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三凯

作品数:1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山水
  • 5篇山水画
  • 3篇形式语言
  • 3篇艺术
  • 3篇天人合一
  • 3篇自然观
  • 3篇绘画
  • 2篇中国山水
  • 2篇中国山水画
  • 1篇导师
  • 1篇虚境
  • 1篇学士
  • 1篇学士学位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研究成果
  • 1篇学位
  • 1篇研究生班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家

机构

  • 9篇中国艺术研究...
  • 5篇中央美术学院
  • 3篇中国美术学院
  • 2篇文化部

作者

  • 14篇曾三凯
  • 1篇计王菁
  • 1篇杨涛

传媒

  • 2篇东方艺术
  • 2篇艺术界
  • 2篇中国书画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扬子江(诗刊...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组织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曾三凯绘画作品
2014年
1974年生于福建泉州。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曾三凯
关键词:学士学位研究生班硕士学位中国画山水
江南曲
2018年
曾三凯
潘天寿的诗词与绘画
2020年
作为传统的文人画家,潘天寿在作画之余,不费吟咏。他论画重格调,这是和他的诗人身份分不开的。本文从潘天寿的诗风、画风,诗材、画材,以及诗品、画品探讨其诗词与绘画的关系,并由此分析其画论的核心概念"格调"。
曾三凯
关键词:格调
“自然观”与中国山水画被引量:2
2003年
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自然观既与天人合一相应,又与笔墨表现相承接。一个发展的自然观下,山水画的未来必然是多元化发展。
曾三凯计王菁
关键词:自然观山水画天人合一
试谈笔墨与自然观
2020年
笔墨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在自然的视觉节律对笔墨的启示、自然对笔墨的造型角度的制约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笔墨的影响等方面。宗白华先生曾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一段话:"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曾三凯
关键词:清代画家虚境传统绘画天人合一
灵山
2023年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中国书画》作为国家级艺术核心期刊已陪伴艺术家们走过二十载,是我多年来必读刊物。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作品介绍,大大丰富了读者的视野;创作、随笔和资讯板块,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杂志八开的设计,便于经典作品的展示与收藏。
曾三凯
关键词:学术研究成果艺术创作
潘天寿山水画研究
就目前潘天寿研究状况而言,有关其山水画创作及理论的梳理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有很多重要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探究。 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潘天寿是一位“传统出新”典范,他是一位传统派大师,但却面临了...
曾三凯
关键词:形式语言山水画风景画
文献传递
试谈“自然观”与中国山水画
本选题意在说明:山水传统的自然观、人与笔墨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出:一个发展的自然观下,山水画发展的未来构画,即多元化发展。本文试用自然与自然观,传统与现代自然观的比较方法阐述本文的结论——山水画的多元化发展。
曾三凯
文献传递
曾三凯作品
2007年
曾三凯
曾三凯作品
2011年
曾三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