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民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外循环
  • 4篇体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灌注
  • 3篇心理
  • 3篇在体
  • 3篇护理
  • 3篇灌注
  • 3篇肺动脉灌注
  • 2篇心理干预
  • 2篇心脏
  • 2篇生命
  • 2篇生命质量
  • 2篇卒中
  • 2篇乌司他丁
  • 2篇脑卒中
  • 2篇肺保护
  • 2篇肺保护作用
  • 2篇干预
  • 2篇病人

机构

  • 10篇江门市中心医...
  • 4篇广东省农垦中...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曹民娟
  • 7篇陈聪
  • 7篇李伦明
  • 4篇闵振兴
  • 4篇周新明
  • 4篇彭美娟
  • 3篇陈聪
  • 3篇林华赋
  • 2篇马伦超
  • 2篇吴伟
  • 2篇冯青嫦
  • 2篇马丽芳
  • 2篇庞彩兰
  • 2篇杨艳红
  • 1篇李佩贤
  • 1篇刘国天
  • 1篇王广阔
  • 1篇张志刚
  • 1篇关柏锐
  • 1篇林群英

传媒

  • 7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工企医刊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给乌司他丁2万U/k(g麻醉诱导后CPB前静脉推注一半,另一半预充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不给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m(inT2),CPB结束后1(hT3)、24(hT4)、36(hT5)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10(IL-10);麻醉诱导前(T1),CPB结束后1(hT3)、24(hT4)和36(hT5)测定动脉血气,对比观察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及呼吸指数(RI)。术后1h、12h、36h常规拍胸片,以胸片中有明显斑片状阴影、肺不张为阳性,对比观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TNF-a、IL-10进行性增高。TNF-a于CPB结束后1h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1)。IL-10于CPB结束后24h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试验组增高更显著(P<0.05)。③对照组T3、T4、T5的A-aDo2及RI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及RI低(P<0.01)。④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斑片状阴影2例,没有肺不张发生;对照组:明显斑片状阴影4例,肺不张1例。结论在体外循环过程中,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a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李伦明曹民娟林华赋
关键词:乌司他汀体外循环
利多卡因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对脑保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陈聪刘国天曹民娟
关键词:利多卡因体外循环
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干预。12周为1疗程。于人组时、1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SAS、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试验组与对照组SAS、BDI评分比较显著降低[分别为(32.51±8.74)分比(41.84±8.03)分;(13.5±7.24)分比(21.5±5.2)分](P〈0.01);12周末试验组SAS和BDI评分比人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2.51±8.74)分比(47.43±8.16)分;(13.5±7.24)分比(28.75±5.32)分](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曹民娟彭美娟庞彩兰李伦明陈聪
关键词:心理干预生命质量
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对血氧合指数及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体外循环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手术结束(T3)和术后6h(T4)测算氧合指数(PaO2/FiO2)。收集手术结束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手术结柬、术后6h的氧合指数分别为(421±31)、(382±41)和(370±3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33)、(321±38)和(315±41)mmHg(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TNF—α和IL-6水平肺保护组分别为(0.985±0.378)、(156.736±52.485)μg/L,低于对照组的(15.589±6.385)、(735.967±83.485)μg/L(P〈0.01)。结论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和IL-6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马丽芳关柏锐闵振兴周新明张志刚王广阔
关键词:肺动脉灌注支气管灌洗细胞因子
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在癫痫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对癫痫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癫痫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康复效果和癫痫再发作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能力评分、情感健康和及行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癫痫再发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出院后癫痫病人中,可明显提高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同时,降低病人癫痫再发作风险。
杨艳红曹民娟崔秀琴
关键词:癫痫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康复效果护理
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对磷酯酶A2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磷酯酶A2(PLA2)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3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在体外循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T3)、手术结束(T4)和术后6 h(T5)各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磷脂酶A2;在T1、T3、T4、T5对比观察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结果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开始后,两组的PLA2进行性增高,手术结束时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肺保护组T2、T3、T4、T5分别为(68.4±15.2)mg/ml、(86.9±25.6)mg/ml、(132.6±37.2)mg/ml、(96.53±6.1)mg/ml;对照组分别为(88.5±13.3)mg/ml、(107.3±25.6)mg/ml、(157.6±35.7)mg/ml、(113.6±39.5)mg/ml].肺保护组T3、T4、T5氧合指数分别为368±41、338±35、325±65,高于对照组(327±31、309±29、299±63);肺保护组T3、T4、T5肺静态顺应性分别为(28.3±2.9)ml/cm H2O、(25.1±2.8)ml/cm H2O、(22.5±3.8)ml/cm H2O,高于对照组[(25.1±3.2)ml/cm H2O、(21.6±2.4)ml/cm H2O、(19.3±4.2)ml/cm H2O].结论 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磷酯酶A2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马丽芳闵振兴周新明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动脉灌注磷酯酶A2
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肿瘤切除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择期颅内肿瘤病人6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静脉组),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2mg/kg,芬太尼4ug/kg,阿曲库铵0.6mg/kg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组用异氟醚为主吸入,全静脉组用微量泵注入异丙酚6mg/kg/h和芬太尼3ug/kg/h混合液。记录麻醉诱导前,切头皮,切开硬脑膜,缝合硬脑膜,术毕的SBP、DBP、HR和SPO_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差异,静吸组在切开硬脑膜,缝合硬脑膜时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此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脑手术具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等优点,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可供临床应用。
陈聪吴伟曹民娟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颅脑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
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包括被动活动关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包括限制健肢的使用,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肢,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行为中。两组每天训练1 h,每周5 d,4周后对两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曹民娟彭美娟杨艳红冯青嫦卢秋华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
刷牙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刷牙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4月本科室收治的58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3例与实验组29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实验组采用刷牙法。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口腔护理舒适度、操作时间及成本。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口腔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口腔舒适感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操作时间及成本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刷牙法不仅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口腔清洁度,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口腔舒适感,节省护理操作时间及护理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美娟曹民娟冯青嫦
关键词:口腔护理刷牙法脑卒中
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低温肺保护液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CPB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min(T2),CPB结束后1h(T3)、24h(T4)、36h(T5)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在T1、T3、T4、T5各时间点对比观察两组术后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TNF-α、IL-10进行性增高。TNF-α于CPB结束后1h达到最高[对照组(148.42±23.10)ng/L,保护组(103.29±32.15)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1)。IL-10于CPB结束后24h达到最高[对照组(66.75±25.82)ng/L,保护组(85.12±20.68)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肺保护组增高更显著(P〈0.05)。CPB开始后,两组A—aD02和RI进行性增加(A—aD02对照组195.8±72.5,保护组161.3±33.2;RI对照组0.72±0.05,保护组0.56±0.08);对照组T3、T4、T5的A—aDO2及RI明显高于肺保护组(P〈0.01)。结论CPB术后存在肺损伤,低温肺保护液可以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林华赋李佩贤周新明马伦超闵振兴
关键词: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肺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