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基因
  • 14篇乳腺
  • 13篇细胞
  • 12篇腺癌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乳腺癌
  • 9篇肿瘤
  • 9篇基因多态性
  • 6篇单核
  • 6篇单核苷酸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核苷
  • 6篇核苷酸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T淋巴细胞
  • 3篇单体型
  • 3篇导管

机构

  • 24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黑龙江省肿瘤...

作者

  • 27篇李大林
  • 14篇李殿俊
  • 7篇庞达
  • 7篇傅振坤
  • 6篇章婕
  • 4篇许凤燕
  • 4篇杨秋霞
  • 4篇吕雪莹
  • 3篇谷金宇
  • 3篇李波
  • 2篇富东旭
  • 2篇田长富
  • 2篇解丽华
  • 2篇刘旭
  • 2篇王辉
  • 1篇任延律
  • 1篇任欢
  • 1篇佟志国
  • 1篇姬宏飞
  • 1篇曹雪涛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术后假体置入Ⅰ期成形术35例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即刻单纯置入假体与置入假体加内置式乳罩Ⅰ期成形乳房再造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12年8月,19例小乳房患者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术后单纯置入假体行Ⅰ期再造乳房;16例较大乳房患者实施了乳腺癌术后假体置入+内置式乳罩Ⅰ期成形术,术后定期按摩6个月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治疗。结果乳房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达94.3%。术后患者的乳腺癌得到根治,同时避免失去乳房而达到形体美容的功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结论单纯置入假体适用于乳房较小患者,假体置入+内置式乳罩Ⅰ期成形术适用于乳房较大患者。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置人乳房Ⅰ期成形术是一种手术效果良好的乳房重建方法。
宋燕妮郝立君张国强庞建华任延律李大林刘锋李志高庞达
关键词:乳腺癌假体置入
疱疹病毒侵入介质(HVEM)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的关联研究
目的:协同刺激分子疱疹病毒进入介质(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是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超家族(TNF/TNFRSF)成员,其可以以配体及受体结合的形式结合多种协同刺激分子成员,发挥其生...
李大林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多态性发病机制
导入TAP基因上调其在肺腺癌细胞系的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克隆TAP1及TAP2基因 ,分别转染TAP1及TAP2表达下调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以提高其表达水平 ,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自EBV刺激的B LCLs克隆TAP1及TAP2基因 ,与pcDNA3.1 V5 His TOPOTAExpressionvector连接 ,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脂质体法 (LipofectamineTM2 0 0 0 )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经G4 1 8筛选 4~ 6周 ,通过RT PCR检测TAP1及TAP2的表达。结果 经测序确认已成功克隆人TAP1及TAP2基因 ,建立稳定表达TAP1或TAP2的细胞系 ,经RT PCR分析 ,Anip973细胞TAP1、TAP2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基因转染可恢复肿瘤细胞TAP1及TAP2的表达 。
吕雪莹李大林谷金宇李殿俊王兰杨秋霞
关键词: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克隆转染及表达
TAP基因转染提高其在肿瘤细胞系的表达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筛选TAP1、TAP2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系 ,将TAP1、TAP2基因分别转染其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系 ,检测基因转染后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 用RT -PCR方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Anip 973,AGZY83a ,LH - 7,BE - 1,胃癌细胞系BGC - 82 3TAP1及TAP2mRNA水平 ,筛选TAP1、TAP2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系。用脂质体法 (LipofectaminTM2 0 0 0 )将TAP1、TAP2分别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 973,经G4 18筛选 4~ 6周 ,通过RT -PCR检测TAP1及TAP2的表达。结果 Anip 973,AGZY 83a细胞TAP1、TAP2mRNA表达下调 ,LH - 7,BE - 1TAP1PCR产物均为 2条带 ,BE - 1TAP 2mRNA表达下调 ,而LH - 7与B细胞相同。转染后的Anip 973细胞TAP1、TAP2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基因转染可恢复肿瘤细胞TAP1及TAP2的表达 。
吕雪莹李大林王君谷金宇李殿俊杨秋霞
关键词:肿瘤免疫学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肿瘤细胞
B及T细胞弱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B及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确定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的相关性。方法取280例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妇女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BT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各I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BTLA基因的rs1844089基因型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基因表达有关,rs2705535基因型与PR表达有关,rs9288952基因型与肿瘤大小,ER表达及PR表达有关。结论BTLA的基因多态性中SNP的基因型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ER、PR及P53基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淋巴结转移未发现有相关性。
