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 2001年
- 朱德峰刘键等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 儿童角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
- 2003年
- 张秀英朱德峰刘美荣
- 关键词:B超外科手术儿童
- 儿童角膜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被引量:4
- 2003年
- 张秀英朱德峰刘美荣
- 关键词:儿童
- 学龄前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0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的特点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 ,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 180例 (3~ 6岁 )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儿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配戴相应的眼镜 ,综合治疗弱视。结果 随访 1~ 4年 ,全部病例视力在 0 .1以上 ,0 .5以上者占 77% 8% ,有 78.0 %的患儿健立了立体视功能。结论 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手术应植入欠矫的人工晶状体 ,同时术后配戴全矫的眼镜 ,更重要的是术后弱视治疗 。
- 朱德峰张秀英田燕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人工晶状体植人术低视力白内障弱视
- 全氟丙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38例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C31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12例12只眼单行C3F8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6例26只眼在C3F8眼内填充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结果非光凝组7只眼复发,占58.3%,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视力8只眼,占66.7%;光凝组2只眼复发,占7.7%,术后有17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65.4%。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9<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 朱德峰谢圣超庞桂兰李冬英
- 关键词:C3F8黄斑裂孔玻璃体腔注气
-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矫正105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观察了 10 5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立体视恢复情况 ,分析各种因素对其立体视恢复的影响。结果10 5例中 ,78例术后获得立体视 ,功能治愈率为 74 .3% ,且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率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的立体视的恢复率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 (P <0 .0 1) ;发病越早 ,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其非调节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当患儿弱视治愈 ,戴全矫眼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 ,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度。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配镜矫正。
- 朱德峰张秀英田燕
- 关键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矫正手术时机儿童
- 改良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残余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初步研究
- 目的 评价可吸收缝线不对称巩膜瓣缝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浓度MMC使用治疗残余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并发症和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41例(63 眼)残余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
- 朱德峰
- 泪囊鼻腔吻合术681例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成功与失败原因、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1989~ 1999年对 681例慢性泪囊炎病人行双瓣吻合或单瓣吻合 ,术后随访。结果 双瓣吻合治愈率99 71%、单瓣吻合 98 83%。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率高 ,不需特殊大型设备 ,适合基层应用。
- 朱德峰张秀英孙玉荣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双瓣单瓣慢性泪囊炎
- 学龄前儿童外伤性眼内炎68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8例 (68眼 ) 3~ 7岁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眼内感染最终全部得到控制 ,56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3眼矫正视力在 0 1以上 ,其中 11眼在 0 5以上 ,经弱视治疗和视功能训练 ,有 2 0例获立体视觉。结论 学龄前儿童眼内炎预后较差 ,早期进行玻璃体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弱视治疗有利于视力进一步提高 。
- 朱德峰张秀英
- 关键词:外伤性眼内炎学龄前儿童玻璃体切除立体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