腺癌为极多,腺鳞癌及鳞癌罕见.贲门胃部低分化腺癌(占同部位79%)和印戒细胞癌(占所有同类型90%)的发生率高;其转移及残胃癌复发率(11%,8%),恶性度较高和预后差.癌前病变687例,与所有癌比为1:6.5;早期癌193例,占总数4.3%.结论普及筛查(如钡气造影、肛门指诊、内镜+活检等)和及时的病理学确诊有助于诊治,尤其是对青壮年人消化道癌和早期癌的治疗.
徐彤范丽萍李静刘文清周作瑜邱萃平余新华司徒鹏何丽娟方先来孟志华李英汉姜立华罗德源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病变的应用研究
2007年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与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84例患者行CDFI初步筛查确定肾动脉及其3、4级分支情况;55例行MRA检查明确肾动脉病变,38例行DSA检查。应用TESTBOLUS先以2mL/s试注射测定肾动脉最佳显示时间,再从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Magnevist 20 mL,延时20~35s行双肾动脉容积数据扫描;层厚1.1mm,连续共4次;源像输入RON-ADO2004A工作站作三维重建。结果发现左、右RAS各为18、30例,轻、中、重度狭窄各26、15、7例;5例行RAS扩张成形介入治疗。CDFI、MRA与DSA对照诊断轻度RA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5%、100%,100%、100%,96%、100%;诊断中、重度RA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2%、100%,100%、50%,93%、93%。结论CDFI筛查及CEMRA诊断RAS均有重要作用,能提供RAS的全面信息;对RAS所致高血压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范锐斌方先来马绍椿孟志华肖雨雄李少明胡秀莲陈红陈海杰
关键词:MR血管造影肾动脉狭窄
阳性对比剂结肠CT仿真肠镜下结肠息肉与附壁粪渣及运动伪影的鉴别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阳性对比剂下CT仿真结肠镜对结肠息肉与肠道粪渣以及运动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受检者的阳性对比剂(7%泛影葡胺溶液)CT仿真结肠镜及电子肠镜检查资料,分析肠道粪渣、运动伪影特点及其与息肉的鉴别诊断.结果 125例受检者图像运动伪影级别0~1级占84%,图像运动伪影级别2~3级占16%,肠道伪影可控性较好,大多数伪影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云絮状、棉线头征是肠道粪渣较典型征象,运动伪影可出现肠壁双层征.所有受检者中发现肠道粪渣残留54例(43.2%),在54例有残留粪渣的受检者中,残留于回盲部有38例(70.4%),升结肠10例(18.5%),肝曲结肠28例(51.9%),横结肠12例(22.2%),脾曲结肠10例(18.5%),降结肠6例(11.1%),乙状结肠6例(11.1%),直肠2例(3.7%).结肠近远段粪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粪渣的形态和分布及图像运动伪影具有一定的特点,分析其特点有利于与息肉进行鉴别诊断.
刘欣孟志华刘尚忠方先来华璟
关键词:CT结肠造影仿真结肠镜对比剂息肉
自发性丘脑出血的CT、临床与预后的相关性
2001年
目的 探讨自发性丘脑出血(简称SHOT)的CT、临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9例做头颅CT平扫结合临床及治疗追踪而确诊本病,其中8例行CT追踪观察。结果 (1)本组病人中以老年人多见,60岁以上占73.6%,且多数有高血压病史(78.9%)。(2)眼球运动障碍是丘脑出血重要临床表现。(3)CT平扫能做出本病的定位、定性、定量及范围诊断,本病的CT表现可分成4型,并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结论 CT的分型有助于估计病情和预后以及疗效监测,因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蓝博文方先来凌云
关键词:丘脑出血预后CT
压力可控性简易钡气灌肠器对结肠病变诊治的应用研究
1998年
目的根据气体状态变化(P1×V1/T1=p2×V2/T2)及连通器的原理自制灌肠器(pressure controllable simple enemator,PCSE);行造影、测压和肠套叠复位.方法SCPE由温化瓶、二联球、压力表等连成(无漏气).108例(16岁~72岁)均洗肠,部分行结肠镜后造影.用100mL~200mL稀钡浆,加压(12.5kPa,3,4次)将其与空气压入肠腔,记压、透视(记肠腔直径)并多体位转动,满意后点片部分检查前5min肌注654-220mg对比.26例(4/12岁-6岁)肠套叠患儿以充气等法复位.如压力剧升或反应着,可放气减压.结果造影成功率99%;微小病变(如息肉、癌肿等)显示与肠镜符合率94%;梗阻性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经加压灌气显示更明确通畅结肠腔缓冲容量较大.经统计,适度扩张压(MDP)3.9kPa±0.8kPa,肠管扩至5.8cm±1.4cm;安全检查压(SEP)由测压及主诉等确定.654-2可减轻症状,有助检查完成,但对测压、管径无显著影响.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梗阻灌气后压强、肠扩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肠套叠复位率92%;治疗压8.0kPa—16.0kPa,18例为9.3kPa~12.0kPa,波动2.7kPa~4.0kPa有助复位.结论PCSE能准确安全行灌肠造影及肠套叠复位;钡涂抹及灌气易调控,病变能显示清楚.
方先来司徒鹏李少明温凌徐彤祝曙光
关键词:灌肠
肾间质纤维化临床病理与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相关性研究
李莉方先来李荣藻孟志华黄洁平石广兴徐彤邓行江陆少翎雷淑妃廖秋燕李瑛
该课题探讨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RIF)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肾穿刺病理检查(RBP)与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SCTDCS)的对照研究,探讨RIF病理与螺旋CT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课题收集粤北人民医院自2001年10...
关键词: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螺旋CT诊断病理诊断临床实验室检查
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与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RIF)肾穿刺病理检查(RBP)与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SCTDCS)对照,探讨RIF病理与螺旋CT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RBP检查证实的正常及轻中重度RIF患者112例,肾活检病理组织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行肾脏SCTDCS作出影像诊断。结果中、重度RIF组肾皮/髓质厚度比、CT值及肾体积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TDCS诊断RIF的敏感性为70.7%,准确性为78.6%,特异性为86.7%。结论SCTDCS通过综合判断肾脏相关指标其诊断RIF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RIF提供影像学依据。
李莉方先来李荣藻唐德燊孟志华黄洁平石广兴邓行江陆少翎雷淑妃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双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诊断下肢软组织肿瘤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A及多模式三维重建(MM3DR)诊断下肢软组织肿瘤(LSTT)的价值。方法48例患者以2.0~3.5mL/s从前臂静脉注射含300mgI/mL造影剂(优维显等)80~140mL,延时40~65s行下肢节段性扫描;准直3~7mmHQ,螺距1.2~1.5,1.5~3.5mm间距后重建;资源图像输入AW4.0工作站作MM3DR。28例作动态增强扫描并绘出时间-密度曲线图(TDC)。结果良、恶性肿瘤各为18、30例,其中37例为富血供性肿瘤(占77%);22例恶性肿瘤实体部分增强呈速升-速降型TDC改变,包括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各6、6、4、3、2和1例。CTA与手术病理对照诊断LST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0%、100%和83%。结论LSTT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A及TDC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意义。
方先来贝抗胜孟志华李少明张德石广兴徐彤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软组织肿瘤下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