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启炯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占位
  • 1篇占位病变
  • 1篇生存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天冬氨酸
  • 1篇天冬氨酸转氨...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中性白细胞
  • 1篇转氨酶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4篇李启炯
  • 2篇元云飞
  • 2篇邱际亮
  • 2篇郑云
  • 1篇邢宝才
  • 1篇邹如海
  • 1篇尹慕军
  • 1篇姜可伟
  • 1篇陈淼
  • 1篇周凯
  • 1篇王杉
  • 1篇陈梅先
  • 1篇陆敏
  • 1篇叶颖江
  • 1篇李斌奎
  • 1篇宋军民
  • 1篇廖亚帝
  • 1篇李安华
  • 1篇何伟
  • 1篇王俊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肝细胞癌(HCC)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肝胆科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复发性HCC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80个肿瘤灶)行超声造影引导复发性HCC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39例,58个肿瘤灶)同期行普通超声引导复发性HCC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增强CT检查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无瘤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增强CT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5.7%(66/69)、82.1%(32/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3±10.8)个月、(12.6±10.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常规超声显示不清的复发性HCC病灶,顺利实施引导消融的过程,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李启炯郑云邹如海邱际亮王俊元云飞李安华
关键词:超声造影
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3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HCCs)及癌旁组织(PTLTs)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CyclinD1的表达,统计分析CyclinD1表达强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CyclinD1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51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8.3%(51/133),而在癌旁组织中仅有4例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4/133),肝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ann-WhitneyU检验发现肝癌组织中CyclinD1的高表达与AFP水平(P=0.006)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而CyclinD1表达与性别(P=0.394)、年龄(P=0.232)、肿瘤大小(P=0.842)、肿瘤数目(P=0.479)、包膜(P=0.085)、脉管侵犯(P=0.331)、淋巴结转移(P=0.168)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P=0.521)不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CyclinD1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脉管侵犯、CyclinD1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3,0.010和0.017)。结论 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并且是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启炯宋军民陆敏陆敏刘芳芳
关键词:预后CYCLIND1
腹膜原发肝样腺癌一例
2008年
患者 男性,36岁。因腹胀5个月,消瘦1个月于2006年10月9日入院。有乙型肝炎病史3年,母亲死于肝癌。查体:腹膨隆(腹围84cm),腹部张力高,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AFP 1210μg/L,CEA 4.19μg/L,CA199 10.45kU/L。丙氨酸转氨酶70U/L,天冬氨酸转氨酶90U/L。腹水常规:比重1.030,总细胞28.8×10^9/L,白细胞0.2×10^9/L。腹水病理检查:多量间皮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腹部CT检查:腹膜腔多发占位并腹水,脾稍大,肝硬化,未见肝脏占位病变。
李启炯叶颖江尹慕军姜可伟王杉
关键词:肝样腺癌腹部CT检查肝脏占位病变中性白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膜原
门静脉高压症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对肝细胞癌(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15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将患者分为门静脉高压症组和非门静脉高压症组。其中门静脉高压症组76例,男6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11)岁。非门静脉高压症组76例,男6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入院后患者接受常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Z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肝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32/76),其中肝功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6%(27/76);非门静脉高压症组为20%(15/76),其中肝功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7.760;P〈0.05)。Ⅰ~Ⅱ级并发症在门静脉高压症组占75%(24/32),在非门静脉高压症组占73%(1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90 d死亡率为7%(5/76),非门静脉高压症组为3%(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9,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门静脉高压症(OR=3.376,95%CI:1.564~7.287,P〈0.05)和肿瘤数量〉2个(OR=1.984,95%CI:1.248~3.154,P〈0.05)是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OR=3.231,95%CI:1.431~7.298,P〈0.05)、肿瘤数量〉2个(OR=1.832,95%CI:1.137~2.952,P〈0.05)和术中输血量〉400 ml(OR=2.776,95%CI:1.123~6.864,P〈0.05)是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可增加肝癌切除术�
陈淼陈梅先何伟周凯李启炯邱际亮廖亚帝李斌奎元云飞郑云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