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菁萍
- 作品数:2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华环境保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层理鞭枝藻藻蓝蛋白β亚基的体内重组被引量:2
- 2006年
- 为研究藻蓝蛋白β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相容的3种重组质粒pET-cpcB(C155I)、pCDFDu-et-cpeS和pACYCDuet-ho1-pcyA,将裂合酶基因cpeS、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1、藻蓝胆素合成酶基因pcyA和藻蓝蛋白β脱辅基蛋白基因cpcB(C155I)共同转入大肠杆菌.通过色素蛋白锌电泳和光谱检测,结果表明产生了有生物活性的CpcB(C155I)-PCB.而在裂合酶基因cpeS不转入大肠杆菌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内只有7.6%的CpcB(C155I)-PCB产生.实现了大肠杆菌内藻蓝蛋白β亚基84位半胱氨酸残基与PCB连接,为进一步在大肠杆菌内合成天然的藻蓝蛋白奠定了基础.
- 赵金梅朱菁萍王锋周明赵开弘
- 关键词:C-藻蓝蛋白
- 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及体外重组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为研究藻蓝蛋白 (PC)和藻红蓝蛋白 (PEC) β亚基 (分别简称为 β PC、β PEC)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MegaprimerPCR定点突变技术设计 β PC、β PEC中与藻蓝胆素连接的第二个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蛋白质 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将相应的基因片段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 30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l(DE3)。经IPTG诱导后 ,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在大肠杆菌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与藻蓝胆素的重组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的结构基本没发生改变 ,有利于对 β PC和 β PEC的生物合成进行进一步研究。
- 宋波朱菁萍周明赵开弘
- 关键词:藻胆蛋白藻蓝蛋白半胱氨酸定点突变体外重组
- 藻红蓝蛋白α亚基突变体的构建及体外重组
- 2009年
- 为获得分子量较小的、具有光化学活性的藻胆蛋白,通过分子设计和基因工程手段得到藻红蓝蛋白α亚基(α-PEC)脱辅基蛋白N端缺失突变体PecA(N-44)和PecA(N-64)。将突变体分别与藻蓝胆素PCB进行体外直接重组和裂合异构酶PecE/PecF催化下的重组实验,通过测定重组产物的吸收光谱确定其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PecA(N-44)与PCB在酶催化下偶联生成的PVB-PecA(N-44)(=α-PEC(N-44))分子量为13.4 kDa,具有与α-PEC相似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质,光化学活性为78%。
- 朱菁萍邓黎黎苏紫君赵开弘
- 关键词:藻红蓝蛋白突变体光化学活性体外重组
- 层理鞭枝藻藻蓝蛋白E和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克隆并测定了层理鞭枝藻藻蓝蛋白 E和 F基因全序列 ,通过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蓝藻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 ,表明层理鞭枝藻中 cpc E、cpc F所编码的蛋白质是层理鞭枝藻中 α-
- 朱菁萍武栋周明周宜开赵开弘
- 关键词:层理鞭枝藻基因克隆
- 阿雷地平灌胃给药对大小鼠的急性毒性
- 2009年
- 朱菁萍刘胜文周一平
- 关键词:急性毒性毒理
- (s)-2-N-[4-(2-溴乙酰基)胺基乙基-2-氧基吡咯烷酮]丁酰胺的合成
- 2014年
- 以(S)-2-氨基丁酰胺、衣康酸二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环合、还原、磺酰化、取代、还原、取代六步反应得到(s)-2-N-[4-(2-溴乙酰基)胺基乙基-2-氧基吡咯烷酮]丁酰胺。反应总收率为10.7%。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确证。该化合物合成难度大,工艺需进一步优化。
- 章平荣朱菁萍陶学仁
-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丁酰胺
- 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对几种脱辅基藻胆蛋白的催化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PecE PecF是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 (α PEC)生物合成的裂合异构酶。以 4种脱辅基藻胆蛋白为底物 ,初步研究了PecE PecF对底物蛋白的催化专一性。结果表明 ,PecE PecF可催化藻蓝胆素 (PCB)与高度同源的层理鞭枝藻不同亚种的α 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 ,也可催化经 12 8位Trp定点突变到Phe而得到的α 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 ,但PecE PecF对PCB与藻蓝蛋白α亚基 (α CP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无催化作用。α PEC脱辅基蛋白的重组不受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的影响 ,而TritonX 10 0可改进PCB与α
- 朱菁萍周明赵开弘曾志雄周宜开
- 普拉地平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合成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普拉地平。方法:以双乙烯酮、肉桂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得到乙酰乙酸肉桂醇酯(3),3与3-硝基苯甲醛缩舍得到3-(3-硝基苯基)之一氧代-3_-戊烯酸肉桂醇酯(2),再与3-氨基-2-丁烯酸甲酯环化得到普拉地平(1)。结果:反应总收率为66.8%。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和^1H—NMR确证。结论:该工艺路线简单,反应试剂和原料价廉易得,操作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朱菁萍章平荣
- 关键词:钙拮抗药
- 探索实施“一三三管理模式”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被引量:23
- 2016年
- 实验室安全是一切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底线。近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大力探索实施"一三三安全管理模式",即提高实验室安全认识,构建安全管理组织、管理队伍和管理制度等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抓实5个一口清、安全软硬件支撑条件、安全预防等3个重点环节,在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朱菁萍刘红军冯志力钟艳君胡艳涛李震彪
-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
- 基于mcyJ基因序列的酶联夹心杂交法检测产毒微囊藻
- 2013年
- 微囊藻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水华蓝藻,多数都能产生微囊藻毒素。研究、建立产毒微囊藻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藻毒素合成基因mcyJ设计一组可用于产毒微囊藻种属的特异性探针,以实验室培养的微囊藻FACHB 90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检测产毒微囊藻的酶联夹心杂交法,并对酶联夹心杂交实验中的杂交液成分、浓度,杂交时间、温度以及酶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条件逐一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
- 曾滟薛晴晴杜诗朱菁萍
- 关键词:产毒微囊藻分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