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峰

作品数:31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镜
  • 6篇镜检
  • 5篇血管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癌组织
  • 5篇大肠
  • 4篇肿瘤
  • 4篇肠癌
  • 4篇肠镜
  • 4篇大肠癌
  • 3篇血管密度
  • 3篇十二指肠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化生
  • 3篇肠镜检查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肿瘤
  • 2篇蛋白

机构

  • 27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0篇李振峰
  • 15篇唐芙爱
  • 12篇赵治国
  • 7篇冯常炜
  • 7篇程香普
  • 6篇崔静
  • 5篇刘超
  • 4篇刘霞
  • 4篇段芳龄
  • 4篇徐刚
  • 3篇郑鹏远
  • 3篇刘益清
  • 3篇李琨琨
  • 3篇杨荟玉
  • 3篇王黎
  • 3篇李健
  • 2篇于泳
  • 2篇卢高峰
  • 2篇任景丽
  • 2篇马军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GF-β1及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_β1)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分子Smad 4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_P法 ,检测 64例大肠癌组织中TGF_β1和Smad 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64例大肠癌组织中TGF_β1和Smad 4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0 13 %和 5 1 65 % ;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浆膜层 ,Duck’s分期C_D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GF_β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在浆膜以内 ,Duck’s分期A_B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 ,Smad 4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GF_β1的高表达和Smad 4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展 ,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 ,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李琨琨王黎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关键词:TGF-Β1SMAD4大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分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检测VEGF 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从而探讨VEGF C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60例胃腺癌组织中VEGF C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60例胃腺癌组织中VEGF C染色阳性 2 5例 ,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 ,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 ,VEGF C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VEGF C在胃腺癌中选择性地表达 ,其表达与胃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杨荟玉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李琨琨王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胃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
食管癌术前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临床价值
2002年
冯常炜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
关键词:食管癌术前内镜卢戈氏液染色
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p53及血管密度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VEGF、p5 3及血管密度 (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p5 3及MVD的表达。结果  41例VEGF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2 3 5± 14 13 ,2 4例VEGF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0 67± 10 2 7,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P <0 0 5。在 3 9例p5 3蛋白阳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3 0例 ,在 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12例 ,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3 9例p5 3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3 3 8± 12 16,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1.2 7± 11.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3 8例生存期小于 5年的患者VEGF阳性 2 7例、p5 3阳性 2 6例、MVD平均为 5 0 12± 10 64 ,2 7例生存期 5年以上病例VEGF阳性 14例、p5 3阳性 13例、MVD平均为 3 9 72±12 67,VEGF、p5 3、MVD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 ,P <0 0 5。VEGF、p5 3、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存在有异质性。结论 VEGF、p5 3、MVD与食管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李健李振峰牛正先
关键词:食管癌VEGFP53血管密度癌组织
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则survivin ,VEGF ,b FGF和CD3 4在 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b 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5 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survivin ,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成正相关 ;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 ,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王黎李琨琨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关键词:SURVIVINVEGFB-FGF大肠肿瘤肿瘤血管形成肿瘤微血管密度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内胃泌素含量测定与免疫组化研究
李振峰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与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验证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与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生物等效性及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试验的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共 171例 ,其中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组 (试验组 ) 68例 ,胃溃疡 2 1例 ,十二指肠溃疡 47例 ;奥美拉唑胶囊组 (对照组 ) 67例 ,其中胃溃疡 2 1例 ,十二指肠溃疡 46例 ;开放试验组 3 6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2 9例 ,胃溃疡 7例。结果 试验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9%和 10 0 %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 2 %和 97 8% ;对照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为 85 7%和 95 2 % ,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为 84 7%和 97 8% ;开放试验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为 10 0 0 %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86 2 %和 10 0 % ;试验组中疼痛消失率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消失率在胃溃疡为 95 2 %和 89 0 %在十二指肠溃疡则为 97 8%和 98 3 % ;对照组中疼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消失率在胃溃疡为 95 2 %和 92 7% ,在十二指肠溃疡为 97 8%和 98 7%。两组在愈合率、总有效率、疼痛消失率和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率方面相比均无显著差别 (P >O 0 5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冯常炜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段芳龄
关键词:奥美拉唑胶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与甘露醇联合蓖麻油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在检查前给予20%甘露醇+蓖麻油,观察组70例在检查前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乳果糖,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肠镜检查成功率、肠道准备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趁意刘霞徐刚李振峰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乳果糖蓖麻油
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我院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日天这段时间使用的总计138例消化内镜消毒情况,将其按照消毒方法不同随机分配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9例均采用2%戊二醛进行消毒;观察组患者为69例均采用新型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将2组消化内镜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2组消化内镜的消毒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消化内镜消毒后总合格率为100.00%,对照组消化内镜消毒后总合格率为94.20%,观察组消化内镜消毒后总合格率好于对照组消化内镜消毒后的总合格率,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显著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消毒合格率,为使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提供更高的保障,对我国消化内镜的使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于泳崔静刘霞李振峰赵治国
关键词:消毒消化内镜戊二醛
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率为57.8%;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率在不同浸润深度分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刘超唐芙爱郑鹏远程香普李振峰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