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雅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LmCYP6FD3的表达及其在杀虫剂解毒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法】搜索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序列,采用RT-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测定其在飞蝗5龄若虫不同组织(胃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体壁、精巢、卵巢、肌肉、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及不同发育阶段(卵、1-5龄若虫及成虫)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飞蝗2龄若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检测基因的沉默效率,并研究该基因干扰后,2龄若虫对杀虫剂马拉硫磷、西维因和溴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克隆获得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T316378),将其命名为LmCYP6FD3,其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 563 bp,编码521个氨基酸。研究发现该基因在飞蝗5龄若虫马氏管中高表达,其次是后肠和脂肪体中,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对LmCYP6FD3在飞蝗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该基因在飞蝗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若虫期表达量较高。RNA干扰结合杀虫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LmCYP6FD3在RNA干扰24 h时的沉默效率最高;2龄若虫点滴接触西维因,RNAi处理组(dsLmCYP6FD3注射组)与对照组(ds GFP注射组)相比,死亡率提高了32%。【结论】克隆获得飞蝗LmCYP6FD3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在飞蝗马氏管中高表达,并可能参与西维因在飞蝗体内的解毒代谢。
- 朱文雅吴海花张学尧刘娇张建珍马恩波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飞蝗RNA干扰杀虫剂
- 山西隰县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 5%的溴敌隆毒饵,在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并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3.32+3.81x,LFP50,LFP95,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2.76(2.17~3.51)d,7.47(4.42~12.62)d和11.27(5.79~21.95)d。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山西隰县地区社鼠摄食浓度为0.000 5%溴敌隆毒饵12 d存活即为抗性鼠。
- 常文英郭学林宁振东李健王庭林邹波杨新根侯玉朱文雅
- 关键词:社鼠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敏感性
- 山西省玉米螟卵赤眼蜂资源调查与多蜂种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 为明确山西省境内玉米田赤眼蜂资源的种群比例及优势种类,2011-2013年,在山西省的忻州、晋中、吕梁、太原、朔州、长治、阳泉7地19个县市区的100多个采样点进行了玉米田玉米螟卵块的调查采集工作,共获得赤眼蜂寄生卵块9...
- 李唐张烨朱文雅连梅力
- 关键词:玉米螟玉米螟赤眼蜂雄性外生殖器寄生率
- 山西省鼠类主要天敌——鼬类的分布与数量估测被引量:4
- 2012年
- 山西省分布有鼬科动物10种。其中3种獾类即猪獾(Arctonyxcollaris)、狗獾(Melesmeles)、鼬獾(Melogalemoschata)是杂食性动物,水獭(Lutralutra)以鱼类为主食,虎鼬(Vormelapregusna)与石貂(Metresfoina)在山西省分布不广、数量稀少,因此能称得上山西省鼠类主要天敌的鼬类动物只有4种,即黄鼬(Mustelasibiricamoupinensis)、艾鼬(Mustelaeversmanni)、香鼬(Mustelaahaica)和青鼬(Mattesflavigula),它们均以鼠类为主要食物,是山西省小型食肉兽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天敌动物,
- 邹波王庭林宁振东朱文雅王向荣郭永旺
- 关键词:鼠类杂食性动物猪獾狗獾
- 一种米蛾卵风力去杂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蛾卵风力去杂装置,属于米蛾卵去杂的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排风机、过滤布袋和送风机;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开口端滑动密封连接;上箱体靠近顶板的侧壁上安装有排风机,靠近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百...
- 张烨朱文雅李唐杨静张苗
- 文献传递
-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啮齿动物的种类与分布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实地考察(夹捕法),结合访问并进行综合整理,掌握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啮齿动物的区系种类和分布。该区啮齿动物为6科15属19种,占全国总种数的8.80%,占山西省总种数的82.60%.其中古北界啮齿动物16种,东洋界1种,广布种2种。以区系从属关系看,古北界啮齿动物种数占的比例最高,达到84.21%,广布种占的比例为10.53%,以东洋界种占的比例最低,仅为5.26%.
- 李颖宁振东王庭林李阿红邹波常文英杨新根朱文雅
- 关键词: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啮齿动物
-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700倍用药量(有效成分量为41.2 g/hm^2)防治桃小食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14 d后防效达到最大值,为99.1%。试验证明,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可用来防治果树桃小食心虫。
- 关春林张苗朱文雅
-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桃小食心虫田间防效
- 温湿度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比较了采自梨小食心虫卵中的松毛虫赤眼蜂在不同温湿度下的发育历期、成蜂寿命以及平均单雌产卵量、子代雌蜂数。结果显示,不同温、湿度下,松毛虫赤眼蜂发育历期、成蜂寿命、子代雌蜂数量均存在差异。松毛虫赤眼蜂在18~30℃时的发育历期、成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对湿度在55%以上时羽化率均在80%以上:高温、低湿条件明显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成蜂寿命;子代雌蜂数量均在成蜂羽化的第1天达到高峰。随着时间延长,雌蜂数量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繁育梨小食心虫卵松毛虫赤眼蜂的适宜温度为22~28℃,RH〉55%最为合适。
- 朱文雅连梅力李唐张烨
-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温度
- 山西省农田生境复杂程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索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山西省农田小型啮齿动物区域性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主要依据。方法在山西省南部的临汾市隰县、中部的太原市娄烦县和北部的忻州市五台县设立研究区,在3-11月采用夹日法调查各研究区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多样性,以调查期内7月中旬的植被异质性指数来判定研究区的生境复杂程度,探讨山西省农田的生境复杂程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山西省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丰富度与其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异质性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8,呈显著的正相关;物种优势度指数与植被异质性指数的相关系数达-1.00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捕获率及均匀度指数和植被异质性指数只有0.404和0.994,其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栖息环境的复杂程度是影响小型啮齿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而农田中各植被类型盖度的均匀程度可能与小型啮齿动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有关。
- 杨新根王庭林宁振东邹波常文英侯玉朱文雅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 蜂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资源。为了弄清蜂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及回归分析对不同接蜂密度下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数、产卵数、子代雌蜂数、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数、产卵数及雌蜂数并不能随着蜂密度同等倍数地增加,且单雌寄生卵数、单雌产卵数以及单雌产雌数均随着接蜂密度增加而降低;出蜂率在接蜂量为2∽4头时显著大于1头和5头;处理组单卵出蜂数均大于1,且当接蜂密度增大时,其单卵出蜂数显著增加。表明当接蜂密度增大,玉米螟赤眼蜂总的寄生效能及繁衍能力并不能呈同等倍数的增加,且单雌寄生及繁衍能力会随之降低,一卵多胎现象会随之增强。因此,玉米螟赤眼蜂在室内饲养及田间应用中应特别留意蜂密度的选择,以增强其对寄主的控制作用。
- 张烨连梅力李唐朱文雅
-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