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凤绥

作品数:16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染色体
  • 5篇染色
  • 5篇离子注入
  • 4篇种子
  • 3篇杂交
  • 3篇植物
  • 3篇作物
  • 3篇小麦
  • 2篇性状
  • 2篇育种
  • 2篇杂交种
  • 2篇杂交种子
  • 2篇杂种
  • 2篇太谷核不育
  • 2篇太谷核不育小...
  • 2篇麻类
  • 2篇麻类作物
  • 2篇核不育
  • 2篇核不育小麦
  • 2篇不育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篇朱凤绥
  • 5篇陆挺
  • 2篇沈季孟
  • 2篇谢立青
  • 2篇邓景扬
  • 2篇肖瑞芝
  • 1篇孙元枢
  • 1篇曹德山
  • 1篇李连城
  • 1篇陈如意
  • 1篇傅骏华
  • 1篇程尧楚
  • 1篇李树川
  • 1篇李璠
  • 1篇舒世珍
  • 1篇郎续纲
  • 1篇丁晓纪
  • 1篇张崇浩
  • 1篇田自强
  • 1篇何广文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麻作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北京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核技术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第九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1997
  • 3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3
  • 1篇198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34
1994年
用35—180keV离子束对玉米、水稻、小麦、黑麦等植物种子进行了氮或磷离子注入。结果发现,在被处理的当代种子中,发芽率、生长速度、植物株型等方面均出现了变异;对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发现有丝分裂基本正常,减数分裂出现异常。对注入离子在种子内的分布进行TRBSN量,并以TRIM程序进行理论估算。对离子束作为诱变源的前景及机理进行了讨论。
陆挺谢立青朱凤绥卫俊智
关键词:离子注入生物效应染色体畸变
离子注入太谷核不育小麦杂交种子对出苗、苗期性状及植株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1993年
离子注入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国外开始主要用于处理金属、塑料等工业材料,使其表面改性,如增加抗磨性、减少磨擦系数、抗腐蚀、抗疲劳等。继而又用于无生命的有机物,使其分子量分布和溶解度发生变化。以后应用离子注入生物体,初步发现可引起一些有益的突变。
沈季孟邓景扬朱凤绥
关键词:小麦杂种离子注入核不育
离子注入太谷核不育小麦杂交种子对根尖细胞及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1993年
离子注入技术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上应用,并取得一定的诱变效应。卫俊智、朱凤绥(1991)的文章中曾提到离子辐照处理后,发现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出现异常。
沈季孟邓景扬朱凤绥
关键词:小麦离子注入杂种根尖
离子注入甜菊种子效应初报被引量:52
1994年
甜菊种子用N离子束照射(能量35~100keV,剂量1013~1016/cm2)经二年试验看出,N离子注入可促进生长,与对照相比,最优处理剂量1013/cm2的株高、节数、叶片数、干叶重及茎根干重分别提高22%、10%、38%、54%、81%,植株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14%及47%,单株产量提高12%,小区产量增加41%,总糖甙含量提高2.8度,优质糖莱包迪A甙含量提高1.88度,总产糖量增加83%,莱包迪A糖产量增加162%。本文还就其诱变机理与γ射线处理区别进行了讨论。
舒世珍朱凤绥陆挺
关键词:甜菊离子注入种子
麻类作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及Giemsa带型初步观察被引量:15
1981年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朱凤绥何广文肖瑞芝李树川田自强程尧楚
关键词:麻类作物染色体组型遗传育种
植物染色体G带研究概况被引量:4
1989年
本文对植物染色体G带的历史、认识发展、技术探索、现状、问题及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显带技术建立后的多年,植物染色体一直不显G带,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不同假说予以解释或进行实验验证。最近几年,该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用多种方法在十几种植物上进行了探索,并初获成功。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植物染色体G带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卫俊智朱凤绥
关键词:植物
离子注入引起植物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6
1991年
对玉米、水稻、大豆、大麦、黑麦、小麦、三色堇、矮牵牛等植物的种子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在被处理当代种子中,发芽率、生长速度、植株株型等方面均出现了变异,不同作物表现的变异程度及变异类型不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对染色体行为观察,发现有丝分裂基本正常,减数分裂出现异常。玉米中有单价体和多价体,大豆中有落后染色体,水稻中有微核仁等现象。对离子束作为诱变源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陆挺卫俊智朱凤绥谢立青张崇浩陈如意丁晓纪钱亚宏邢钟琪
关键词:离子注入植物染色体
N^+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被引量:15
1992年
离子注入诱变,是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在60~70年代,虽然国外曾用宇宙线的高能重离子辐射,或用人工加速器的高能重离子注入,曾在玉米、鸭跖草、酵母和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诱发变异,但将离子注入真正应用于生物诱变遗传育种的开拓性研究,还是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朱凤绥卫俊智陆挺
关键词:作物诱变育种
金钱吊芙蓉×红麻F_2群体性状与染色体的观察被引量:1
1983年
植物种、属间杂交,有的杂种在F2群体表型上与染色体数目间有相关性的分离。木槿属种间杂种F2植株表型与染色体数目,是否也有相关未见报导。为探讨金钱吊芙蓉(Hibisius radjatus)×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杂种F2群体表型与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比较,希望能在杂种的早期世代,从株型上鉴定出染色体数目,以便为进一步选择和继续配制新组合提供依据。
肖瑞芝曹德山郎续纲朱凤绥
关键词:红麻染色体数目性状F2群体属间杂交属种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的分析(英文)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用染色体C分带、同功酶和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不同地理分布的新麦草不同材料的单株,观察其c带的多态性,即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相同材料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地区不同材料之间,以及不同来源的材料之间的多态性。10个同功酶揭示了14个假定标记位点,其中11个显示了多态性(平均66.2%,每个位点具2.6个等位基因)。大量的等位变化发生在多数的多态位点上。在所用试材中有近90%的等位变化。在优化条件下,200个测试引物中有55.5%的材料间产生了多态性的RAPDs带型。在同一材料中和不同材料间分别有55.7%和47.8%的扩增片断是多态的。C—带、同功酶和RAPD分析结果是互相确证而高度一致的,为新麦草的遗传变异提供了模式。 新麦草具有抗旱、耐盐碱和抗黄矮病的特性,可以在小麦育种工作上加以利用。
卫俊智朱凤绥RichardR-C.WangWillamF.Campbell
关键词:新麦草同功酶RAP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