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仲奎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风汽车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机械工程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汽车
  • 11篇车身
  • 9篇电动
  • 8篇轿车
  • 6篇电动汽车
  • 4篇轿车车身
  • 3篇电池
  • 3篇电动轿车
  • 3篇动力汽车
  • 3篇试验验证
  • 3篇水管理
  • 3篇混合动力
  • 3篇混合动力汽车
  • 3篇插电式混合动...
  • 3篇车身结构
  • 3篇车型
  • 3篇乘用车
  • 3篇纯电动轿车
  • 2篇地板
  • 2篇电池包

机构

  • 26篇东风汽车公司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江淮汽车...

作者

  • 28篇李仲奎
  • 5篇樊树军
  • 5篇夏卫群
  • 5篇袁亮
  • 3篇秦信武
  • 3篇陈孟华
  • 2篇梁军
  • 2篇刘剑平
  • 1篇胡文治
  • 1篇勾赵亮
  • 1篇刘少华
  • 1篇张代胜
  • 1篇王强
  • 1篇常尊辉
  • 1篇周福庚
  • 1篇王峰
  • 1篇肖林
  • 1篇龚侃
  • 1篇吴开丰
  • 1篇宋景良

传媒

  • 5篇汽车工程师
  • 4篇汽车工艺与材...
  • 3篇汽车科技
  • 3篇上海汽车
  • 2篇汽车文摘
  • 1篇汽车技术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汽车
  • 1篇汽车零部件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乘用车车身后围水管理分析与研究
2021年
为了提升乘用车车身后围的防水能力,分别对4种常见的后围结构的进水通道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实车设计和水密试验发现采用后围外板作为密封界面,限制后围里板的下边沿高度,仅与后围外板下段搭接,与后地板保持一定间距的车型,其后围总成拥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并能达到较低的密封成本。故此,优良的后围结构设计既能兼顾性能、成本,又能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李仲奎高珊肖林
关键词:防水
乘用车车身水管理设计综述被引量:1
2021年
为提升乘用车车身的防水能力,探讨了车身湿区的水管理方法和阻止车外的水进入车身干区的水管理方法。首先明确了车身湿区、干区的定义和车身湿区、干区的分界面,然后阐述了车身外部的导水、排水设计,后续章节重点分析了外界的水进入车身内部的各类途径,和各类进水途径的封堵方法,最后总结出与防水相关的试验是判定车身密封性能高低的依据。综上,车身水管理也是车身设计的重要环节,好的密封防水性能是设计出来的。
李仲奎樊树军徐泽彬陈礼杰
关键词:水管理密封试验验证
某车型台架试验车身开裂研究与改进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某车型垂直道路模拟疲劳试验报告里记录的车身焊点开裂问题,从结构、材料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通过CAE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其接头处焊点开裂、悬架安装点处焊点开裂及焊接边过窄造成的焊点开裂都是车身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为后续车身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作用。
李仲奎徐泽彬王峰
乘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阐述了国际上通用的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即轻量化系数法及新提出的车身密度法,并通过实车计算分析,给出常见车型的车身轻量化系数数值范围,介于2.8-5.6之间;对应的用车身密度法计算的数值范围,介于30-38之间。两种评价方法的区别是,轻量化系数法既追求车身的轻量化程度又追求车辆的操纵性,更适用于评价中高级乘用车和运动型乘用车。车身密度法是追求车身质量与车身体积的比值,只要车身扭转刚度满足一定标准要求即可,更适用于评价普通级乘用车。
李仲奎夏卫群樊树军
关键词:车身轻量化
基于侧碰安全性的纯电动轿车地板构架设计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升纯电动轿车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对动力电池和驾驶员的保护性能,对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侧碰过程中电动汽车车身变形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对电动汽车B柱结构和地板结构的改进方案,根据改进方案设计了车身地板构架结构。通过仿真和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车身地板对电池和驾驶员都有较好的保护性能。
李仲奎
关键词:纯电动轿车
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液压助力缸的设计被引量:7
2006年
在对国外某型号的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转向液压助力缸的工作特点、结构参数和动力缸计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转向系统液压助力缸的设计方案,并建立了双前桥重型汽车动力缸的数学模型;通过此方案可以准确快速确定主副动力缸的主要结构参数,其结果得到实车验证,能达到良好的转向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型号的双前桥转向系动力缸的设计。
李仲奎张代胜沈国清周福庚
关键词:重型汽车
电动汽车乘客舱进水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某电动汽车涉水试验中乘客舱进水的问题,记录下所有的进水点,分别查找其进水途径和原因,并进行归类,包括车身结构自身设计造成易漏涂胶的缺陷问题,管路、线束卡扣与孔配合不密封问题,换挡器、转向柱、空调管等开过孔后密封处理不到位的问题等。接着针对每种问题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实施后再次进行涉水验证,乘客舱内无进水出现。结果表明:对有密封要求的车身结构,涂全焊缝密封胶、减少开孔和做好开孔后的密封处理,能较好地杜绝乘客舱进水。
李仲奎勾赵亮徐泽彬康洁
关键词:电动汽车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系统仿真研究
虚拟样机技术作为一项新的产业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分析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出发,针对现有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评价手段存在的不足,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重型汽车设计开发领域...
李仲奎
关键词:虚拟样机技术运动学动力学液压系统
文献传递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后碰撞性能改善
阐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后碰撞过程中动力电池包受到压缩、燃油箱受到侵入的原因之所在,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布置存在的问题、后地板骨架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验证表明,后地板纵梁变形模式符合预...
李仲奎宋景良夏卫群秦信武刘少华
关键词:后碰撞电池包优化设计
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分析与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区分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车身之间的不同点,对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不同重要零部件的角度出发,电动汽车安装有电机、动力电池、控制器等主要零部件,传统燃油汽车安装有发动机、排气管、燃油箱等主要零部件,总结出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电动汽车乘客舱高度尺寸高于燃油汽车,前后悬架尺寸短,车身前纵梁位置可以偏低些,车身底板骨架方案不同于燃油汽车,车身前后悬架固定点强度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碰撞安全策略不同于燃油汽车,快慢充电口多布置在车身前部。实际验证也表明,按此方案设计的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较为合理,相对拥有较高的性能。
李仲奎夏卫群樊树军袁亮徐泽彬林建阳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