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宇

作品数:91 被引量:59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人工影响天气
  • 16篇增雨
  • 13篇人工增雨
  • 12篇冰雹
  • 11篇降水
  • 11篇值模拟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雹云
  • 10篇冰雹云
  • 8篇人工防雹
  • 8篇防雹
  • 8篇飞机
  • 7篇雷达
  • 6篇云物理
  • 6篇气象
  • 6篇开幕
  • 6篇奥运
  • 5篇云系
  • 5篇增雨作业
  • 5篇人影

机构

  • 52篇北京市人工影...
  • 29篇中国气象科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中国气象局
  • 10篇北京市气象局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新晨科技股份...
  • 3篇北京云航科技...
  • 2篇河北省气象与...
  • 2篇河北省人工影...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北京减灾协会
  • 1篇河南省人工影...
  • 1篇山西省人工降...
  • 1篇四川省人工影...

作者

  • 91篇李宏宇
  • 14篇洪延超
  • 14篇张蔷
  • 12篇何晖
  • 10篇胡朝霞
  • 8篇嵇磊
  • 8篇肖辉
  • 7篇刘建忠
  • 7篇刘力威
  • 6篇金华
  • 5篇陶玥
  • 5篇马建立
  • 5篇李睿劼
  • 4篇王华
  • 4篇张荣
  • 4篇张磊
  • 4篇马新成
  • 3篇周嵬
  • 3篇郭学良
  • 3篇周旭

