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远
- 作品数:342 被引量:2,05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软传感器的蒸馏装置仿真方法及系统
- 一种基于软传感器的蒸馏装置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包含内置机器学习模型或数学解析模型的前置模拟器,以及包含机理嵌入式神经网络模型的主模拟器,通过前置模拟器对独立输入变量信息与相关变量信息进行去相关化处理得到与输入不相关...
- 郑毅李少远张悦彦
- 基于局部信息的滚动优化与机器人路径规划被引量:9
- 2004年
- 文献[4]中提出了模糊优化的方法并应用于基于滚动机理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但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会出现振荡问题而导致机器人不能到达终点。本文中提出了基于系统局部信息的滚动模糊优化算法,在模糊优化过程中引入了历史信息,通过增加新的和历史信息相关的约束,保证了所选择的局部子目标与全局目标的一致性,解决了上述振荡问题。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 武虎李少远
- 关键词:预测控制路径规划
- 带有可变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算法
- 本文提出了带有可变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无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快速求出控制律,然后进行控制输入增量、控制输入、预测输出的模糊约束检验,以模糊约束的满意度极大化为目标,并根据满意度重新规范约束域,然后在新的约束...
- 邹涛李少远
- 关键词:预测控制线性规划可行性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进的具有优先级目标的模糊满意优化方法
- 针对带有不同优先级的目标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改进加法模型满意优化算法。根据更高优先级的目标拥有更高满意度的原则,通过人机交互,给出满意的优化结果。该方法既可以根据不同模糊关系保证各个目标函数得到满意的优化,又可以...
- 胡超芳李少远
- 文献传递
- 基于目标规划的约束系统预测控制稳态目标计算被引量:6
- 2008年
- 在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两级结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优化可行性与目标协调问题.采用目标优先因子描述约束调整的优先级,并将目标协调问题转化成目标约束满足问题,从而解决了稳态目标计算中同时考虑约束调整与目标协调问题.以壳牌重油分馏塔标准问题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郑毅王柏萍李少远
- 关键词:预测控制目标优先级软约束
-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分散鲁棒非线性控制被引量:9
- 2008年
- 针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散鲁棒非线性控制方法.与传统PD控制策略和已有分散鲁棒非线性控制方法相比,由于控制律中增加了广义误差的小数幂项,改进后的方法除保持原方法的优点外,还具有较强的终端收敛能力,能够保证跟踪误差以更快的速度全局一致收敛到一个更小的剩余集.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数,可使剩余集趋于0.运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系统稳定性,给出了系统稳定性条件.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赵东亚李少远高峰
- 关键词:鲁棒控制分散控制非线性控制机器人控制
- 液位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本文设计了用于多种控制算法研究的液位实验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实验装置、通讯硬件和上层控制软件.通过液位控制实验装置回路和阀位的不同组合,能够使被控对象具有多变量、有耦合、有干扰、多种工况等各种情况.通讯硬件完成串口通讯和信...
- 齐臣坤李少远
- 关键词:液位系统ADAM模块串口通讯
- 文献传递
- 液位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 2003年
- 本文设计了用于多种控制算法研究的液位实验系统 ,包括液位控制实验装置、通讯硬件和上层控制软件 .通过液位控制实验装置回路和阀位的不同组合 ,能够使被控对象具有多变量、有耦合、有干扰、多种工况等各种情况 .通讯硬件完成串口通讯和信号A/D ,D/A功能 .上层控制软件采用VC ++编程语言 ,其中控制算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 ,易于修改或加入各种控制算法 .该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完善 ,界面友好 .实验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是验证多种控制算法的良好实验平台 .
- 齐臣坤李少远
- 关键词:液位系统ADAM模块串口通讯
- 基于变容许度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改进算法
- 基于变容许度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改进算法, 仍然是基于逐步宽容约束思想,又提出了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的思想,可以使得不满意目标在最小代价的条件下得到优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找到各个目标的有效解,而且能比较好地满足决策者的多种偏好...
- 沈玉玲李少远
- 关键词:全局优化
- 文献传递
-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板带温度监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工业领域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板带温度监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监测从精轧机出口到卷曲温度测量点之间各位置处板带温度分布。本发明利用板带物性参数和冷却装置参数直接写出状态空间形式的板带温...
- 李少远郑毅李柠席裕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