李大林傅振坤章婕许凤燕庞达
关键词:浸润性导管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毒载体致突变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pLXSN与腺病毒LacZ作为转基因载体所构建的转基因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为转基因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进行临床提供安全性检测参数。方法 :将病毒与细胞共培养 ,用细胞DNA通过遗传毒理学实验技术进行体内和体外的致变性实验研究。结果 :转基因细胞DNA及培养上清液未显出致突变作用。结论
李贺书李殿俊李大林解丽华
关键词:病毒载体致突变性逆转录病毒肿瘤基因治疗
早、晚期胃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早、晚期胃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人早、晚期胃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学变化。结果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主要分布在癌周区 ,病变早期TIDC比病变晚期数量多 (P <0 .0 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主要分布在癌交界区和癌周组织 ,病变早期TIL比病变晚期数量多 (P <0 .0 1)。电镜下 ,TIDC体积较大 ,形态不规则 ,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突起 ,细胞核不规则 ,可见核仁 ,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TIDC与TIL和肿瘤细胞接触方式和形式上呈多样性。一对一 ,一对多 ,或形成簇的接触方式。有紧密膜接触、指状膜接触和球状膜接触形式。结论 本实验提示TIDC和TIL数量多少与肿瘤的进展有关 。
任利民李大林张云芳谢遵江贺业春李殿俊
关键词: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胃癌
B7-H4基因多态性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B7-H4基因rs10754339、rs10801935和rs3738414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取2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B7.H4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临床指标(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53基因的表达)间的关系(卡方检验计算P值),进而确定该基因与黑龙江省汉族妇女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B7-H4基因的rs10754339中,AA和AG基因型发生频率在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Х^2=4.06,P〈0.05;Х^2=3.97,P〈0.05),A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在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4.74,P〈0.05;Х^2=5.30,P〈0.05)。rs10801935中,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在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5.36,P〈0.05;Х^2=5.90,P〈0.05),而AC基因型发生频率在P53基因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5.82,P〈0.05)。结论B7-H4基因多态性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基因的表达有关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李大林章婕傅振坤许凤燕李殿俊
关键词:B7-H4浸润性导管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多态性位点-1722T/C和CT60G/A与中国北方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28例中国北方汉族乳腺癌患者和32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和CT60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CTLA-4基因CT60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患者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7%比23.5%;P=0.0352,OR=1.30,95%CI=1.02~1.67);-1722C-CT60A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大于病例组中的频率,有明显差异(P=0.0283,OR=0.77,95%CI=0.97~0.61),而在-1722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基因多态性-1722和CT60两个位点与我国北方汉族妇女乳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李恒傅振坤王丽虹李大林吴娜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章婕李殿俊
关键词:乳腺癌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
Toll样受体5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作为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在先天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都起到关键作用。近期研究表明,TLRs通路激活不仅与机体免疫应答相关,也与包括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作为TLRs家族一员,TLR5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识别细菌鞭毛蛋白发挥生物学作用,还能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肿瘤细胞表面TLR5的激活不仅直接影响肿瘤细胞自身的增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而且能调控宿主抗肿瘤免疫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将TLR5作为免疫治疗靶点,探索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及相关生物学机制是未来TLRs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公雪董拓周李大林
关键词:TOLL样受体肿瘤临床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