传媒

  • 12篇气象
  • 8篇大气科学
  • 7篇高原气象
  • 5篇气象科技进展
  • 4篇气象科技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2007年中...
  • 3篇第十三次全国...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干旱气象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Agricu...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数据采集传输仪以及数据采集和识别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数据采集与识别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作业站点、设置在所述作业站点内的至少一个数据采集传输仪以及接收所述数据采集传输仪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监控端;所述数据采集传输仪包括:用于...
李宏宇陶玥汪晓滨辛亮余长军
文献传递
利用声学方法采集人工影响天气高射炮作业数据被引量:7
2015年
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数据收集上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高射炮和火箭作业信息完全依赖人工采集录入的瓶颈,该文基于声学探测技术,利用地面作业数据采集传输仪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 mm口径65型双管高射炮,于2014年7月12日和9月24日分别进行训练模拟弹和JD-07型防雹增雨炮弹实弹发射数据声级采集试验。分析表明:高射炮发射产生的前导噪音、声级突升和声级峰值,可作为高射炮作业数据自动采集一种极为有效的指标。作业站内环境噪音声级的明显变化能够有效识别单管或双管、单次或连续发射的每发数据,实现对发射时间和发射弹量的自动、实时、精准采集;利用声级特征采集与识别高射炮作业数据,受作业站内感应仪器相对高射炮装备的布设距离和方位的影响较小;前导噪音作为弹药击发的显著标识,可作为高射炮安全监控重要内容,对重大安全事故及其应急处置能够起到有效预警作用。利用高射炮发射每发用弹的声级峰值进行简单对比,还可作为直观检验用弹质量的一个参考。此外,高射炮每发用弹发射的方位角、仰角数据,可以利用声级感应阵列,并基于到达时差法声源定位原理精准计算获得。发射位置数据还可集成GPS定位模块实现自动、准确地采集。
李宏宇王华贾丽佳胡向峰陶玥汪晓滨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高射炮声级
风廓线雷达垂直径向速度应用初探被引量:38
2014年
利用北京风廓线雷达五波束探测中的垂直波束资料,进行了垂直速度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垂直速度的分级显示,配合地面气象记录,对不同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晴空的天气风廓线雷达所测量的垂直速度很小,基本上在±1m·s^(-1)范围内;而有降水时,风廓线雷达所测得边界层的垂直速度基本上都是朝向地面的,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垂直下落速度有明显的差别。分析表明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的探测对研究晴空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降水粒子相态和降水预报有应用价值。
王令王国荣古月李宏宇马莉郭金兰乔林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云、降水特征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当天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了较强对流云团,尤其是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云体发展旺盛,并且向北京城区形成"合围"之势,给国家体育场内开幕式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威胁。根据天气实况,北京市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作业。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监测、雷达云和降水探测以及卫星资料反演的云特征参量,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活动期间云、降水主要特征及人工消减雨作业的物理响应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8月8日傍晚至夜间北京西南和东北部郊区(县)对流发展较强,19时(北京时间,下同)至23时降水集中分布于北京房山区与怀柔区、密云县一带。北部—东北部对流云团和雨带在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出过程中曾出现西伸、南压现象,西南部对流云团在进入房山区后其主体移动缓慢,雨区向东偏北移动并威胁到城区和国家体育场,最后云团沿东南方向逐渐移出北京市。结合地面火箭作业的时间、空间分布,通过对目标区内自动气象站雨量、雷达回波探测和卫星资料反演的云、降水宏微观特征参量变化分析均表明,大规模和高强度的火箭引晶作业对抑制云、降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李宏宇马建立马永林陶玥
关键词:奥运会人工影响天气
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北京飞机增雨作业中的使用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就2004年4~9月,北京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作业试验中,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夏延ⅢA”飞机上的使用和数据记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利用夏延飞机搭载的仪器和辅助记录手段进行作业状况记录,对机上观测人员在记录催化作业时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就数码相机在作业状况记录中的使用做了介绍。总结了一套可行的作业数据记录方案。
汪晓滨张蔷陈跃刘力威李宏宇何晖毛节泰
关键词:AGI增雨作业数据记录人工增雨数码相机
国外雷达探测冰雹的主要方法
早期发现和识别冰雹云是人工防雹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根据国外近年来对冰雹云活动规律及雷达观测技术的研究,广泛调研了几种常用的探测冰雹和估测冰雹尺寸的方法.由各种方法集成的直观产品对于进一步提升对强对流天气的自动识别和跟...
李宏宇罗布
关键词:雷达探测冰雹云人工防雹强对流天气自动识别
文献传递
北京及周边地区空中水资源分布及水汽输送特征的初步研究
利用2002~2006年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实况物理量资料中的比湿、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空中水资源近年来的逐月变化特征、时空分布、水汽输送特征以及水汽收支状况,用北京探空站2005年4个月...
杨文霞李宏宇张国华李宗涛
关键词:空中水资源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一种防脱焰弹发射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焰弹发射筒,包括发射筒体、绝缘罩、点火触头、弹簧、绝缘盖板、旋盖、以及安装板,本实用新型在于设计了沟槽结构,配合弹簧始终将焰弹凸缘固定在沟槽内,达到防脱的效果。发射筒与安装板具有匹配且方向一致的卡...
李宏宇龚毅殷占福金卫平高扬王璞朱科平周旭陈添宇邹春根常江邵文政顾春涛黄欢
文献传递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被引量:22
2009年
自2002年6月起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依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奥运期间人工防雹、消雨作业试验研究"进行了人工消(减)雨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技术方案和实施流程,针对北京8、9月份天气的特点和云系影响北京的来向,设计奥运会开闭幕式消减雨18个作业区,并分析了前期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8月8日天气特点,及相应的飞机、地面火箭作业情况,并对作业效果进行分析。地面火箭大规模消云减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明显减弱,雷达回波趋于消散,尤其是在21:48—22:00作业阶段,雷达回波出现一个明显的缺口。对雷达回波按强度分档,从各档强度的雷达回波面积变化可以看出,回波变化的明显的特征是强回波面积逐渐减少,而弱回波面积则在逐渐增加。卫星资料反演的云顶高度和云粒子有效半径也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大规模作业后的效果。
张蔷何晖刘建忠李宏宇黄梦宇马新成
河南冷锋云系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增雨潜力研究
本文用中尺度模式和云模式相结合模拟研究云系结构、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通过云结构分析和降水形成环节研究人工增雨潜力的要素,提出综合判断增与潜力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云系的不同部位,云的垂直结构是不同的,云系中含水量中心有3...
洪延超周菲菲李宏宇
关键词:云系结构增雨潜力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