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堂锦

作品数:2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审美
  • 7篇文学
  • 5篇代文
  • 5篇语言
  • 4篇古代文学
  • 3篇艺术
  • 3篇中国古代文学
  • 3篇文化
  • 3篇文学审美
  • 2篇道教
  • 2篇语言美
  • 2篇语言美学
  • 2篇语言艺术
  • 2篇语言艺术家
  • 2篇人文
  • 2篇审丑
  • 2篇审美对象
  • 2篇宗教
  • 2篇文本
  • 2篇文艺

机构

  • 11篇曲靖教育学院
  • 1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朱堂锦
  • 1篇宁凡

传媒

  • 10篇文艺理论研究
  • 10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表意困惑原因及形式的分析
1999年
苏珊·朗格认为,语言一筹莫展之时正是艺术大显身手之处。她清楚地认识到表意者在用语言表情达意时往往会陷入一筹莫展的困惑之中,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困惑、怎么摆脱这种困惑却没有深入去研究。本文从表意对象的多元性、受意对象的复杂性和语言形式的暧昧性等方面,深入具体地探讨了表意者困惑之所在,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了依据。
朱堂锦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表意多元性暧昧性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的研究范畴
2003年
从文学审美的本质和特征、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审丑效应、文学美感的传达和接受、文学形式和风格的审美情趣、民族宗教与文学审美等方面 ,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的研究范畴。旨在建构具有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的文学审美理论 ,使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
朱堂锦
关键词:古代文学审美宗教
古代文学审美的主体意识被引量:3
2005年
从文本、读者、作者及其所知觉的对象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的主体意识。认为:文学文本是一种具有想象性、情感性、可感性、社会性的文本。读者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是因人变形、自作多情、超越作者。“误读”也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虽在同古人开玩笑,但从中也获得美感。文学创作与审美,是太极中的两仪,相依相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朱堂锦
关键词:文学审美文本人文误读互动
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被引量:1
2002年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朱堂锦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道教欲望中国古代文人作家创作功利性
语言“逻辑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被引量:1
1999年
朱堂锦
关键词:语境意义审美意义逻辑古代汉语语言环境语词符号
“审丑”: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新视角被引量:3
2004年
在中国文论的话语中有没有“审丑”的问题 ?什么是“丑” ?“丑”与美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抑或是对立统一的 ?这是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研究中颇为新奇 ,又令人困惑的课题。中国古代前贤对此虽有一些零星的论述 ,但不成片段。从建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话语的视角出发 ,对此作些新的阐释和探究 ,有利于推进本土化、民族化的文论建设。
朱堂锦
关键词:中国文论话语
中国民族图腾文化的多元结构被引量:1
1991年
中国民族的图腾文化具有偶然性、可变性、多元性的特点,其中最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的是它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图腾文化的结构不是单一的、平面的、孤立的,而是多元的、立体的、犬牙差互的。我们整个中国民族的图腾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结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演越复杂,越变越模糊,以至令今天的研究者感到眼花瞭乱。诚然,要想准确。
朱堂锦
关键词:图腾文化图腾崇拜西南少数民族血缘关系氏族部落北方民族
从传统文化看创新人才的基本人文素质被引量:2
2002年
现在讨论培养人才的文章很多 ,但对其基本人文素质是什么 ,却众说纷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 ,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思维的开放性、心理的包容性、意志的坚定性、能力的综合性等四个方面。了解和把握了这些素质的特征 ,对于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
朱堂锦
关键词:文化学教育观文化素养
从古代文学实际寻找接受方法的话语被引量:1
1997年
朱堂锦
关键词:创作意图文学文本《金瓶梅》以意逆志审美接受田园诗
民族宗教文化的审美透视
2001年
文章对我国民族宗教的基本特征,审美对象、审美方式、审美理想、审美趣味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探讨,指出了民族宗教在我国美学理论和学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朱堂锦
关键词:民族宗教文化学术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对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