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晓强

作品数:22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大学生
  • 3篇道德
  • 3篇道德认同
  • 3篇政治
  • 3篇社会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教育
  • 2篇德育
  • 2篇养育方式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社会支持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实践教学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主义
  • 2篇理论课
  • 2篇民主
  • 2篇教学

机构

  • 17篇重庆工商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9篇曾晓强
  • 4篇张大均
  • 2篇袁金慧
  • 1篇李玉珠

传媒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心理学探新
  • 2篇重庆与世界(...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理论界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心理研究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9
2010年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曾晓强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自尊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父母依恋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应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亲子联结问卷、自尊量表、信任他人量表、人际能力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51名大学生施测,对自编依恋问卷进行构想效度分析,并建立父母依恋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1)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构想效度良好;2)父母依恋对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既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又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中介产生间接效应;3)父母依恋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显著影响,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具有跨文化适应性。
曾晓强张大均
关键词:亲子依恋大学生人际适应
民主视野中的法治要义
2015年
法治反对人治和专制,与民主相契合。"法律至上"实质上是权利至上和共同意志至上。法治既有若干形式上的规定,又内含民主、人权等实质性价值规定。民主既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法治的动力和目标;法治是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根本保障。法治和民主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要一体建设,共同推进,不可偏废。
曾晓强袁金慧李玉珠
关键词:法治民主人治专制社会主义
高校学科德育刍议
2013年
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高校实施学科德育有其学理、政策和现实依据。实施学科德育应加强学科德育的组织领导、做好学科德育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探索学科德育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通识教育、加强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曾晓强
关键词:学科德育高校
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
运用自编父母依恋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人际能力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自主性问卷对247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父母依恋对自尊、信任他人、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自主性有积极影响;(2)父母依恋...
曾晓强
关键词:自主性大学生
文献传递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建议被引量:4
2013年
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贯彻实践育人精神的重要措施。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外延缺乏共识、流于形式而实效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与设计、未能充分体现"贴近生活"的要求等问题。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从几个方面着手:重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践履型实践教学形式,而不应局限于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常规形式;加强同团委、学工部、二级教学单位等部门的协作,充分整合并利用学校实践教学资源;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稳定化和长效化;探索生活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使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曾晓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现代科学之批判
2003年
批判现代科学有两种路径,即形而上学的批判和社会学的批判。所谓现代科技对人类的统治,其根源在于社会统治本身;要消除现代科技对人类的威胁,归根结底要靠合理的、非统治的社会的建构。
曾晓强
关键词:社会建构
国外道德认同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道德认同是指德行对自我的重要性,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研究发现,道德认同可以预测道德行为;人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团体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因素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道德认同的稳定性,道德认同的测量,道德认同发展模式,道德认同、认知、情感与行动的复杂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曾晓强
关键词:道德认同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辨正
2015年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曾晓强谭登梅袁金慧
关键词:公民身份公民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公共理性
美国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模式与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服务学习是一种整合课堂课程教学和社区服务实践的公民教育模式。服务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公民知识、公民品行、公民能力和公民参与。有效的服务学习项目应具备满足社区需要、服务与课程紧密联结、学校与社区密切合作、注重反思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基本要素。面对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历史任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谭登梅曾晓强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